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 第46章 熔融结晶法

第46章 熔融结晶法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作者:
Perovskite
本章字数:
4328
更新时间:
2025-06-24

1.

还有就是这个碳丝或者金属丝,一头留在管子里,另一头得露在外面……”

刘工的表情逐渐扭曲。

“然后呢,吹好之后,得往里面灌入氮气,之后用木塞子堵住,然后抓紧把另一头也封上……”

刘工的嘴唇开始哆嗦。

“哦对了!”谢铮一拍脑门,“封口的时候千万不能把铜丝铁丝碳丝给熔断了,否则就白干了……”

刘工终于崩溃了。

“东家!”他一把抓住谢铮的袖子,声音颤抖,“您这是要做什么啊?!”

谢铮眨眨眼:“做真空三极管啊。”

刘工:“……?”

“阴极加热后发射电子,栅极控制电子流,屏极收集电子,就能放大信号了!”谢铮自信满满,“本来是要抽真空的,但是我估计现在做不到,就用填充氮气凑合一下。木塞子能短时间确保氮气不和外界空气交换,但是顶不了多长时间,要赶紧给管子封口……”

刘工两眼发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比陈启的活还地狱啊!!!

他深吸一口气,颤巍巍地举起铁管,对着炉口,悲壮地吹了起来……

2.

“…玻璃管要充氮气。”谢铮比划了半天,“缘督先生,可否帮忙分离氮气?”

赵友钦捋着假胡子,眯眼打量玻璃管:“《丹房须知》有载‘气沉丹田,以息御物’……”

“我听不懂…”

“就是找个密闭容器,灌满氮气。”赵友钦麻利地架起陶罐,倒入浓硝酸和铜片,“依陈公子所言,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再与空气里的氧气化合成二氧化氮……”

谢铮的表情逐渐凝固。他默默离开,把不知忙什么的陈启抓来。

"道士这个方案..."谢铮压低声音,"靠谱吗?"

陈启盯着赵友钦画得乱七八糟的反应图,眼角抽搐:"二氧化氮不是氮气……我说钦子,前几天给你讲的反应,不能这么乱用……"

赵友钦不服气地捋着假胡子:"《丹房须知》记载..."

"停!"陈启打断他,掏出炭笔在纸上画起来,"用燃烧法吧。木炭的话,恐怕会产生一氧化碳,没法除掉。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用石灰乳吸收,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谢铮眼睛一亮:"这个靠谱!"

两人兴冲冲找到刘工,却发现这位老师傅正瘫坐在窑口,面前摆着几根歪歪扭扭的"真空三极管",眼神呆滞。

"刘师傅..."陈启刚开口。

"不干了!"刘工突然暴起,"薅羊毛也不能可着一只羊薅啊!先是什么三极管,现在又要吹什么反应装置..."

陈启赶紧安抚:"这个月再加一贯工钱!"

刘工的声音戛然而止,默默捡起吹管走向炉口…

3.

自从见识过硝化甘油的威力,赵友钦彻底放飞自我。

他在窑厂西侧圈了块地,盖了两间草棚,用麻布当门帘,美其名曰“丹房”。一间里面摆着三口陶缸:一号缸用于制冰,二号缸是浓硝酸和浓硫酸加盖,三号缸盛满浓缩净化后的甘油。另有几个麻袋放着硅藻土,还有碳酸钠等实验用品,以及一口废液缸,专人定时运走倒入河里。

另一件则是反应实验室,西面漏风以确保通风,赵友钦指挥两个学徒像陀螺似的在反应容器之间打转,赵友钦指挥,一个滴加甘油,一个用木棍轻轻搅拌,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在伺候祖宗。

“钦子……”陈启扒着门缝,声音发颤,“今天己经反应五锅了,产品己经够把窑厂炸上天……”

赵友钦头也不抬:“切莫打扰实验!”赵友钦发现一旦开始反应,陈启陈蘅都会对他言听计从。可谓是狠狠拿捏住了!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赵友钦每天只能造两个时辰硝化甘油,且必须远离玻璃窑等其他生产基地三十丈。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要按照陈启定的危化品管理制度来。作为交换,陈启默许他搞了条“流水线”——

硝化组:赵友钦亲自操刀,带着最胆大的学徒玩命滴甘油。

洗涤组:学徒用盐水、碱水反复冲洗,产品用硅藻土吸收。

备料组:专人熬甘油、配混酸、凿冰块、倒废液,忙得脚不沾地。

“这哪是化学实验?分明是玩命!”陈蘅远远望着硝烟弥漫的“丹房”,叹了口气。

4.

陈蘅的实验台前摆着两个烧杯,左边是正在结晶的混合物,右边是己经过滤的晶体。她手持滴定管,向一个样品中滴加次氯酸钙溶液,紫色的溶液逐渐褪色,眉头微蹙。

“第一次结晶,液相平均分子量98,固相103……”她记录着数据,若有所思,“看来苯酚富集在固相。”

陈蘅突然发现,缓慢回温的粗提苯酚,表面渗出几滴琥珀色的液体。

好奇心使然,陈蘅又用滴定的方法测了析出液的分子量。

“是甲酚富集相,”陈蘅看着实验数据,心中思索,“晶体受热会‘出汗’,把杂质排出来。应该是因为粗苯酚中的甲酚熔点低,升温的时候先融化了吧。”

就这样,陈蘅无意间发现了“发汗”现象——这大大提高了结晶法提纯的效率。

优化后的工艺诞生了——

首次结晶:将混合物加热至45℃熔融,缓慢降温至12℃,苯酚优先结晶析出。

发汗提纯:将晶体置于温水浴(25℃)中,待表面渗出液滴后迅速滤出。

循环提纯:重复“结晶→发汗”三次,最终纯度根据分子量测试,可达98%以上。

至于收率……

陈蘅:"我负责研发,工艺优化让学徒工慢慢来。"

“记住流程,”陈蘅对学徒们说,“降温不能快,发汗要看准时机,温度高了苯酚开始明显融化,低了甲酚杂质排不净。”

陈启路过时,看到一个学徒正小心翼翼地用水浴加热晶体,另一个学徒认真记录,陈蘅则做统筹指导。

“科研民工啊!”他低声笑道,“下次让黄守正多派几个学生来,这种活都让他们来干。”

陈蘅头也不抬:“记得挑手稳心细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