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 第6章 武松返乡安心调养

第6章 武松返乡安心调养

加入书架
书名:
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作者:
邪皇灭天
本章字数:
3024
更新时间:
2025-07-01

深秋的夜风裹挟着寒意,武大郎和潘金莲策马狂奔在官道上。马蹄声碎,惊起路边寒鸦,两人心急如焚,全然不顾扑面的冷风。

“大郎,快些!”潘金莲攥着缰绳,声音里带着颤抖。

武大郎咬紧牙关,狠抽一鞭:“驾!”枣红马长嘶一声,速度又快了几分。

终于,破败的破庙映入眼帘。月光下,武松斜倚在断壁残垣旁,胸口大片血迹早己干涸,面色惨白如纸。

“二郎!”潘金莲抢先下马,扑到武松身边。指尖触到他尚有温度的肌肤,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武松缓缓睁开眼,见到兄长和嫂子,嘴角扯出一抹虚弱的笑:“哥...嫂子...”

“别说话!”武大郎迅速撕开衣襟,查看伤口。箭伤穿透左肩,虽未伤及要害,但因耽搁太久,伤口己经发炎红肿。

“来,先服下这个。”潘金莲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倒出两粒自制的消炎药丸。这是她用现代医学知识,结合古代草药制成的。

喂武松服下药,两人合力将他扶上马。回程路上,潘金莲始终紧紧护着武松,生怕他跌落。

回到阳谷县,武大郎立刻请来县城最有名的郎中。郎中看过伤口,连连摇头:“箭上淬了毒,若不是这两粒药丸压制毒性,武二爷怕是凶多吉少。只是这箭伤愈合还需些时日,必须好生调养。”

潘金莲松了口气:“有劳先生。往后还请先生多费心。”

安置好武松后,夫妻二人守在床边。烛光摇曳,映着武松苍白的脸。

“雯雯,这次多亏你有先见之明,制了消炎药丸。”李浩握住妻子的手。

张雯雯叹了口气:“也怪我疏忽,早该写信让二郎回来。他这性子,在外不知还要惹多少麻烦。”

接下来的日子,炊饼坊的生意暂时交给王婶和刘嫂子打理。潘金莲每日亲自煎药熬粥,变着法子给武松补身子。武大郎则抽空研究新的炊饼配方,想着等武松好了,给他个惊喜。

“嫂子,又让你费心了。”武松靠在床头,看着潘金莲端来的药膳粥,眼中满是愧疚。

“说什么傻话!”潘金莲嗔怪道,“你是我弟弟,照顾你是应该的。好好养伤,别再想那些打打杀杀的事了。”

武松低头不语。他闯荡江湖多年,何曾有人这般细致入微地照顾过他?

一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武松正昏昏欲睡,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阵阵笑声。

“二郎,快尝尝这个!”武大郎端着一盘新式炊饼走进来,“这是用核桃、红枣和蜂蜜做的,香甜可口,最适合养病吃。”

武松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哥,这炊饼比以前的还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武大郎笑得憨厚,“等你伤好了,帮我一起打理炊饼坊。咱们把生意做到汴京去!”

武松心头一暖。他漂泊半生,此刻才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好!”他重重地点头,“等我好了,哪儿也不去,就跟着哥嫂一起干!”

潘金莲看着兄弟俩,嘴角扬起欣慰的笑。

这段日子,炊饼坊虽然少了夫妻俩坐镇,但生意依旧红火。王婶和刘嫂子按照潘金莲教的方法,推出了“养生炊饼”系列,专供老人和孩子,没想到大受欢迎。

县令王知远听闻武松英勇负伤,特命陈捕头送来慰问品,并表示若有需要,县衙定当全力相助。

“大郎,潘娘子,武二爷吉人天相,这是不幸中的万幸。”陈捕头爽朗地笑道,“对了,驿站那边希望能再增加些炊饼订单,驿卒们都夸你们的焙干炊饼顶饿又好吃!”

武大郎连忙道谢:“多谢陈捕头!我们一定尽快安排。”

送走陈捕头,夫妻二人相视一笑。生活虽有波折,但好在一家人平平安安。

夜深人静时,张雯雯靠在李浩肩头:“李浩,你说我们是不是己经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了?”

李浩揽住她,望向窗外明月:“是啊。但这只是开始。等二郎伤好,我们还要开分店,办作坊,让武家炊饼家喻户晓!”

屋内,武松的呼吸均匀而平稳,沉睡在满是暖意的梦里。窗外,秋虫低鸣,仿佛也在诉说着这一家人的幸福与希望。而属于他们的传奇,仍在继续书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