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华迅速安排工匠对受损丝绸进行评估,看看是否还有挽救的可能。与此同时,他派可靠的手下前往丝绸产地,加急采购新的丝绸。在等待新丝绸运来的间隙,他也没闲着,召集庄子里的智囊团,一同商讨如何反击突厥,让他们不敢再肆意捣乱。
“咱们不能总是被动挨打,得想个法子,给突厥人点厉害瞧瞧!”郭嘉华坐在首位,神情严肃地说道。
一位谋士摸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郭庄主,突厥人之所以能轻易买通山匪和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无非是利用了他们贪图钱财的弱点。咱们不妨将计就计,派人混入山匪之中,摸清他们与突厥人的联络方式和后续计划,然后来个一网打尽。”
郭嘉华眼睛一亮,觉得此计甚妙:“好主意!不过,这混入山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找个机灵且忠诚的人去才行。”
这时,一首站在一旁的家将李虎站了出来,抱拳说道:“庄主,我愿意前往!我自幼在这附近长大,对山匪的情况略知一二,而且我有信心不暴露身份。”
郭嘉华看着李虎,心中感动,拍了拍他的肩膀:“李虎,此去危险重重,你一定要小心谨慎。若有任何危险,不要逞强,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在我眼里,你们任何人的性命都无比珍贵。”
李虎暗自感动,坚定地点点头:“庄主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安排好李虎的事儿后,郭嘉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官道施工现场。此时,士兵和工匠们正加紧施工,为了防止突厥人再次破坏,郭嘉华不仅加强了巡逻,还在周围设置了一些简易的防御工事。
他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对负责的将领说道:“一定要加快进度,但也不能忽视质量。另外,加强警戒,一旦发现任何可疑迹象,立刻汇报。”
将领抱拳领命:“是,郭庄主!您放心,有我们在,定不会让突厥人得逞!”
在官道施工紧张推进的同时,简易电报机的研发也到了关键阶段。郭嘉华回到发明工坊,和工匠们一起反复测试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经过无数次的调整,电报机终于能够较为稳定地传输和接收信号了,但在信号的精准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信号有时候还是会出现偏差,导致翻译出来的文字不准确,看来还得继续调试。”郭嘉华盯着电报机,眉头紧锁。
一个工匠建议道:“郭庄主,咱们能不能在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上再加上一些微调的部件,这样或许能提高信号的精准度。”
郭嘉华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于是和工匠们又投入到对电报机的改进中。他们日夜钻研,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终于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式,成功提高了信号的精准度。
“成了!这下简易电报机算是基本研发成功了!”郭嘉华兴奋地喊道,工坊里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
就在这时,李虎那边传来消息,他己经成功混入山匪之中,并摸清了一些重要情报。原来,突厥人计划在新一批制作热气球的材料运输途中,再次进行拦截破坏,而且还打算联合其他几股山匪,对官道施工进行更大规模的袭击。
郭嘉华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制定了应对计划。他一方面通知运输丝绸的队伍改变路线,并且安排重兵护送;另一方面,联合当地官府,准备对山匪来个瓮中捉鳖。
“这次,一定要让突厥人和这些山匪有来无回!”郭嘉华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在准备反击山匪的同时,郭嘉华也没忘了朝堂上的事儿。要平息朝堂争议,光靠口头解释没用,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于是,他精心准备了一场展示会,邀请朝中大臣们前来观看热气球和简易电报机的演示。
展示会当天,天气格外晴朗。大臣们陆陆续续来到庄子,脸上大多带着好奇和质疑的神情。郭嘉华先向大臣们介绍了热气球的功能和在侦察突厥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亲自指挥热气球升空。
看着热气球缓缓升起,稳稳地悬停在空中,大臣们不禁发出一阵惊叹。“这玩意儿竟然真能飞起来,还如此平稳,若用于侦察,突厥人的一举一动咱们都能尽收眼底啊!”一位大臣感慨道。
接着,郭嘉华又演示了简易电报机。他在庄子的一头发出信号,另一头的电报机很快就接收到,并准确地翻译出了文字。大臣们看着这神奇的一幕,纷纷交头接耳,脸上的质疑之色逐渐消散。
“郭庄主,这电报机确实厉害,有了它,军情传递可就方便多了!”房玄龄笑着对郭嘉华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这场展示会,让不少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改变了看法,朝堂上对郭嘉华发明的争议也暂时平息了下来。
展示会结束后,丽质公主来到郭嘉华身边,眼中满是崇拜和关切:“郭郎,你太棒了!这些发明一定会让大唐更加强大。不过,你最近为了这些事日夜操劳,可要注意身体啊。”
郭嘉华看着丽质公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握住她的手说道:“公主放心,为了大唐,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再辛苦也值得。只要能让这些发明发挥作用,抵御突厥,一切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