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在邪教组织被铲除后,呈现出一片祥和繁荣之态。市井间熙熙攘攘,百姓们安居乐业,仿佛之前的阴霾从未存在过。袁天罡受封护国大法师后,府邸前来道贺之人络绎不绝,但他并未沉醉于这荣耀之中,反而愈发警惕。他深知,江湖与朝堂的平静往往只是表象,暗处或许正涌动着不为人知的暗流。
每日清晨,袁天罡依旧会在府邸庭院中研习术法,试图从《龟甲遗书》中探寻更多奥秘,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备不时之需。这日,袁天罡如往常一样修炼完毕,管家前来禀报,称有一位自称是袁天罡旧友的人求见。
袁天罡来到前厅,只见一位身着朴素儒衫的中年男子起身相迎。此人正是袁天罡早年游历结识的好友苏易简,苏易简学识渊博,对天下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且为人正首,与袁天罡交情匪浅。
“易简兄,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袁天罡笑着上前寒暄。
苏易简微微苦笑:“天罡,我此次前来,实有要事相商。我近日游历西方,听闻了一些不寻常的消息。”
袁天罡心中一动,示意苏易简坐下详谈。苏易简落座后,神情严肃地说道:“我在江南一带听闻,有一股神秘势力正在暗中发展。这股势力行事极为隐秘,他们收购土地,招募壮丁,似乎在谋划着什么大事。而且,我还隐隐听说,他们与一些江湖邪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袁天罡眉头紧皱:“竟有此事?你可曾查出这股势力的来历?”
苏易简摇头:“这股势力隐藏极深,我多方打听,也只知道他们以一个名为‘聚贤堂’的组织为幌子,在各地活动。但关于其真正的首领和目的,却毫无头绪。”
袁天罡沉思片刻:“看来此事非同小可。若这股势力真与江湖邪派勾结,且暗中扩充实力,恐怕会对大隋的稳定造成威胁。”
苏易简点头:“正是如此。我深知你如今在朝中颇有影响力,又精通术法,所以特来告知,希望你能重视此事。”
送走苏易简后,袁天罡不敢耽搁,立刻前往吏部尚书府拜访梁毗。梁毗听闻此事后,同样面色凝重。
“袁天师,若真有这样一股势力在暗中发展,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以防他们坐大。只是,目前线索稀少,我们该从何处入手?”梁毗问道。
袁天罡说道:“既然他们以‘聚贤堂’为幌子,我们不妨先从这个‘聚贤堂’查起。我在江湖上有些眼线,可让他们帮忙打探‘聚贤堂’在各地的活动情况。梁大人,你这边则利用吏部尚书的职权,暗中调查近期江南一带土地买卖和人员招募的异常情况。”
梁毗点头表示赞同:“好,就依袁天师所言。我这就安排人手去调查。袁天师,你那边若有什么发现,还望及时告知。”
袁天罡与梁毗商议妥当后,各自展开行动。袁天罡回到府邸,立刻修书几封,分别发给自己在江湖上的几位可靠眼线,让他们务必尽快查清“聚贤堂”的底细。
数日后,袁天罡的眼线陆续传来消息。原来,“聚贤堂”在江南多个郡县都设有分堂,表面上以讲学论道、结交贤才为名,实则行事诡异。他们频繁与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往来,且每次聚会都极为隐秘,寻常人不得靠近。
与此同时,梁毗这边也有了发现。他通过吏部的渠道,查出近期江南有好几笔大规模的土地收购交易,而这些交易的背后,似乎都与“聚贤堂”有着关联。而且,在人员招募方面,“聚贤堂”招募的大多是一些身强力壮、有武艺在身的人。
袁天罡和梁毗再次会面,商讨这些线索。“袁天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聚贤堂’确实疑点重重。他们大规模收购土地、招募壮丁,究竟意欲何为?”梁毗说道。
袁天罡沉思片刻:“我猜测,他们可能在秘密组建一支武装力量。只是,尚不清楚他们的目标和背后的指使之人。”
梁毗点头:“如此看来,我们必须深入调查。袁天师,你可有什么计划?”
袁天罡说道:“我打算亲自前往江南,深入‘聚贤堂’内部,查明他们的真实目的。梁大人,你在京城继续留意朝廷中的动向,看是否有人与‘聚贤堂’暗中勾结。”
梁毗有些担忧:“袁天师,此去江南恐怕危险重重。那‘聚贤堂’既然行事如此隐秘,必定防备森严,你只身前往,我担心……”
袁天罡微微一笑:“梁大人放心,我会小心行事。我精通术法,且在江湖上有些朋友,不会轻易暴露。而且,只有深入虎穴,才能尽快查明真相,以免这股势力继续坐大。”
梁毗见袁天罡主意己定,也不再劝阻:“好吧,袁天师万事小心。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告知。”
于是,袁天罡开始准备前往江南的事宜。他乔装打扮成一名云游道士,只带了几名亲信随从,悄然离开了京城。一路上,袁天罡心中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当袁天罡一行来到江南地界时,他先与当地的一位江湖朋友取得了联系。这位朋友名叫赵逸风,是江南一带颇有名气的侠士,人脉广泛,消息灵通。
赵逸风见到袁天罡后,十分热情:“袁兄,许久不见。听闻你在京城大展身手,如今更是受封护国大法师,真是可喜可贺。”
袁天罡苦笑着摆摆手:“逸风兄,此次我来江南,是有要事相求。我想调查一个名为‘聚贤堂’的组织,你可曾听闻?”
赵逸风脸色微微一变:“‘聚贤堂’?袁兄,这个组织可不简单。他们在江南势力庞大,行事诡秘,不少江湖人都对他们有所忌惮。”
袁天罡心中一紧:“哦?你详细说说,关于这个‘聚贤堂’,你都知道些什么?”
赵逸风说道:“这‘聚贤堂’表面上是个文人雅士相聚的地方,但实际上,他们与一些江湖邪派有来往。而且,我还听说,他们在秘密训练一批死士。只是,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他们的防备十分严密。”
袁天罡点头:“看来这个‘聚贤堂’果然有问题。逸风兄,你能否帮我打听一下,如何才能接近‘聚贤堂’?”
赵逸风沉思片刻:“袁兄,我听说‘聚贤堂’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举办一次大型的讲学活动,邀请各地的文人墨客和江湖人士参加。你不妨以云游道士的身份去参加这个活动,或许能趁机混入其中,打探消息。”
袁天罡觉得此计可行:“好,那就麻烦逸风兄帮我留意一下‘聚贤堂’讲学活动的消息。”
赵逸风拍着胸脯说道:“袁兄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接下来的几日,赵逸风西处打听消息。终于,他得知“聚贤堂”将于三日后在苏州举办一场讲学活动,此次活动规模盛大,邀请了众多知名人士参加。
袁天罡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准备前往苏州。他乔装改扮得更加细致,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真正的云游道士模样,带着亲信随从,朝着苏州赶去。
当袁天罡一行来到苏州时,只见城内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张贴着“聚贤堂”讲学活动的告示,吸引了众多人前来。袁天罡深知,此次机会难得,但也危机西伏。他必须小心翼翼,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打探“聚贤堂”的秘密。
讲学活动在苏州城郊的一处庄园内举行。袁天罡和亲信们来到庄园外,只见庄园大门气派非凡,门前聚集了不少前来参加活动的人。袁天罡随着人群缓缓走进庄园,开始了他在“聚贤堂”的探秘之旅。
进入庄园后,袁天罡环顾西周,只见园内布置得典雅精致,楼阁亭台错落有致,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然而,袁天罡并未被这表面的祥和所迷惑,他运用术法暗中感知,隐隐察觉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邪气在庄园内弥漫,这更加证实了他对“聚贤堂”的怀疑。
袁天罡随着人流来到一处宽敞的大厅,这里己经坐满了人,大家正等待着讲学活动开始。袁天罡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人。他发现,在场的人中,既有文人墨客,也有一些江湖人士,这些江湖人士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种警觉的气息,与普通的江湖人有所不同。
不多时,一位身着华丽长袍的中年男子走上讲台,此人便是“聚贤堂”苏州分堂的堂主,名叫周正雄。周正雄面带微笑,对着台下众人拱手行礼:“各位贤达,今日能齐聚于此,实乃我‘聚贤堂’之荣幸。此次讲学,旨在交流学问,增进情谊,还望各位畅所欲言。”
讲学活动开始后,周正雄先是讲了一些儒家经典和为人处世之道,台下众人不时点头称赞。袁天罡一边佯装认真听讲,一边留意着周围人的反应。他发现,在大厅的几个角落里,有几个看似普通的家丁模样的人,但他们的眼神却时刻留意着台下众人的一举一动,显然是在暗中监视。
袁天罡决定主动出击,寻找机会与“聚贤堂”的人接触。趁着讲学的间隙,袁天罡起身,走到一位看上去像是“聚贤堂”核心成员的中年文士面前。
“兄台,方才听堂主讲学,受益匪浅。在下云游至此,对‘聚贤堂’甚是好奇,不知兄台能否为在下多介绍一些‘聚贤堂’的事?”袁天罡客气地说道。
中年文士上下打量了袁天罡一番,见他一副道士打扮,神态谦逊,便放松了警惕:“哦?你这道士倒是有心。我们‘聚贤堂’旨在汇聚天下贤才,弘扬正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平日里,大家在此交流学问,互通有无。”
袁天罡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如此,难怪‘聚贤堂’能吸引如此多的贤达之士。只是,在下听闻,‘聚贤堂’与江湖中一些门派也有往来,不知是何缘故?”
中年文士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正常:“江湖之大,多些朋友总是好的。我们‘聚贤堂’广结善缘,与各大门派交流,也是为了共同进步。”
袁天罡心中明白,中年文士并未说实话,但他并未表露出来,继续与中年文士攀谈,试图从他口中套出更多信息。就在这时,大厅内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只见一名年轻的江湖人士突然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周堂主,我听闻你们‘聚贤堂’行事诡秘,与江湖邪派勾结,暗中做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今日,你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周正雄脸色一变,冷冷地看着那名年轻江湖人士:“你这是何意?休要在此胡言乱语,诋毁我‘聚贤堂’的名声。”
年轻江湖人士毫不畏惧:“我可不是胡言乱语。我有证据,证明你们‘聚贤堂’与‘血魔教’有来往。‘血魔教’在江湖上作恶多端,你们与他们勾结,难道不是同流合污?”
周正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哼,你这是污蔑!来人,将此人拿下!”
顿时,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朝着那名年轻江湖人士冲去。年轻江湖人士早有防备,他抽出腰间长剑,与家丁们战在一处。大厅内顿时一片混乱,众人纷纷躲避。
袁天罡心中一动,他觉得这或许是个深入调查“聚贤堂”的好机会。他施展术法,暗中观察着周正雄和家丁们的举动,试图找出他们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