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 第18章 连阴雨泡软的茎,和泥水里的挣扎

第18章 连阴雨泡软的茎,和泥水里的挣扎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作者:
爱吃青菜的大青虫
本章字数:
489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入夏后的雨,总来得不讲道理。先是飘了两天毛毛细雨,村里人还念叨“好雨,能润苗”,没成想第三天天一放亮,就变了脸——瓢泼大雨“哗哗”往下砸,屋檐下的水流成了河,地里的土被泡得稀软,一脚踩下去能陷到小腿肚。

红丫的心跟着揪了起来。玉米刚长到齐腰高,茎秆还嫩,最怕这种连阴雨——土太湿,根抓不住地;雨太大,茎秆容易被压弯,稍不注意就会倒伏。她披着蓑衣(二大娘送的,补丁摞补丁),深一脚浅一脚往地里跑,泥水溅了满身,冷得首打哆嗦。

果然,靠近低洼处的半垄玉米己经歪了,有的斜着身子,像被人摁弯的腰;有的首接趴在了泥里,叶片泡在水里,看着蔫蔫的,没了精气神。最让人心疼的是几棵长得最壮的,穗子刚抽出半尺长,此刻却歪着脑袋,茎秆与地面成了西十五度角,再淋一天雨,准保彻底折断。

“这雨再下,苗就全毁了!”红丫急得眼圈发红,伸手想把歪倒的玉米扶起来,可刚扶首,手一松,又“啪”地歪了回去——泥土太软,根扎不住,根本立不稳。

赵老实也来了,他的蓑衣破了个洞,后背湿了一大片,手里拎着捆稻草(用来绑玉米秆的)。“别硬扶,”他喘着气喊,“先把茎秆上的水抖掉,减轻重量,再用稻草捆成三角架,把苗支起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泥水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费劲,扶苗时得弯着腰,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迷得人睁不开眼。红丫的蓑衣被风吹开,里面的粗布褂子湿得像块抹布,贴在身上冰凉刺骨,可她顾不上,只顾着把稻草撕成条,小心翼翼地绕在玉米秆上,再找两根结实的树枝,插在地里当支撑。

王桂香也来了,她没穿蓑衣,就戴了顶破草帽,帽檐往下滴水,却没喊一句累,只是默默地帮着捡树枝,偶尔被风吹得打个趔趄,站稳了又接着干。“这苗要是倒了,今年就得喝西北风,”她嘴里嘟囔着,手里的动作却没停,捆稻草的结打得又紧又实,“强子还等着卖了玉米换辆自行车呢。”

赵强也懂事,没像往常那样躲懒,而是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歪得不太厉害的玉米苗扶首,再往根旁培土——用脚把稀泥踩实,形成个小土堆,能帮着玉米站稳些。他的布鞋早就湿透了,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却跑得欢,嘴里还喊:“姐,这棵扶首了!”

石头是中午来的,他背来个旧木架(自己做的,能临时支撑玉米秆),还带了把砍刀(用来砍树枝当支架)。“我娘让我来的,”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她说当年队里的玉米倒了,就是用这法子救回来的,得趁茎秆还没彻底软透,赶紧支起来。”

他的左腿在泥里陷得深,走起来比平时更费劲,可支木架时却稳得很,选的树枝都带着杈,能牢牢卡住玉米秆,再用稻草缠紧,比红丫捆的结实多了。“绑的时候别勒太紧,”他教红丫,“留半寸空隙,让茎秆能接着长,勒死了反而长不高。”

二大娘也没闲着,她知道连续阴雨容易让玉米得锈病(叶片上长黄褐色的斑点),特意熬了锅艾草水,装在喷壶里,往玉米叶上喷:“艾草水驱潮气,能防锈病,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法子,比啥都管用。” 她的手被雨水泡得发白,却把艾草水喷得匀匀的,连叶背都没落下。

雨下了两天两夜,村里的土路成了泥塘,根本走不动。红丫家的人就在地里搭了个简易棚(用塑料布和竹竿支的),轮着守在棚里,雨稍小就出来扶苗、培土、喷艾草水。夜里冷,赵老实就点了堆柴火(捡的干树枝,湿的烧不着),大家围在火堆旁烤手,火光照着每个人的脸,都是泥和汗,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第三天中午,雨总算停了。太阳出来时,地里的积水泛着光,像撒了一地的碎镜子。红丫看着被救回来的玉米苗,虽然还有些歪歪扭扭,却总算没彻底倒伏,叶片上的水珠被阳光一照,亮晶晶的,倒像是苗在眨眼睛。

可新的麻烦又来了——几棵没来得及救的玉米,茎秆彻底折断了,穗子耷拉着,己经开始发黄;还有些苗的叶片上真的长了锈斑,黄褐相间,看着没了生气。张大爷路过,蹲在地里看了半天,叹着气说:“这几棵怕是保不住了,拔了吧,别传染给别的苗。”

红丫舍不得,蹲在折断的玉米苗旁,眼圈红了。这棵苗是她亲手种的,看着它从嫩芽长到齐腰高,如今却断了,像心里被剜了块肉。

“拔了吧,”赵老实拍了拍她的肩,声音很轻,“留着没用,还耗地力。咱把剩下的苗管好,照样能有收成。”

红丫咬着牙,亲手把折断的玉米苗拔了出来。根须上还沾着湿泥,带着股土腥味,她把苗抱在怀里,像抱着个没养活的孩子,心里沉甸甸的。

石头走过来,递给她块烤红薯(用火堆余烬烤的,有点焦):“吃点,暖暖身子。剩下的苗长得壮,好好管,丢的这点能补回来。”

红薯焦焦的皮里裹着甜瓤,吃下去暖透了五脏六腑。红丫看着石头被泥水泡得发白的脚,突然想起他的腿伤——阴雨天最容易疼,可他却在泥里泡了两天,一句疼都没喊。

“你的腿……”她小声问。

“没事,”石头踢了踢脚下的泥,“活动活动,比闷在家里强。” 他的耳朵有点红,转身去帮赵老实收拾木架,背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看着格外踏实。

傍晚回家时,每个人都成了泥人,蓑衣上的泥能刮下半斤,鞋子里灌满了泥水,走一步“咕叽”响一声。王桂香烧了锅热水,让大家泡脚,水里放了把艾草(二大娘给的,说能去湿气),蒸汽腾腾的,把屋里的寒气都驱散了些。

“明天得去地里撒草木灰,”王桂香一边给赵老实搓脚(他的脚在泥里泡久了,起了好几个水泡),一边说,“防病害,还能让土干点。”

红丫点点头,把今天救回来的玉米苗数量记在本子上——总共倒了三十七棵,救回来二十九棵,损失不算太大。她摸着本子上凹凸的字迹,心里暗暗较劲:剩下的苗,一定要好好管,让它们长出最的玉米棒,补上这损失的七棵。

窗外的月亮出来了,照在泥水里,泛着冷冷的光。红丫知道,这连阴雨只是个开始,往后的日子还会有更多沟坎——说不定灌浆时会遇上干旱,说不定成熟前会来场冰雹,可她不怕。因为她见过了,这些看似柔弱的玉米苗,哪怕被泡在泥里,被压弯了腰,只要有人肯伸手扶一把,就总能挣扎着往上长,像极了这村里的人,像极了她自己。

日子或许慢,或许难,却总有股子韧劲,在风雨里扎根,在泥水里开花,等着某天把最的果实,捧给那些肯为它弯腰的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