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的鎏金大门在晨光中缓缓开启,阿卜杜勒亲王快步穿过挂满波斯壁毯的长廊。他看到播放BBC对迪拜农机展的报道。
"简首荒谬!"亲王突然停下脚步,镶嵌宝石的腰刀在丝绸长袍上擦出沙沙声响。侍从们从未见过这位以儒雅著称的亲王如此动怒。
农业大臣萨利赫小跑着跟上来:"殿下,是我们的疏忽...没有能及时疏散闹剧。"
"疏忽?"亲王猛地转身,鹰隼般的眼睛盯着大臣,"让中国朋友在我们的地盘上受这种委屈?"他指着屏幕上阮文雄的哭诉画面,"这个越南人,把国际展会当成话剧舞台了!"
萨利赫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他知道亲王曾在北京大学留学,是个真正的"中国通"。
"立即准备礼物。"亲王的手指轻叩着鎏金窗棂,"要配得上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厚重,更要配得上这些农业科学家的骨气。"
三小时后,萨利赫带着一队文物专家匆匆赶来。
当他们打开皇家珍宝库的防弹玻璃柜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是一只北宋汝窑天青釉碗,釉色如雨过初晴的天空,碗底还留着英军当年用刺刀撬取时留下的细微划痕。
"这是伦敦“不小心遗失的宋代珍品”,迪拜通过拍卖会拍回来的。"首席文物顾问轻声说,"这只碗是从圆明园抢走的...这是从他们的赃物馆里拍卖回来的,用来送给我们的朋友正好。"
亲王的手指在碗沿轻轻:"就它了。配个紫檀匣子,用丝绸衬里。你亲自送去。"
第二天。
"方教授!"孙兴华气喘吁吁地跑来,"迪拜...迪拜来人了!还带着...带着..."
方稷抬头,看见一行身着白袍的阿拉伯人正穿过试验田走来。为首的萨利赫手捧一个鎏金紫檀木匣,阳光下闪耀着古朴的光泽。
"尊敬的教授,"萨利赫用流利的中文说道,"会展中心发生的不愉快,我们深表歉意。"他微微躬身,将木匣郑重递上,"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方稷疑惑地接过木匣,掀开丝绸衬里的刹那,他的手指突然颤抖起来,匣中静静躺着一只天青釉瓷碗,釉色如雨过天晴,开片纹路似冰裂般精美。
"这是..这是...."方稷的声音哽住了。
"大英赃物馆1973年流失的宋代汝窑珍品。"亲王轻声道,"我们通过合法途径购得,现在让它回家。"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
方稷深吸一口气,更小心的抱好着装着瓷碗的盒子,这只瓷碗历久旎新温润的釉面还在熠熠生辉。八百年前的工匠或许想不到,这件作品会在异国他乡漂泊百年,最终因一台农机的故事而重返故土。
"萨利赫先生,"方稷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份礼物太重了...这对我们意义非凡。"
萨利赫微笑着摇头:"不,是你们的故事打动了我们。一个珍视自己文化的民族,才懂得尊重其他文明。"他指了指远处的"惠民一号","这只碗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而你们的农机,正在书写新的辉煌。二者同样珍贵。"
当晚的交接仪式上,国家文物局的专家捧着放大镜的手都在发抖:"真品!绝对是汝窑真品!"瓷碗在专业灯光下流转着梦幻般的天青色,仿佛在诉说它见证的历史沧桑。
方稷站在一旁,也是满目泪光,他没有想到,初衷只是为了让乡亲们别那么劳累,减少一些慢性劳损,却因缘际会中迎回了国宝,这让方稷此时内心更加澎湃。
"教授,"萨利赫走过来,"我们有个不情之请。"他指向窗外的试验田,"能否让'惠民一号'也帮助中东的沙漠变绿洲?"
方稷望着瓷碗,又看看窗外的农机,忽然笑了:"文化交流本该如此。你们送回我们的历史,我们分享未来的技术。"
三个月后,在迪拜的沙漠农场里,改良版的"惠民一号"播下了第一粒抗旱麦种。当地农民惊叹于它的精准高效,称它为"安拉的礼物"。
在故宫《国宝归航》特展的开幕式上,那只天青釉碗被安置在中央展柜。柔和的灯光下,釉面浮现出细密的开片纹路,仿佛在诉说它跨越千年的故事。
而那件重回故土的汝窑珍品,如今陈列在国家博物馆的特别展厅里。
展厅的玻璃柜前,常有参观者驻足良久。他们或许不知道,这只瓷碗背后,有着怎样一段关于尊严、智慧与文明对话的传奇。
窗外,春日的阳光正好。几片花瓣随风飘进展厅,轻轻落在展示柜的玻璃顶上。恍惚间,那抹天青色似乎更明亮了,像是终于回到了它暌违己久的故乡的天空。
农业部的嘉奖令送到三亚那天,正赶上"惠民二号"样机下线。方稷捧着烫金的奖金支票,数字后面的零让年轻人们发出阵阵惊呼。
"老师!"孙兴华兴奋地推了推眼镜,"天啊!竟然有这么多钱。"
方稷却望着窗外出神。试验田尽头,几株新栽的椰子树在风中摇曳——那是去年台风过后补种的。他突然转身:"兴华,帮我联系甘肃林业局。"
三天后,一辆满载树苗的卡车驶进陇中干旱山区。随车抵达的还有一张10万元的汇款单,备注栏工整地写着:"惠民一号团队全体成员捐,用于固沙造林"。
"这..."当地林业局长捧着汇款单的手首发抖,赶快给方稷所在的三亚农业所打去电话,"方教授,这是您的个人奖金啊!"
电话里,方稷认真的回复:"不是个人,是集体决定。"他指着身后欢呼的年轻人们,"这帮孩子说,农机是根,树木也是根,都得护着。"
镜头切换到大西北。龟裂的黄土地上,第一批梭梭树苗己经入土。
老农王德贵蹲在地头,用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树苗:"方教授,您放心。老汉我别的本事没有,看护树苗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