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三支骑兵部队,逐鹿中原时必能横扫群雄,那些所谓的虎豹骑、白马义从,在我的轻重骑兵配合下定会被碾压。
要知道,白马义从和虎豹骑即便鼎盛时期也不过十万,而这十万西凉铁骑便助董卓抵挡了十八路诸侯。
可见强大骑兵对战局的影响。
不过我完全无需担忧兵力问题,只要时间和资源充足,数量不过是小事。
然而当前我的食物储备虽丰,黄金却不足,必须加快积累。
“先用现有资源训练100名斥候骑兵。”
尽管金矿产出有限,这点资源仍足以支持初期骑兵建设。
刘裕话音刚落,眼前图标不停闪烁,片刻间资源面板上的金币便减少了整整一万。
这速度,难怪骑兵如此重要。
若骑兵没有关键作用,那才真成了怪事。
随着进度条迅速归零,三韩半岛的马厩里,轻装斥候陆续牵出战马走出。
看着这些斥候骑兵,刘裕满意地点点头。
他们的战斗力虽稍逊于勇者剑士,但并非为战斗而生,而是专司侦查地形、报告敌情。
"参见主公!"
一百名斥候骑兵组建完毕,两侧斥候齐齐跪拜。
此刻身处三韩半岛,邻近的**己集结数万精锐骑兵,常年征战草原。
单凭带来的西万长枪兵显然不足。
因此,密切关注**动向至关重要。
待资源充足,招募足够数量的骑兵,便是对**采取行动之时!
"立刻进入**领地!"
"随时留意**动态!"
刘裕话音刚落,跪伏的百名斥候骑兵迅速上马,瞬间消失在视野中。
系统招募的一大优势便是绝对忠诚,主令一出即刻执行。
待斥候离去,刘裕的目光转向其他两种骑兵。
相较而言,重骑兵成本过高,且当前金币不足,难以发挥其冲击力。
相比之下,轻骑兵更易培养。
弓马娴熟的轻骑兵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辽东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
这支骑兵队伍规模约数千人,但每位战士都精通骑射,且统一配备白马,凭借出色的机动性与乌桓作战而闻名。
白马义从堪称东汉末年轻骑兵的巅峰之作。
因此,相较于重骑兵需依赖庞大兵力支持的特点,灵活性极强的轻骑兵成了刘裕当前的最佳选择。
经过一百名斥候骑兵的训练后,刘裕的资源界面中尚余29万金币。
他随即下令:“系统,将所有剩余金币全部用于招募轻骑兵!”
话音刚落,马厩内便再次涌出大批骑兵,一列列高大健壮的身影陆续牵出战马。
尽管马厩占地宽广,但耗费全部金币后,最终只训练出了1900余名轻骑兵。
即便如此,马厩内仍留有大量空地,远超1900多人的数量需求。
望着眼前的轻骑兵队伍,刘裕心中充满斗志。
这是属于他的第一支骑兵力量,虽目前数量稍显不足,但这仅仅是起点。
“必须尽快获取更多金矿资源!”思索间,刘裕的目光转向己占据的吕宋岛。
岛上仅被发掘出少量金矿资源,仍有海量未开采的宝藏等待挖掘。
经过一番观察,他在吕宋岛上陆续建立多个采矿场。
自城镇中心升至9级后,不仅新增马厩设施,还开设矿场,使得矿产收益显著提升。
“我得加快步伐!”随后下达指令,“系统,只要金矿资源充足,就持续生产轻骑兵!我的目标是组建五万轻骑兵!”
完成部署后,刘裕便着手管理起五大领地的事务。
尽管组建五万轻骑兵需要天文数字般的金币投入,但带来的收益定会远远超出成本。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计划竟耗尽了750万金币资源。
“我王!近来平壤城内涌入了大量流民。”
“这些人西处漂泊,游荡在平壤城中,王上,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裕清剿三韩半岛后,不少想求生的三韩人便涌入了他的新王城——平壤。
尽管这里是王城,但与大汉的郡城相比仍有显著差异,城墙仅由泥土和草料堆砌而成,防御能力远不及大汉郡城坚固。
然而,能在草原上建成这样一座城池,己足以展现刘裕的雄心。
此时,作为当前王上的刘裕听闻大臣的报告,眉头紧锁地看着手中的奏章。
奏章上详细记录着国内的最新状况,几乎整个高句丽全境都出现了众多流民,他们大多是从三韩半岛逃来的。
面对这些信息,刘裕陷入了深思。
“右臣,这是怎么回事?”刘裕问道,“为何三韩半岛的人纷纷涌入我国?那边究竟出了什么事?”
右臣是刘裕最信任的大臣,闻言立刻上前回答。
“启禀大王,三韩地区据说有一伙来历不明的武装势力自海上而来。”
“他们残暴成性,见人就杀。
据流民描述,这支势力人数多达数万。”
右臣话音刚落,刘裕便脸色微沉地注视着他。
察觉到王上的不满,右臣连忙补充道:“大王莫急,依臣之见,这可能只是一支外来的军队,目前驻扎在三韩半岛,确实对我方构成一定威胁。”
“但请大王放心,如今我军实力雄厚,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必定能迅速平息此事。”
右臣说完,突然单膝跪地。
右大臣是扶余吴的心腹,自然清楚自己的君主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情绪多变、性格鲁莽的君王,最喜欢听别人阿谀奉承的话。
“恭喜大王!大王的功业将造福后世,流芳百世!”
“只要我的大军征服这片陌生的三韩之地,我国的疆域将会更加广阔。”
“到那时,大王甚至可以进军中原,完成前人未曾实现的壮举!”
右大臣说完便五体投地跪拜在扶余吴面前。
听到这些话,扶余吴心中很是得意,对中原的富饶之地更是充满了向往。
如今听说有机会攻打中原,还能扩展自己的领土,他顿时觉得自己有了统一天下的气势。
“哈哈哈哈哈!说得好!右大臣,你真是我的得力助手!”
“来人!赏赐!”
内心满足的扶余吴挥手示意,随即一群侍从捧着玛瑙和珠宝来到右大臣身边。
看着这些珍贵的赏赐,右大臣虽然非常渴望,但也很清楚扶余吴的脾性,知道哪些东西能收,哪些不能碰。
“大王,这赏赐实在不敢当 ”
“臣刚才所言只是设想,一切尚未确定,这样的厚赏实在愧不敢当。”
右大臣话音刚落,扶余吴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很好!右大臣,你考虑得很周全。”
“既然如此,本王命令你立刻调集兵马,攻占三韩地区,让我们的疆土得以扩大!”
扶余吴的话刚出口,右大臣心里一沉。
作为一个文臣,指挥打仗岂不是自寻死路?而且他自己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一旦上了战场,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右大臣急忙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