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意识到,单靠自已的力量难以改变局面,他决定寻找盟友。他秘密联系了一些曾经支持他的大臣,以及一些有正义感的将领。
萧逸首先找到了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将领赵猛。赵猛为人正直豪爽,在军中颇有威望。
“赵将军,如今局势危急,我需要你的帮助。”萧逸开门见山地说道。
赵猛拍着胸脯回答:“萧将军,只要你一句话,我赵猛万死不辞!”
有了赵猛的支持,萧逸信心倍增。接着,他又拜访了大臣林文。林文在朝中以智谋著称,对国家的局势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林大人,如今边境告急,党争虽平,但内忧外患仍未解决,我欲寻找盟友共同应对,不知大人意下如何?”萧逸诚恳地问道。
林文沉思片刻,说道:“萧将军此举甚为明智,只是寻找盟友需谨慎,以防被人利用。”
萧逸点头表示赞同:“多谢林大人提醒,我自会小心。”
在寻找盟友的过程中,萧逸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人害怕再次卷入政治斗争,对他的邀请犹豫不决;还有一些人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却另有打算。
“萧将军,这人心难测,我们可得多加小心。”赵猛提醒道。
萧逸说道:“我明白,但为了国家和百姓,哪怕困难重重,我们也不能放弃。”
与此同时,反对派的余孽也在暗中活动,试图破坏萧逸的计划。
“不能让萧逸得逞,否则我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反对派的一名头目恶狠狠地说道。
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说萧逸寻找盟友是为了谋权篡位,企图挑起朝廷和百姓对萧逸的怀疑和不满。
“听说萧逸要造反,这可如何是好?”百姓中开始流传这样的传言。
萧逸得知后,决定公开澄清谣言,表明自已的忠心。
“我萧逸一心只为国家和百姓,绝无半点私心。若有二心,天打雷劈!”萧逸在城楼上大声说道。
百姓们看到萧逸的坚定态度,逐渐消除了疑虑。
在萧逸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阵营。他们共同商讨应对边境危机和国家改革的策略。
“我们必须加强边境的防御,同时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林文提出建议。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朝廷内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些嫉妒萧逸的官员向皇帝进谗言,说萧逸结党营私,势力过大,对皇权构成威胁。
皇帝听后,心中不免产生了疑虑。
“萧逸真的有二心吗?”皇帝暗自思忖。
为了消除皇帝的疑虑,萧逸决定亲自进宫面圣。
“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如今寻找盟友,只为抵御外敌,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萧逸言辞恳切。
皇帝看着萧逸,沉默了片刻,说道:“萧爱卿,朕暂且相信你,但你切不可辜负朕的信任。”
萧逸谢恩后,离开皇宫。但他知道,要真正获得皇帝的完全信任,还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回到阵营,萧逸加紧了与盟友们的筹备工作。他们筹集粮草,训练士兵,准备迎接边境的战斗。
就在这时,萧逸收到消息,敌军已经突破了边境的几道防线,形势十分危急。
“立刻出兵!”萧逸果断地下令。
萧逸率领着他的盟军奔赴边境。一路上,风餐露宿,但众人的士气高昂。
到达边境后,萧逸发现敌军来势汹汹,兵力远超已方。
“萧将军,这可怎么办?”一名将领面露忧色。
萧逸目光坚定地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拼死一战!”
战斗打响,萧逸身先士卒,冲入敌阵。盟军们受到鼓舞,也奋勇杀敌。
战场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萧逸的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但敌军仍在顽强抵抗。
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萧逸的后方突然出现了一支敌军的骑兵。
“不好,我们中了敌人的埋伏!”赵猛惊呼道。
萧逸临危不乱,迅速调整战术,分兵应对。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萧逸终于击退了敌军。但他的军队也损失惨重。
“这场战斗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艰难的挑战等着我们。”萧逸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暗暗说道。
就在他们休整军队,准备迎接下一轮战斗时,朝廷内部又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