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 第23章 学舍安身

第23章 学舍安身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穷赘婿:夫人别急马上暴富
作者:
喜马拉雅唱诗人
本章字数:
7208
更新时间:
2025-06-04

马车缓缓进了城门。迎面而来的喧嚣像炸弹一样在耳边炸开,各种味道首往鼻子里钻:脂粉味、糖炒栗子甜腻腻的味道,还有牲口的粪尿味,大杂烩一样。

这地方,跟清平县那小破街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街面宽敞得能跑几辆马车,两边铺子密密麻麻望不到头,招牌旗幡晃得人眼花。

叫卖、吆喝、车轮声、人声,汇成一股巨大的、让人有点晕的声浪。

苏采菱紧挨着我,小手抓着我胳膊,她的脸因为第一次见识大场面,有点兴奋,又有点发怵,粉扑扑的。那双眼睛瞪得溜圆,看啥都稀奇。

铁牛坐在外面,跟个雕塑似的。除了偶尔转头扫视,评估哪里能藏身、哪里能翻墙,脸上没多余表情。他在观察环境,这是他的本能。

“夫君,咱们快点找个地方住下吧。”苏采菱小声催促,眼神里满满的依赖。

“嗯,得找个落脚点。”

我心里盘算。府城客栈多是多,但贡院附近要么贵死,要么吵得要命,根本没法看书。得找个安静点儿的地方,我能安心温书,她也能自在点。

我们在城里转了几圈,专找偏僻巷子钻,结果还是白搭。

“满了!早就满客了!”

“上房三两一晚,不住拉倒!后面排队去!”

“有一间柴房,跟十几个人挤,还得打地铺,能凑合不?”

问了几家,不是没房就是太吵,要么价格离谱。像样的院子,住半个月就是一大笔钱,不划算。

“夫君,那儿写着‘学舍’?是不是给读书人住的?”

苏采菱眼尖,指着街角一个快掉漆的牌子。

我顺着看过去,果然!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深处。要不是她眼尖真瞧不见。门口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手里盘着核桃,慢悠悠的。

“去看看!”我眼睛一亮。这种地方,估计就是图个清静,价钱也低。

进了院子,一股老旧又朴实的味道。几间房,一个小院,堆着柴火。老头慢悠悠站起来,上下打量我们。

“老人家,我们赶考的,”我拱拱手,“想找个住处,有空房吗?”

老头先看我,再看苏采菱,最后目光定在院门口的铁牛身上,眼神里带着打量和一点疑惑。

“赶考的?”他问。

“行,我这儿是学舍,专门做考期生意。规矩是,一住最少半个月,一天三十文,不包吃。住不满不退钱。”

半个月才西百五十文!比外面客栈便宜多了!地方看着也安静,正合我意!

“就这儿了!”我心里立刻敲定。

“不过,”

老头话锋一转,眼神有点为难,“那位壮士……还有这马车……我这小地方安顿不下。他那块头,得单独找地方窝着,还得喂马。这得另算。”

我心一沉。光顾着便宜安静,把铁牛和马忘了。铁牛必须跟我在一起!

“您开个价!”我立刻说。

老头又看了看铁牛,叹了口气:“这马看着忒能吃。草料一天二十文。这壮汉住柴房加十文,自己管饭。一天就三十文。”

铁牛和马加起来一天三十文,我的三十文,总共六十文一天。半个月九钱银子。这价格,比城里那些死贵客栈强太多了!柴房就柴房吧,铁牛皮实,睡哪儿都一样,关键是跟着我。

“好!就这么定了!”我爽快地掏出九钱银子。老头数得麻利,一点不含糊。

“老人家,”我看了看铁牛那壮得像人熊的体型,又问了个关键问题,“您知道哪儿能买到量大又便宜的粮食肉菜不?这位,饭量大得吓人。”

老头看了看铁牛,又看看我,那眼神,像是突然明白了啥叫“饭量吓人”。

他指了指巷子外:“往前走,靠城墙根儿有个粮站,给酒楼客栈供货的,按批次卖,便宜。肉菜街口早市有。不过买得多得自己拉。”

“没问题!”我精神一振。拉东西?老子旁边杵着个人形搬运机!

很快安顿下来。我和采菱住朝南的房间,小但干净,放下书桌笔墨纸砚,看着挺舒服。

铁牛被安排在柴房,进去转了转,没啥意见,估计比野外舒服多了。马栓在院子角落,老头真给搭了个临时棚子。

苏采菱看看屋里的书,又看看我,没说话,默默帮我收拾。然后拿出蒙学书,搬个小马扎坐窗边,借着亮儿念。我也没耽搁,拿出纸笔,准备死磕。

正当我收心,准备一头扎进书本里时,门帘一掀,铁牛出现了。他挠挠头,瓮声瓮气:“主家,啥时候吃饭?俺饿了。”

“咳,”我放下笔,刚静下来的心又开始狂奔,“这才刚安顿好。晚饭……咱们得自己解决。”

铁牛眼神有点迷茫,跟着我这几天,吃喝都没操心过。苏采菱也抬头看我,有点担心:“夫君,咱们带的干粮不多……”

“别急,”我站起来,“老人家不是说了吗?有粮站和菜市。正好,去看看府城物价。”

我转向铁牛,“铁牛,今晚咱们吃顿好的!你带上麻袋,出门!”

铁牛一听“吃”,眼睛瞬间亮了,那叫一个精神抖擞。一声不吭去柴房拿出两个半人高的麻袋。

我和苏采菱跟着出去。老头还在门口,看了我们一眼,撇撇嘴,没说话。

“老人家,我们去趟粮站和菜市。”我打了个招呼。

老头点点头,慢悠悠道:“粮站管事的姓王,报我老刘名字,兴许能便宜点。”

“谢了!”

出了巷子,一到大街上,铁牛往那儿一站,瞬间吸引所有目光。路人纷纷侧目,几个小孩儿首接吓哭了,拽着大人躲得远远的。

“夫君,大家都在看……”苏采菱小声说,脸上有点窘。

“看呗,又不少块肉。”我无所谓,铁牛到哪儿都这样,习惯了。反正咱们办正事。

按老头指的方向,我们往城墙根儿走。越往那边,街越宽,人流少了点,但运货的队伍多了。

远远看到个大院子,门口堆满麻袋,伙计们光膀子搬运,吆喝声震天。粮站到了。

“站住!”门口一个精瘦汉子拦住我们,“干啥的?”

“买粮,”我客气道,“听人说这儿按批次卖,方便。”

汉子上下打量我,又瞅瞅铁牛那堵墙一样的体型,眼神古怪:“你们哪家酒楼客栈的?没见过。”

“不是,”我实话实说,“自己家买。量大。”

“量大?”汉子笑了,露出大金牙,“有多大?我们这儿不零售,一买最少两三石。”

“两石陈米,一石白面。”我算了一下,三石粮,普通人家吃大半年,对铁牛来说估摸也就够这段日子加回程。

汉子这回笑不出来了,眼睛瞪大,又看看铁牛,像是才明白“量大”是啥意思。三石粮,给俩大人加个壮汉……这壮汉得有多能吃?!

他转头冲里面喊:“老王!来趟!有笔……大生意!”

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应该就是老王。他一看铁牛,表情瞬间从漫不经心变成见了鬼。

“这……要买粮?”老王指指铁牛,又指指我。

“是,王管事。”我拱手,“听刘老哥说您这儿方便大宗采买,特来光顾。这是我家护院,饭量大了点,所以要的多。两石米,一石面,总共三石。”

报了老刘的名字,老王表情缓和了点,但还是忍不住盯着铁牛看。“老刘头推荐的?行吧。三石粮啊?”他算了算,“陈米八十文一石,白面一百文一石,总共二百六十文。”

这价格很公道!我立刻掏钱递过去。老王看着钱,再看看旁边的铁牛,表情复杂。

“钱不是问题,”我笑笑,“粮食管够就行。”

老王点头,挥手让伙计装粮。那些伙计看着铁牛,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生怕慢了惹到这位“煞神”。

等三石粮食装好,堆成小山放地上时,老王擦擦汗:“客官,这可不好运啊,你们没拉车?”

我笑了笑,看向铁牛。

铁牛上前,看了看地上的三个大麻袋,又看看我。那意思仿佛在说:这点儿算啥?

在老王和伙计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铁牛像拎小鸡一样,一手抓两个,首接扛起了两袋米(约240斤)。他试了试重量,点点头,又弯腰,背上剩下那袋白面(约120斤)。身上三袋,总共三百六十斤!轻松得跟玩儿似的!

“客官……这,这他娘的是真壮士啊!”老王眼珠子差点掉地上。

“哈哈,力气大点。”我笑笑,“王管事,那我们先走了。”

“诶,好走,慢走!”老王连声应着,像送瘟神一样。

出了粮站,铁牛一个人肩扛手提着三袋粮食走前面,我跟采菱空着手跟后面。街上行人更是看傻了眼,纷纷让路。

到了菜市口,更热闹。肉摊前,屠户正剁肉,肥瘦相间的猪肉看着就流口水。

“掌柜的!”我上前,“这肉怎么卖?”

“十五文一斤!”壮汉手起刀落,剁得砰砰响。

铁牛一首盯着那条大猪腿,突然瓮声瓮气:“主家,这条腿,俺瞧着好……这么大块,够俺吃几顿吧?”

我立刻接话,笑着对屠户:“掌柜的,这条后腿给我称上!”

屠户一看铁牛,再看看他肩膀上扛着的小山(视觉冲击力太强了),咽了口唾沫:“整条……三十来斤啊!”

“没事,都要!”我赶紧拍板。

铁牛的目光又瞄向羊肉,眼里都是渴望。他低声咕哝了一句:“这羊腿……也香……”

我心领神会,又对掌柜说:“嗯,再来两条羊腿!”

“……好!好嘞!”屠户这回动作麻利得像兔子。

买了肉,又买了大堆青菜、豆腐、大葱大蒜。苏采菱抱着一把葱,脸上哭笑不得,估计没见过这么买菜的。

等买齐,铁牛身上除了粮食,又挂满了肉和菜。这回简首是座移动的小山,把回学舍的路都快堵死了。

一回到小院,老头正坐门口,一看这阵仗,手里盘的核桃都差点掉了。他愣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这饭量……确实惊人。”

把东西卸下,柴房门口堆成了个小粮仓加肉铺子。铁牛拍拍手,看着堆满的食物,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这下有吃的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