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 第36章 指点迷津

第36章 指点迷津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作者:
喜马拉雅唱诗人
本章字数:
7606
更新时间:
2025-06-05

“苏氏问心斋?”

我隐约听到院门外传来几声低语,并未在意。

我坐在书桌前,这会儿心绪沉浸其中,倒不是为了什么学问,而是琢磨着这门“生意”的门道。

这里藏在深巷里,门脸并不起眼,只有一块简单的木门紧闭着。

这设计,我可是费了心思的,就是要透出几分“遗世独立”的清雅,好筛选那些不够“真心”的求助者。

其实说白了就是不够果决。

或者说,不够有钱。

毕竟,那些大咧咧、不费力气就能找上门的,通常也抠门得很。

我心里清楚,能找到这儿的,多半是经由墨宝轩,托了陈子昂那小子的福气。

“应该就是这儿了吧?”

一个穿着绸衫的士子不确定地问,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考后的焦虑,我听得清楚。

我没动,只是静静等着。

我知道,他们会发现门框角落那用极淡的墨写着的小字——“苏氏问心斋”。这是我的一个入门考验,连这都发现不了,还谈什么洞察秋毫?考场上那些细枝末节,他们能看出来才怪。

“这么隐蔽……不会是什么江湖骗子吧?”又有人小声嘀咕,语气里带着几分不信。

“嘘!连陈公子亲口说好,怎会是骗子!”其中一人反驳道。

最终,对前程的渴望压过了心中的疑虑。我听到了门外传来的,那略带紧张的敲门声。

咚、咚……

我放下笔,朝采菱使了个眼色。

厚重的木门被轻轻拉开一条缝。

她眼中带着一丝本能的警惕,那是她作为家人,对陌生来客的自然反应——毕竟,万一来的是讨债的呢?虽说目前还没这等烦恼。

“请问……这里是苏氏问心斋吗?”

为首的士子客气地拱手,态度摆得极低。

我看他小心翼翼的询问,心中暗自点头,这几人倒是懂规矩,知道“求人”要放低身段。

采菱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衣着整齐,不像那些寻衅滋事的泼皮无赖,便微微点头:“是,几位公子可是来寻家兄的?”

“正是!我们是在墨宝轩…听闻此地,特来拜访苏兄!”那士子急忙答道,语气里还带着几分激动。

采菱引着他们来到正房,推开门:“家兄就在里面,几位公子请进。”

进院子,他们都愣了一下。原本以为会是某个富丽堂皇的大宅子,结果眼前只是个朴素的小院。

但院子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几盆绿植错落有致,角落里传来淡淡的墨香和花草的清香,倒真有几分清幽雅致的味道。

这是采菱的功劳,我倒没那么讲究,只要够雅致,能唬住人就行。

采菱引着他们来到正房,推开门:“家兄就在里面,几位公子请进。”

他们走进正房,再次愣住。

房间陈设简单,但书香浓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采菱自己画的,水平虽然不高,但看着很舒服),靠墙一排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甚至有些他们都没见过的版本。

我在桌子后面坐着,手里拿着笔,似乎正在批阅什么。

听到动静,我才“不经意”地放下笔,抬头看向他们,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但眼神却透着一种“看穿世事”的淡然。

这可是我的招牌表情,屡试不爽。

我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在他们的衣着、神态,以及进入房间后的反应上停留了片刻。

他们的袍子虽然浆洗得干净,却不显华贵,甚至有些磨损的痕迹。

脸上的焦虑与眼底深处对前程的渴望交织,显然,他们都是倾尽家财、背负着沉重期待来赶考的士子。

这类客户,对科考的执念,远比那些家境殷实、考不中还能回家继承家业的公子哥儿们更为深重。

“几位公子远道而来,失礼了。”

我起身拱手,“在下苏墨,便是此地的…主人。请坐。”

我的气度和房间里营造出来的氛围,瞬间镇住了他们。

他们原本的那些“江湖骗子”之类的疑虑,在这一刻消散了大半。他们相信,眼前这个人,或许真有几分本事。

他们拘谨地坐下。采菱端上清茶。

我没有急着问他们来意,只是先聊了几句家常,问问他们从哪里来,赶考辛苦等等,拉近距离。

等气氛稍缓,我才话锋一转:“诸位公子来此,可是为了…心中那份对前程的困惑?”

我这话首击要害,他们立刻紧张起来。

“苏兄…正是!”

为首的士子急忙拱手,“在下…在下对此次考试,心中着实忐忑。特别是那策论…不知苏兄可否…为在下指点一二?”

其他二人也七嘴八舌地表达了自己的焦虑和困惑,都是围绕着考场发挥、题目难度、以及放榜后该何去何从。

我耐心地听他们说完,脸上保持着倾听和思考的表情。这不是在听他们的抱怨,而是在收集信息——他们的痛点在哪里?

他们的期待是什么?他们的心理价位可能有多少?

听完后,我缓缓说道:“诸位的困惑,苏某都明白了。”

“考场如战场,结果未出之前,谁心中能不忐忑?然,一时的得失,并非决定一生的前程。”

我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在下这里,并非寻常的…卜卦问签之地。苏某提供的是…对科考脉络的参悟,对前程道路的梳理。需要结合诸位的自身情况,以及…一些常人难以得知的‘场外因素’,才能给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和建议。”

我再次强调了“场外因素”,这是我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们愿意花钱的地方。

“这…苏兄,您说的‘场外因素’可是…”一个士子小心翼翼地问。

“不可多言。”

我摆了摆手,制止了他,“那些…只需苏某知晓便可。诸位只需将自己的…嗯,将自己的答卷细节,以及…对此次考试的感悟,详细告知于我。苏某自会结合所知,为诸位…分析一二。”

我不能让他们觉得我是在泄题或者作弊,我的服务是基于我的“分析能力”和“信息渠道”。

“那…苏兄,如何收费?”另一个士子首接问到了关键。

我看着他们,心中己有了计较。

这三人虽然算不得大富大贵,但能来墨宝轩,又被陈子昂推荐,说明他们愿意为“前程”付出代价。

考前的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足以让人不惜重金。二两白银,对寻常百姓是笔巨款,对他们这些背负着家族期望的士子而言,虽是肉痛,却也并非绝无可能。

这个价格,既能过滤掉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又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那些真正渴望改变命运的客人的价值。

我语气平静而笃定:“苏某此处的规矩…点拨一次,费用…二两白银。”

“二两?!”

几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声音明显拔高了几分。

二两白银!这可不是小数目。

对他们这些靠着家族积蓄或举债来赶考的士子而言,这几乎是他们剩下盘缠的一大半!

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原本对“点拨”的预期。他们原本以为,最多也就几十文或者几百文顶天了。

我看出了他们的犹豫和震惊。这是正常的反应。

“诸位无需惊讶。”

我接着说道,“苏某所提供的,并非那些模棱两可的江湖说辞。而是基于对科考规律、官场风向、以及…特殊信息的分析。这些分析,或许能助诸位在放榜之后,少走弯路,甚至…抓住某些常人难以抓住的机会。”

“二两,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买的是…一份对未来的清晰,一份对前程的规划。值与不值,全凭诸位自己衡量。”

我没有强求,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二两白银,对于他们这些外地来赶考的士子而言,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但也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们需要权衡。

他们互相看了看,眼神中都在挣扎。

一边是对钱的心疼,一边是对前程的渴望和焦虑。

外面陈子昂他们的“现身说法”还在脑海里回响,让他们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

“苏兄…”最终,还是为首的士子咬了咬牙,站起身拱手,“请苏兄指点!二两…在下愿意支付!”

有人开了头,剩下的就好办了。另外两人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他们都拿出了银子。

我收下银子,心中舒了口气。看来,我的定价还是成功的。

接下来,我便让他们详细回忆自己的答卷,特别是策论和经义部分,以及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感受。

我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快速记录和标注。这不像在听考试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理访谈和数据采集。

然后,我结合他们各自的情况,以及我之前分析的“场外因素”,为他们进行了一番“量身定制”的分析和指点。

我没有首接预测他们能否高中,而是分析了他们的答卷可能存在的优劣势,结合提学使大人可能的偏好,预测他们哪些科目可能得分较高,哪些可能存在风险。

我着重分析了那道策论题,根据他们回忆的内容,点评他们的思路是否契合“可行之策”的要求。对于那些离题万里的,我也委婉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并解释为何提学使会看重这道题。

对于诗赋和经义,我则侧重于分析如何将文章写得更有“亮点”,如何遣词用句更能打动阅卷官。

整个过程,我用温和但笃定的语气,时不时抛出一些听起来很专业、很有见地的词句和分析框架,让他们感觉我确实是“有料”的。

讲到关键处,我会停顿,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领悟。

“苏兄…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一个士子听完我的分析,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连连感叹。

“是啊!苏兄的分析…太透彻了!许多地方,我之前根本没想过!”另一个也点头。

我的点拨,让他们对自己的答卷有了新的认识,对即将到来的放榜结果,虽然依然忐忑,但心里却多了一份…可以自我安慰或者自我期待的“依据”。

更重要的是,我的分析让他们对科举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今后的学习方向也有了新的思路。

离开时,他们脸上都带着一种被指点迷津后的满足感,仿佛这二两花得一点都不冤。

他们恭敬地向我行礼,表示日后若有机会,定当再来请教。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清楚,这三位,就是我的第二批“种子客户”。

他们回去后,一定会将“苏氏问心斋”和我的“高深”传出去,吸引更多的考生前来。

“问心斋”的声名便能更进一步。只是,我苏墨所求,又岂止是区区银两与虚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