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玖鸢泡了个温泉之后真是浑身轻松,人一放松下来就容易犯困。
出了空间她就躺到了炕上,现在正是夏天,身上盖一条薄毯子就行,就先从柜子里拿出来一条干净的毯子用一下吧。
今天已经没有购物机会了,后面还得在某宝上再买一些被褥啥的。
宋玖鸢比两个孩子醒的要早一些,她就趁这个时间进空间买了几身比较简单朴素的衣服。
想起来今天早上还要洗漱什么的,只能咬咬牙用今天的最后一次购物机会给自已和两个孩子买了很多的洗漱用品,包括牙刷、牙膏、毛巾还有香皂、肥皂等。
购物机会太少,当然得多买一些放在柜子里,省得用的时候着急。
今天比较开心的是她在网店里买毛巾、牙刷那些东西时,还发现了里面有老式的木桶,毫不犹豫的下单了三个木桶。
她需要一个洗脸盆,也需要洗脚盆,两个孩子用家里的小木盆做洗脚盆,这个新的用来做他们的新洗脸盆。
至于家的那个大木桶就用来给两个孩子洗澡,宋玖鸢想着今天去找木工买新澡盆。
她还特意放聪明了一些,几个木盆尺寸不同,不用的时候可以摞起来放在一边,也占不了多大的空间。
只要能生活的干净卫生就行。
宋玖鸢留出来一份她和孩子的洗漱用品,又把多的那些放进了柜子里。
“婶子,我要尿尿,”小吉揉揉眼睛就要下炕,看样子是快要尿床了。
宝妮懂事的陪着他出去尿尿,尽量不给婶子添麻烦。
两个孩子进屋的时候宋玖鸢已经洗漱好了,她拿起来宝妮和小吉的牙刷还有牙膏递给他们。
“婶子,这是什么?”小吉好奇的接过宋玖鸢手里的牙膏和牙刷。
“这是牙刷和牙膏,每天早上起床还有晚上睡觉前都要刷牙洗脸,自已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宋玖鸢发现了空间购物系统的一个好处,那就是买的东西质量是最好的,但是包装完全是符合这个年代的。
两个孩子不咋会刷牙,宋玖鸢又手把手的教了一遍,小吉还会不自觉的把水给咽下去。
江家为了省粮食,早晨是不会吃饭的,都是一起床饿着肚子就去上工,中午再煮些糙米饭或者杂粮野菜粥填饱肚子。
江老婆子看宋玖鸢进了厨房,还冷哼了一声,昨天她回来看到猪油少了很多,火就蹭一下上来了。
骂骂咧咧了几句之后,一看宋玖鸢端着洗脚水出来了,顿时就没声了。
今天她算是知道了,这老三家的以前没和她这个婆婆干仗都是装的,今天她才算是暴露了她的本性了。
“宝妮,小吉,来给婶子烧火了,婶子给你们做杂粮粥,吃了粥之后带你们去镇上。”
大虎他们听到宝妮和小吉可以去镇上就不依了,吵闹着他们也要去。
王大妮不舍得打大虎和二虎,就打了大房和二房的三个小姑娘几巴掌。
“我说三弟妹,你这分了家还不挣工分,要是饿死了我们可不管,这边的粮食可一口都不会接济你,”张桂仙还想气气宋玖鸢。
宋玖鸢也不生气,只是回道,“这就不需要大嫂操心了,我这人啊,啥都不比大嫂强,就是命比大嫂好这么一点,嫁给了一个让我吃喝不愁的男人,大嫂饿死啊我都不带饿一口的。”
宋玖鸢大早上也不想和他们找晦气,就转身进厨房做早饭了,得趁凉快去镇上呢,中午热的时候正好回来在家里歇着。
她手脚麻利的做好了早饭,这是两个孩子这么长时间以来吃上的第一顿早饭,不管是在江家还是以前跟着他们娘,家里早上都是不吃饭的,因为粮食不够吃。
宋玖鸢收拾好之后就把今天去镇上要带的钱、票装进了兜里,剩下的那些钱她早就放进了空间里,放屋里不安全。
他们三个正吃着饭的时候凤兰婶子就来家里了,宋玖鸢赶紧给她递了个板凳。
“婶子,你这么早来家里是有什么事吗?”
“你叔让我来跟你说一声,干活的人呐他给你找好了,都是村里干活麻利手艺又好的,明天会有人来家里帮忙打土坯,需要啥你叔会派人准备齐全的。”
宋玖鸢听了很开心,连连和凤兰婶子道谢。
“成,那就谢谢叔和婶子了,以后少不得麻烦您和叔。”
“你这丫头净说客气话,你自已在家不容易,这又照顾着两个孩子,婶子能帮你的地方一定帮忙。”
凤兰婶子还急着去上工就走了,宋玖鸢把她送到了门口就回了家里。
“婶子,咱们要有新厨房了吗?”
“对啊,到时候我们宝妮和小吉想吃什么就可以直接和婶子说,婶子会做的好吃的可多了,一定都做给你们吃。”
两个小家伙儿非常开心的拍着手,“婶子真好。”
宋玖鸢锁上门就带着两个孩子去村口坐牛车,村里交通不方便,去镇上的话要么坐牛车要么步行。
当然,谁要是会骑自行车的话也可以去借村里的唯一一辆旧自行车。
不过村里很少有人去借,一是因为不会骑,怕把自行车给摔坏了,二是因为怕骑到镇上被偷,买一辆自行车得一二百块钱呢,而且还得要自行车票,自家也赔不起。
村里驾牛车的是大队长他堂兄,村里人都喊徐伯。
徐伯今年有六十多岁,这辈子只有一个儿子,他老伴儿生他儿子的时候难产大出血去世了,他就一个人把儿子抚养长大。
他儿子有出息,现在在大城市的工厂里面上班,也已经成家有孩子了,儿子儿媳妇儿孝顺,多次来村里接他去城市享清福,但是他就是不走。
他说他的根在这里,老伴儿也葬在这里,他就留在村里挺好,留在村里心里也踏实。
人老了就不愿意折腾了,他在这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哪能说离开就离开呢。
他儿子没有办法,就只能去拜托徐向前,给徐伯安排了这么一个驾牛车的活,只要徐伯不受累就行。
徐伯儿子每个月都往家给他寄15块钱,让他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徐伯手里不缺钱,日子过的也舒心,每天都乐呵呵的。
“徐伯,还好您没走呢,我还带赶不上呢,”宋玖鸢热情的打着招呼。
“赶得上赶得上,江让媳妇儿,你这带两个孩子去镇上买啥啊?”
徐伯一边帮忙把小吉抱上牛车一边和宋玖鸢闲聊,宋玖鸢答道,“我们分出来单过了,我带两个孩子去镇上买些家里缺的东西,回来了再去村里买些粮食。”
徐伯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哪能不知道江家啥情况呢。
“分出来过好,分出来省心。江让是个好的,就是有人不做人啊!”
村里又陆续过来了几个妇女来坐牛车,手里都挎着个篮子。
“宋知青,你也去镇上啊。”
“对,婶子,这不马上该双抢了吗?提前把家里缺的东西给买全。”
牛车快要出发的时候江莹远远的就跑了过来,旁边还有一个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