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山和刘佳婉在得到林教授的支持后,备受鼓舞,筹备画展的工作进入了更为紧张的阶段。罗晋山继续全身心投入到画作的整理与完善工作中,他深知,这些画作是咪咪心愿的核心,必须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他仔细地检查每一幅画的装裱,确保画面平整,边框精致。对于一些年代稍久的画作,他还请教了专业的修复师,对画面进行细微的修复,使其重现往日的光彩。同时,他根据画作的风格和主题,精心设计了画展的布局草图,想象着观众在展厅中穿梭欣赏画作的场景,力求给大家带来最佳的观展体验。
刘佳婉则一边与林教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场地寻找的进展,一边加大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力度。她撰写了一系列详细介绍画家创作历程和咪咪与画家之间深厚情感的文章,配上精美的画作图片,发布在各大艺术相关的网站和论坛上。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她还组织了一些线上互动活动,比如让网友猜测画作中咪咪的某个动作背后的故事,猜对的网友可以获得画家的签名画片。
这些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艺术爱好者的参与,画家的作品在网络上的知名度逐渐提高。然而,刘佳婉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要让画展真正取得成功,还需要更多实质性的支持。
在与林教授的交流中,刘佳婉得知一位资深的艺术收藏家近期正在寻找一些有潜力的画家作品进行收藏。刘佳婉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能让这位收藏家关注到画家的作品,不仅能为画展增添亮点,还可能为画家未来的艺术道路打开新的局面。
她立刻整理了一份详细的画家作品资料,包括画家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咪咪为灵感的系列画作介绍等,通过林教授的引荐,递交给了那位艺术收藏家。同时,她还附上了一封真挚的信件,讲述了咪咪的心愿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个心愿所做的努力,希望收藏家能够亲临画展,给予画家支持。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虽然网络上的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关注,但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欣赏和点赞的层面,真正愿意为画展提供实际帮助的人并不多。而联系的画廊和艺术机构,依然对举办一位名气不大的画家的画展持谨慎态度,拒绝的回复依旧不断传来。
在这个过程中,罗晋山和刘佳婉也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压力。一些人对他们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他们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举办这样一场看似不可能成功的画展。甚至有人在网络上留言冷嘲热讽,质疑他们的动机不纯。
面对这些质疑和压力,罗晋山和刘佳婉并没有退缩。他们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为了帮助咪咪完成最后的心愿,也是为了让画家的才华得到应有的认可。
罗晋山在一次两人的交流中坚定地说:“佳婉,我们不能被这些负面的声音影响。咪咪和画家都在期待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每一次拒绝,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因为它让我们知道哪些方法行不通,我们可以尝试其他的途径。”
刘佳婉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晋山。我们的初衷是纯粹的,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应该勇敢地走下去。而且,看到那些在网络上支持我们的艺术爱好者,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为了增加画展的吸引力,画家在得知罗晋山和刘佳婉所面临的困难后,深受感动。他决定创作更多以咪咪为灵感的新作品,希望能让画展更加丰富多彩,也以此来表达对罗晋山和刘佳婉的感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画家沉浸在创作中。他回忆着与咪咪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馨的瞬间化作笔下的色彩和线条,一幅幅充满情感的画作逐渐诞生。罗晋山和刘佳婉看着画家的新作品,感受到了他对咪咪深深的眷恋和对画展的期待,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完成这个心愿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画展的筹备工作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但罗晋山和刘佳婉始终没有放弃。他们在挫折中不断寻找新的机会,在困难中互相鼓励,继续为咪咪的画展努力奔波着。而网络上的宣传效果也在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的画展计划,一场充满爱与希望的画展,正慢慢在众人的期待中雏形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