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蝉鸣,如同不知疲倦的鼓点,固执地敲打着高三(2)班教室的窗棂。空气粘稠得仿佛凝固了,风扇徒劳地搅动着闷热,却只送来一阵阵裹挟着粉笔灰和汗水气息的暖风。林小满觉得自己的眼皮有千斤重,脑袋里像是塞满了浸了水的棉花,沉甸甸地坠着。她趴在摊开的英语练习册上,视线无意识地聚焦在前门磨砂玻璃上映出的模糊倒影——晃动的人影,模糊的树影,还有她自己略显凌乱的马尾辫。
突然,一阵清脆、规律、带着某种不容置疑节奏感的高跟鞋叩击声,由远及近,穿透了蝉鸣的喧嚣和教室里的低语。那声音仿佛敲在每个人的神经上,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扇单调的嗡鸣。林小满猛地抬起头,睡意全消。
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新来的英语老师,李梅。
她约莫西十岁上下,身形清瘦,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灰色衬衫裙,外面套着深色马甲。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鼻梁上那副厚重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习惯性地微微眯着,像是在审视,又像是在思考,让人看不清其中的情绪。她的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鬓角却己悄然染上几缕霜白。最奇怪的是她手里拿着的教案——不是常见的文件夹或书本,而是一个用褪了色的红布仔细包裹着的长方形物件,边角磨损得厉害,露出里面硬纸板的质地,仿佛承载了无数岁月的。
“我是李梅。”她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奇特的平静,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粉笔划过黑板发出“吱呀”的声响,细小的粉笔灰簌簌落下,沾在她深色的肩头,像一层薄薄的雪。“从今天起,你们的英语作业,”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或好奇或茫然的脸,“会比其他班多一倍。”
“啊——”
“不是吧……”
“天哪……”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此起彼伏的哀嚎和抱怨声浪般涌起。林小满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笔。英语,是她所有科目里最薄弱的一环,成绩总是在及格线边缘苦苦挣扎。多一倍的作业量?这简首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仿佛己经看到自己深陷题海,被语法和单词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惨状。
然而,当崭新的作业本发下来,林小满翻开第一页时,她却愣住了。
李老师布置的第一篇阅读理解,文章的结构、长难句的设置、甚至几个刁钻的语法考点……都和她上周刚做过的全市高三模拟考的英语压轴题惊人地相似!她赶紧翻到后面的完形填空部分,那些需要填写的词汇,赫然就是班主任上周班会时特意强调过的“高频易错词”,她当时还专门用小本子记了下来。
这……是巧合吗?林小满心里打了个突。她偷偷抬眼看向讲台。李老师正扶着眼镜,讲解着新学期的要求,镜片在日光灯下反射出两片白亮的光,恰好遮住了她的眼睛,让人看不清她的神情。但那平静的语调下,似乎隐藏着某种笃定。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在课间。李老师似乎总喜欢在课间休息时,看似随意地叫住某个同学。有时是问一句“昨晚睡得好吗?”,有时是递过去一张写着某个单词的纸条。那天午休,林小满抱着一摞刚收上来的作业本去办公室。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她正要敲门,却从门缝里瞥见李老师正往班长周阳手里塞了颗薄荷糖。
“昨晚又熬夜打游戏了?”李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看你黑眼圈都出来了。考试那天记得提前吃颗糖,别低血糖晕在考场。”周阳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傻笑,连声道谢,完全没注意到那颗薄荷糖的糖纸背面,用极小的字体印着一行字:“这题你见过,别慌”。
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悄悄退回走廊拐角,等周阳出来走远了,才深吸一口气,走进办公室。交完作业,她回到自己的座位,迫不及待地翻开自己的作业本。鲜红的批注字迹工整得近乎刻板,一丝不苟地指出了每一个错误。然而,在一个她反复出错的语法题旁,红笔的批注下面,竟然画了一个小小的、线条简单的太阳。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别灰心,下次一定能答对!”
窗外的阳光正好斜斜地照射进来,穿过玻璃窗,不偏不倚地落在那小小的太阳图案上。红色的线条在光线下仿佛被点燃,闪烁着温暖而奇异的光芒。林小满盯着那个发亮的太阳,一股莫名的暖流涌上心头,冲淡了之前的疑惑和不安。
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如同出笼的鸟儿涌出教室。林小满收拾书包时慢了一步,等她走出教学楼,夕阳己经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她下意识地绕路经过教师宿舍楼。那栋老旧的二层小楼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安静。李老师宿舍的窗户虚掩着,窗帘没有完全拉上。
林小满鬼使神差地放慢了脚步,透过那道缝隙望进去。
李老师正背对着窗户,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眼镜布,仔细地擦拭着镜片。夕阳的余晖穿过窗户,正好落在她手中的镜片上。刹那间,镜片反射出一道异常明亮、甚至有些刺眼的光芒。就在那光芒闪烁的瞬间,林小满恍惚间似乎看到——镜片光滑的表面上,竟然映出了一张写满英文的试卷!密密麻麻的题目和选项在镜片上飞速流转,清晰得如同投影,却又在下一秒消失无踪,仿佛只是夕阳造成的错觉。
林小满揉了揉眼睛,再看时,李老师己经戴上了眼镜,正低头看着桌上摊开的书本。窗内一切如常,只有夕阳的暖光安静地流淌。
刚才……是眼花了吗?林小满站在原地,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她心头那团越来越大的疑云。这个新来的英语老师,还有她那块褪色的红布包裹的教案,那总是反光的镜片,那些精准得诡异的作业题,以及那颗印着神秘字句的薄荷糖……这一切,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古怪。
她攥紧了书包带,转身融入放学的人流,但那个在夕阳下流转着试卷光影的镜片画面,却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