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共有四人,正在交谈的那位男子身材中等,脸型方正,耳朵硕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张张开后宛如喇叭一般的嘴巴,此刻正滔滔不绝地说着话。
不仅如此,他的口中还戴着一副烤瓷的牙套,每当他开口时,那牙套便会在灯光下闪烁出一丝微弱的光芒。
从外表来看,这位男子年纪明显要小于刘一杆,更像是一个尚未完全脱去稚气的大男孩。他身着一套时尚潮流品牌的服饰,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设计使其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耀眼。
只见他的胸前悬挂着一大一小两条灰白色的项链,这两条项链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并在下方共同垂吊着一串金光闪闪的珠子。
随着他身体的轻微晃动,那串珠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咚咚”声响,仿佛一首欢快的小曲儿在空中回荡。
那人见阿蕾在打量他,伸出一只手,说:“一杆,这位美女是谁?不是你女友吧?”
“怎么会呢?”刘一杆赶忙把阿蕾落在身前,“我来介绍——阿蕾,我们公司的财务主管,人家可是研究生毕业,与你一样都是海归派,不过她是日本什么大学来着……阿蕾,你自已说!”
他似乎忘记了阿蕾是哪个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了。
“你好,上官先生!”阿蕾有点拘束,并拢手指,把它塞进了伸出手等待握手的上官先生手中。
轻轻触碰,她想抽回来,但对方没有松开的意思,于是又说,“我那是野鸡大学,哪能与您比……”
上官面带微笑地凝视着她,微微眯起了那双狭长而深邃的眼眸,嘴角上扬出一抹略带戏谑的笑容,然后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她的话语:
“野鸡大学有何不好?你可别小瞧了这所谓的‘野鸡大学’!国内许多富豪榜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那可都是从野鸡大学里走出来的呀……就连我的 master 学位,都不是通过正经八百的考试途径获得的。
这一点,一杆哥可是心知肚明得很呐,不信你大可以去问问他!说实话,对于这些个学历之类的东西,我压根儿就没怎么放在心上。若不是家中那顽固的老头子非得让我去国外攻读个研究生回来撑场面,我才懒得费那个劲儿呢!依我看呐,倒不如直接花点钱买个野鸡大学的文凭来得轻松自在!”
他松开手,又拉起,扶着她的腰,转身对身后的几个人说道:
“今天一杆哥给我们带来了新朋友,咱们都互相认识认识;我帮介绍,阿蕾妹妹,这是福建商行行长的大公子‘瘦猴’——咱今天都叫外号啊!”
众人点头,站起来一一与阿蕾握手,像是她在接见外宾。
现场有福田市市长家的贵公子“大熊”。
此人长得虎背熊腰、五大三粗,活脱脱就像一只笨拙的大狗熊。
不仅如此,他说起话来也是瓮声瓮气,好似喉咙里被塞了一团棉花似的。
与“大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已经退休的政协主席的孙子阿牛。
别看他名字叫阿牛,但这身材可跟牛一点儿都不沾边儿。据上官透露,阿牛曾经可是身强体壮得很呐!只可惜后来不知怎地沾上了兴奋剂——
也就是那令人深恶痛绝的d品,结果把自已原本健康强壮的身子骨给彻底糟蹋坏了,如今变得瘦骨嶙峋、形销骨立,简直就是一副皮包骨头的模样。
然而,那个被唤作“瘦猴”的家伙却是出人意料地长得颇为健壮。
只见他挺着圆滚滚的肚皮,满脸横肉,一眼瞧去便知是那种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的酒囊饭袋之辈。再看他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小小的眼睛时不时眨巴两下,那副贼眉鼠眼的样子,恰似茫茫大海上不断闪烁着的航标灯一般惹人注目。
想来这家伙方才定是一直不停地饮酒作乐,以至于此刻那双眼珠子竟泛出骇人的红光,仿佛要从眼眶里蹦出来似的。
还有一位,刘一杆认识,是他厂子所在区区长的侄子——“麻将”。
他是区长的第二个儿子,刚过十八岁。
这位区长五十多岁,喜欢儿子;计划生育只能生育一个,但他让老婆偷偷又生了一个儿子,寄养在小舅子的名下,姓也跟着小舅子,但还是他老婆养着,对外说是帮小舅子带孩子。
这个孩子懵懵懂懂地成长着,时至今日,竟然还对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浑然不觉——他那从未谋面、素未谋面的亲生父亲,赫然竟是那位高高在上、手握大权的区长!
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始终如一地称呼这位区长为姑父,仿佛全然不知他们之间那层真正的血缘关系。与此同时,那个含辛茹苦将他抚养长大的女人,他却亲切地唤作“姑姑”。
然而,更让人费解的是,就连周围的人,比如刘一杆,都清清楚楚地知晓他其实就是区长的亲生骨肉。
难道说,这个孩子真的是故作糊涂?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让他选择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呢?或许,在他内心深处,早已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出于某种原因,他宁愿坚守这份虚假的称谓和关系,也不愿去揭开那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他一生下来就陪着“姑姑”每天与那些官员、老板的夫人们打麻将,学得一手好牌,因此外号为“麻将”。
瘦猴、麻将、阿牛和大熊。
这四人因其独特的个性与强大的影响力,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作“福田四公子”。
瘦猴身形瘦削却动作敏捷,他那精明的头脑和锐利的目光总能洞察到商机;
麻将则以其精湛的牌技和广泛的人脉而闻名,任何场合只要有他出现,气氛都会变得热烈起来;
阿牛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为人豪爽仗义,深受众人敬仰;
大熊体型庞大,但性格温和,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沉稳的气度。
这四人联手合作,几乎掌控了整个福田市的经济命脉。
无论是做生意的小商贩,还是规模宏大的商会组织,亦或是开设工厂的企业家们,甚至那些从外地赶来投标的公司代表,如果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就必须先通过他们严格的审核,并得到他们的亲自引见才行。
否则,即便拥有再雄厚的资金和出色的项目计划,也难以在这里获得成功。
正因如此,“福田四公子”的名号在福田市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对他们既敬畏又羡慕,同时也期待着能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已的梦想和目标。
否则,钱使再多,也没用!
因为,他们都不缺钱,真正的视金钱如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