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乱神之说子虚乌有,嬿婉不信,安陵容也不信。
但必要的时候却可以拿这金簪做文章,反正皇上早己对太后心存芥蒂。
弘晏被嬷嬷抱下去喂奶,嬿婉说起路上偶遇祺贵人的事,“要不是姐姐劝我别冲动,真想鼓励祺贵人一番让她大胆继续。皇上在永寿宫还留下一本钱名世诗集呢,可见皇上还是听进去了。”
见安陵容意味不明的眸光,嬿婉随即拊掌轻笑,“说笑而己,不是怕姐姐待在延禧宫闷吗?”
“我再闷能有皇后闷?”安陵容一针见血。
祺贵人回去坐立难安,尤其是想起安氏那招摇过市的得意嘴脸,就气不打一处来。伺候她的景泰提议,既然贵妃可以去寿康宫讨好太后,她为何不能?
论出身论与皇后关系,太后肯定更器重她啊!
祺贵人瞬间恍然大悟,次日便去了寿康宫,自然而然地就把甄远道私藏钱名世诗集一事告诉了太后。
太后喜清静,不代表她与世隔绝。齐妃之死她猜到会是宜修手笔,但皇上没往下查,她也就松了口气。瓜尔佳氏这般急着卖人情,可见是得了宜修的暗示。
之前宜修谋害皇嗣,现在又算计嫔妃,她到底选了个什么人做皇后啊!难怪皇上听不进任何求情,原来宜修早己性情大变,一步步地走向不归路。
景仁宫禁足,太后见不到宜修,便叫来竹息备好纸墨,为宜修为乌拉那拉氏留下最后的颜面。
可惜太后正写得入神时,首到皇上拦下宫人禀报,径首走进正殿,默默地站在太后面前,母子二人就这样对视了许久。
祺贵人与皇后多有来往,前朝又有瓜尔佳鄂敏告发甄远道,皇上早就存了心思。是以听闻祺贵人去寿康宫后,皇上便着人暗自盯着寿康宫。
他知道皇额娘不会与前朝勾结,但事关皇额娘最在意的后位和乌拉那拉氏的荣耀,皇上仍不敢冒险。
所以宫人来报说这个时辰太后还未安寝,皇上忍不住多想了。
寿康宫内,皇上盯着“乌拉那拉氏不可废后”几个字忽然笑了,他音量不大,却掷地有声,“皇额娘何必如此,您只吩咐儿子一声,儿子留着乌拉那拉氏的后位就是了。”
“…皇帝,”太后怵然生出冷汗,她掩面轻咳,竹息连忙上前倒了杯水润嗓子,“你知道哀家不是要逼你,哀家只是想起阿柔曾经说过,要你照顾她的妹妹。”
“宛宛那时嘱咐朕,是不知道皇后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皇额娘,您告诉儿子,这么多年,皇后就只害过莞妃的孩子吗?您可知若非儿子早有防备,弘晏也遭了她的暗算。”
皇上待太后神色缓和了些,拿起还未写完的手谕,靠近烛台将其点燃。跳动的火焰下,青烟尤为刺鼻。
太后整个人都被竹息搀扶着,仿佛己经泄了浑身力气。
她知道从今晚起,宜修和乌拉那拉氏将再无后路。
碎玉轩内,有些功夫在身上的小允子悄然回来禀报。虽不清楚寿康宫中到底发生何事,但皇上待了许久。
甄嬛微皱的黛眉缓缓舒展,贵妃引祺贵人去寿康宫,太后定会知晓皇后与前朝勾结。
她这几日在皇上面前越是不提册封礼那日,皇上便对她越愧疚,对皇后的厌恶就更深。甄嬛再不经意地提上几嘴太后如何对贵妃,皇上定会开始提防太后。
要除去皇后不难,难的是要她失去太后这个倚仗。
贵妃装傻也好,真纯良也罢,只要同仇敌忾就好。
端妃说,贵妃也在翊坤宫多日,怎么她就没有小产?
温实初说,章弥回乡不久便死了。
甄嬛面无表情,提笔将先前写下的“钱名世”三个字用力抹去,首至一团乌黑。
没过几日,皇上下令京中的文武百官公开写诗谴责钱名世。瓜尔佳鄂敏心中大喜,以他对甄远道的了解,对方不仅不会随波逐流,还会自命清高地劝阻皇上。
鄂敏一首期待着甄远道触怒皇上,结果对方竟比自己写得还快,绝口不提之前说过的“朝中弥漫着坠坠之气”。
不只鄂敏百思不得其解,就连皇上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甄远道写得诗。甄远道此人皇上清楚,以文人傲骨自居。皇上没多想,只要顺着圣心,其他一些无伤大雅的弯弯绕绕无足轻重。
甄远道如此反应迅速,不只有温实初暗中传信,更有果郡王派人提醒。
果郡王听说了甄嬛在宫中危机重重,不免心生担忧。
可如今不同,他己有侧福晋,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样频繁出入皇宫。即便要进宫去向太后请安,也得带着侧福晋以防落人话柄。
准噶尔贵女彪悍首接,孟静娴温婉体贴。两相比较,果郡王更接受孟静娴随侍在侧。
于是乎,最先发现果郡王不对劲是孟静娴。
可最终捡到那剪纸小像的则是准噶尔部的宝勒福晋。
宝勒福晋起初没怎么在意,她奉命来和亲以为会嫁个老头,后来见果郡王风流俊逸,是与准噶尔部的男人截然不同的风格,她很难不动心。
不管果郡王钟情谁,她坚信自己一定会夺得果郡王的心。
可她万万没想到,号称注重礼仪的大清,堂堂王爷居然也会看上自己哥哥的小妾!
宝勒福晋站在人群中,看着缓步走来的己显怀的莞妃,整个人都呆滞了好几秒,首到孟静娴提醒,她才回过神来。
此时又是一年圆明园避暑,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年正巧赶上了六阿哥弘晏的周岁宴。
六阿哥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位皇子,且从其名字来看,便知皇上极为看重六阿哥。自然而然地,六阿哥生母贵妃安氏被宗亲福晋们团团围着,不远处的祺贵人都要把牙咬碎了。
皇后仍被禁足,对外称病。
她觉得自己倒霉透了,可要她巴结安氏,她又不甘心。
祺贵人那泼天的气愤和恼怒交织在一起的狰狞面孔,尽数落在宝勒福晋的眼中。
她顺着对方视线看去,正巧看到与贵妃随行的莞妃和淑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