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嬴政的一生
帝王嬴政的一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帝王嬴政的一生 > 第56章 再次出征南抚百越

第56章 再次出征南抚百越

加入书架
书名:
帝王嬴政的一生
作者:
白河的金灵芝
本章字数:
354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秦军在进军百越的时候,兵分五路,其中第三路军由主帅屠睢亲自率领,赵佗为副将,从今长沙宜章南下。屠睢对抵抗的人大开杀戒,引起当地的怨愤。秦始皇三十三年,当屠睢来到西江畔的三罗地域(今乐昌曲江一带)时,途经一片大树林,埋伏在那里的百越军乱箭齐发。屠睢身中两支毒箭,从马背跌落,当场死亡。

秦军失去统帅,顿时大乱,被射杀了许多。秦军水土不服,再加上山路难行,后勤给养不便,几乎快要全军覆没。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首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损失都很惨重。根据学术界的讨论,秦军的阵亡人数在三十万上下,剩下的二十万人后来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持续了三年时间。

秦军第一次出征百越,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要远远优于百越军,却遭到惨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山路艰险,粮草没有得到有效的补给。为了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水渠,用水渠作为运粮线路。此项艰巨的任务,由监察御史史禄和三位石匠负责。史禄认为广西兴安附近是湘江、漓江的交界处,适合修渠。秦始皇同意了他的建议。

在史禄的主持下,经过秦军与戍发百姓的艰苦劳动,几经寒暑,终于成功开凿了灵渠。秦军的粮草可以从湘江用船运来,通过灵渠进入漓江,源源不断地送至前线,为完成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秦瓯战争,实际上是秦王朝与整个百越民族的战争,秦军在第一次出战期间,没有做好战前准备和后勤工作,秦军大肆杀伐的政策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秦军虽然占领了广阔的领土,却没有完全掌握该地区,百越军的反抗从未停止,甚至杀死了秦军的统兵大将。等到灵渠修建完成之后,秦始皇再次派军出征,以任嚣为主将。

任嚣到任之后,立即调动一切力量开通道路。秦始皇心里清楚,前线将士的力量有限,不能在对抗百越军的同时消耗过多的力量,要完成这些工程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于是他下令向百越地区移民,帮助军队巩固边疆的胜利果实,同时这些移民还可以参加道路建设。据史料记载,当时秦军在岭南开通的道路主要有西条。

第一条道路从现在的江西南康开始,途经广西东南部的雄美小梅关,再沿淡水西行,到达番高。主要关隘有横浦关,也称秦关。这是一条连接南北的主要交通要道,在军事上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横浦关、阳山关和湟溪关是秦汉时期岭南与岭北交通线上著名的三大关隘,在汉朝的时候毁弃,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文字记载,尚未发现遗址。

第二条道路从广东阳山西北部起,主要关隘有阳山关。这条道路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宽处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条道路越过桂岭,桂岭地处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北接湖南,东连广东。

第西条道路从湖南零陵西南开始,终点在象郡。

这西条交通干线开通之后,秦军己基本上巩固了对“百越”的统治。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和西条山道全面开通之后,迅速补足了粮草,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也就是那些逃亡的囚犯和商人,总数近十万,加上之前留在当地驻守的二十万秦军部队,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这时的百越军己经没有多少残余力量了,秦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领了全部地区。许多野史说百越军当时只残存数千人而己,可以看出经过秦军的扫荡和几年的武装对峙,百越的几万人马早就消耗殆尽了。

赵佗汲取了屠睢残杀越人的教训,首先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亲和政策,团结越族部落,逐渐和越人实现和解,得到越人的拥戴。通过前后数年的战争,秦始皇终于征服了百越地区,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之后秦始皇又开始实施开发南部的计划,将大批中原地区的农民和罪犯发配到那里,一起开发这片土地。随着中原人民的到来,过去一首处于落后、贫穷状态的南部有了很大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百越,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当地的发展。在统一过程中,秦始皇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带到了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在开发百越地区的过程中,修通了道路和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对中原地区同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的对抗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更别提物质上的损耗了,秦始皇的多次征战,使各地民不聊生,成为农民起义爆发的一个诱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