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莹烟
古代言情
首页 > 古代言情 > 宋氏莹烟
作者:
汐塘月
主角:
宋时莹 宋楠烟
作者:
汐塘月
主角:
宋时莹 宋楠烟
更新至:
第10章 净花入泥淖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37.22万字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江南地区一个名为安南的小城,小城一面邻水,三面环山,由于水路交通方便,所以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很是繁华热闹。城里主要的货运渠道和商行,由安南的四大家族——林、梁、宋、陈把持,小说围绕茶商宋家的兴衰故事展开。宋老爷是宋家独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年后承继了祖上的茶商生意,宋老爷是典型的江南儒商,为人亲和,讲诚信,故而茶庄生意风生水起,一度将生意延展到了上海和苏杭。宋老爷年轻时娶了四大家族之一的陈家二女儿陈佳和为正妻,但陈氏只为宋老爷生了一个大女儿便再无所出。为延续香火,宋老爷又续娶了两房姨太太,两房姨太太分别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二房姨太只有一女)。12年后,宋家茶庄在遭遇连年战火,时局动荡,银行倒闭资金难以周转等一系列打击后,茶庄生意一蹶不振,从而也导致了家族的变故,两个女儿也从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大时局的背景下,每个人的人生都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夹杂着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仿佛一幅历史卷轴,将那个时期大小人物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37.22万字
简介
民国言情 现代言情 民国 豪门世家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江南地区一个名为安南的小城,小城一面邻水,三面环山,由于水路交通方便,所以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很是繁华热闹。城里主要的货运渠道和商行,由安南的四大家族——林、梁、宋、陈把持,小说围绕茶商宋家的兴衰故事展开。宋老爷是宋家独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年后承继了祖上的茶商生意,宋老爷是典型的江南儒商,为人亲和,讲诚信,故而茶庄生意风生水起,一度将生意延展到了上海和苏杭。宋老爷年轻时娶了四大家族之一的陈家二女儿陈佳和为正妻,但陈氏只为宋老爷生了一个大女儿便再无所出。为延续香火,宋老爷又续娶了两房姨太太,两房姨太太分别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二房姨太只有一女)。12年后,宋家茶庄在遭遇连年战火,时局动荡,银行倒闭资金难以周转等一系列打击后,茶庄生意一蹶不振,从而也导致了家族的变故,两个女儿也从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大时局的背景下,每个人的人生都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夹杂着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仿佛一幅历史卷轴,将那个时期大小人物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 ...

第1章 雏子周岁宴

民国十八年,暮春的安南小城。

白墙黛瓦浸泡在连绵的雨丝里,青石板路映着天光,湿漉漉地蜿蜒。乌篷船无声滑过拱桥,摇橹人的蓑衣滴着水。岸边的垂柳新叶己浓,绿得沉甸甸,枝条拂过水面,漾开圈圈涟漪,又被细雨打碎。空气里浮动着水汽、草木清气,还有一种更深的、难以言喻的陈旧气息,像是深宅大院紧闭的门扉后,经年累月熏染的檀香与时光一同发酵的味道。

城东,宋氏茶庄的徽派大宅院,在这片氤氲中沉默矗立。高高的马头墙切割着铅灰色的天空,粉墙被雨水浸染得颜色深浅不一,显出一种饱经世事的沧桑。今日不同往日,朱漆大门洞开,门楣上悬着崭新的红绸灯笼,映得门前湿漉漉的石狮子也多了几分喜气。喧闹的人声、丝竹管弦之声,混杂着名贵脂粉和菜肴的香气,顽强地穿透雨幕,在安静的巷弄里弥漫开来。

宋家老爷宋世安,今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刚过而立之年不久,中等身材,穿着簇新的宝蓝团花暗纹缎面长衫,外罩玄色贡缎马褂,一张国字脸因常年经商,早洗脱了书卷气,眉眼间透着生意人的精明与此刻毫不掩饰的志得意满。他站在正厅滴水檐下,满面春风,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宾客。

“宋老爷,恭喜恭喜!弄璋之喜,天大的福气!宋氏门庭后继有人,可喜可贺啊!”绸缎庄的王掌柜抱拳上前,声音洪亮,脸上堆着十二分的笑意。

“同喜同喜!王掌柜快里面请!今日务必多饮几杯!”宋世安朗声笑着,亲自引他入内。

“世安兄,令郎周岁,这排场,啧啧,安南城独一份啊!”商会副会长李铭章拍着宋世安的肩膀,语气热络,“贵府添丁,是家业兴旺之兆,更是我安南商界之福!”

“李会长抬爱,折煞小弟了!”宋世安连连拱手,脸上光彩更盛,“不过是借着犬子的光,请诸位老友亲朋来聚聚,热闹热闹罢了。”话虽谦逊,那眉梢眼角的意气风发却是藏不住的。

正厅里早己是高朋满座。安南城里西大家族和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来捧场了。官家军界和商会的代表,与宋家有生意往来的各地茶商也陆续到来,贺礼一箱箱的送入府中,戏园里布置的喜气洋洋,仆人们端着放着各式茶具、餐点、毛巾的托盘在戏园里穿梭,觥觥交错,笑语喧哗,好不热闹......女眷们则聚在偏厅和花厅里,玉镯叮当,衣香鬓影,低声细语间夹杂着清脆的笑声,空气里浮动着脂粉香和茶点甜香。

宋世安的正妻陈氏,端坐在花厅主位。她是西大家族里排名最后的陈家的二女儿,名唤陈佳怡。她17岁时就嫁入宋家,如今己有10多年了。她的母家经营布匹生意,战乱连年,交通不便,盗匪猖獗,得她娘家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布庄如今也己逐渐衰败。虽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却因常年病弱和心中郁结,眉眼间己有了挥之不去的倦怠与沉静,像一幅褪了色的古画。她穿着深紫色暗花缎面夹袄,梳着规矩的发髻,只簪了一支素净的玉簪,在一群衣着鲜亮、珠光宝气的女客中显得格外素淡。她脸上带着得体却疏离的微笑,听着身边几位太太的奉承。

“宋太太真是好福气,老爷能干,如今又添了麟儿,这福气可是稳稳当当的了。”一位体态丰腴的太太拉着陈氏的手,声音甜腻。

陈氏嘴角的笑意淡了些,只轻轻颔首:“是老爷的福气,也是宋家的福气。”她目光掠过花厅门口,看见宋世安正引着一位穿着洋装、烫着时髦卷发的年轻女子进来。那是林可儿,宋世安的第一房姨太太。林可儿今日穿了一身桃红色织锦旗袍,领口袖口滚着精致的蕾丝边,衬得她肌肤胜雪,明艳照人。她怀里抱着今日的主角——刚满周岁的宋家少爷宋承宗。小家伙穿着大红的锦缎袄裤,戴着虎头帽,脖子上挂着沉甸甸的长命锁,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满堂的热闹。

“哎哟,快看我们的小寿星!长得可真精神,天庭,地阁方圆,一看就是大富大贵的面相!”女客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纷纷围拢过去,啧啧称赞。溢美之词潮水般涌向林可儿。

林可儿脸上飞起红霞,眼波流转,既有初为人母的羞涩,更有掩不住的得意。她抱着儿子,享受着众人的瞩目与恭维,声音娇脆:“承蒙各位太太、小姐们吉言了!我们宗儿呀,托大家的福!”她眼角余光瞥向主位的陈氏,那目光里,有炫耀,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挑衅。

陈氏端坐不动,脸上的笑容依旧维持着,只是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泛白。她看着林可儿怀中那象征着宋家未来和无限荣宠的孩子,心头像被细针密密地扎着。她自己的女儿宋时玥,此刻安静地坐在她身侧,穿着半新的水红色小袄,怯生生地望着热闹的人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陈氏轻轻抚了抚女儿的头发,那孩子仿佛感受到母亲低落的情绪,更往她身边缩了缩。陈氏心中一片冰凉,那热闹喧嚣,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琉璃罩子,看得见,却半分也暖不到她心里。她端起茶杯,浅浅啜了一口,上好的明前龙井,此刻入口,竟品出几分难言的苦涩。

宋世安安顿好李会长,又匆匆走向抱着儿子的林可儿,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宠爱。他从林可儿怀里接过儿子,高高举起,朗声笑道:“诸位!承蒙厚爱,光临犬子周岁宴!宋某感激不尽!今日请了‘庆云班’来唱堂会助兴,大家务必尽兴!”他声音洪亮,带着一家之主的豪气与满足。众人纷纷应和,气氛愈加热烈。

锣鼓点儿骤然响起,铿锵有力,压下了厅内的嘈杂。戏台上的大幕缓缓拉开。

---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