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轩儿的考验愈发严苛,这不仅是对轩儿个人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沈云瑶谋划布局的考验。每一次难题的抛出,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沈云瑶则在幕后成为轩儿最坚实的后盾,助力他完美应对。
在外交谈判之后,皇帝又给轩儿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他命轩儿负责筹备一场大型的祭天仪式,这不仅是对皇家威严的彰显,更是关乎民心向背的大事,稍有差池便会引发轩然大波。
沈云瑶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将轩儿唤到寝宫。看着儿子略显焦虑的神情,她温柔地安抚道:“轩儿,莫要慌张。祭天仪式虽繁杂,但只要我们用心筹备,定能圆满完成。”轩儿微微点头,眼中满是信任:“儿臣全听母妃安排。”
沈云瑶深知,祭天仪式的核心在于仪式流程的精准无误和物资筹备的充足完备。她先是召集了宫中熟知祭祀礼仪的老太监和礼部官员,详细询问了祭天仪式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流程毫无差错。同时,她又安排父亲沈大人在朝堂上协调各方,保证物资的调配畅通无阻。
然而,筹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仪式即将举行的前几日,负责制作祭天礼服的工匠突然病倒,礼服的制作进度严重滞后。轩儿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母妃,这可如何是好?祭天礼服若不能按时完成,整个仪式都将受到影响。”
沈云瑶却十分镇定,她安慰轩儿道:“轩儿莫急,我己让人去找京城中手艺最好的裁缝,他们定会在期限内完成礼服。”原来,沈云瑶早己料到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提前安排绿儿在京城中寻找备用的裁缝。在她的精心安排下,礼服终于按时完成,且做工精美,远超预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祭天仪式当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这让众人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按照惯例,祭天仪式需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否则会被视为不祥之兆。一些大臣开始私下议论,认为这是上天对此次仪式的不满,建议取消仪式。
轩儿站在祭坛前,心中也有些慌乱。他看向台下的沈云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助。沈云瑶微微点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然后轻声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去告诉轩儿殿下,让他不要慌乱,按原计划进行。”
轩儿深吸一口气,镇定下来。他昂首走上祭坛,大声说道:“诸位大臣,今日虽天降小雨,但这并非不祥之兆,而是上天对我朝的眷顾。雨水乃万物之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恩泽。今日,我们在此祭天,正是为了祈求上天保佑我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雨水,是上天对我们诚意的认可。”轩儿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得众人纷纷点头。
在轩儿的主持下,祭天仪式顺利进行。仪式结束后,雨也渐渐停了,阳光洒在祭坛上,一片祥和。皇帝站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对轩儿的表现十分满意。
回到宫中后,皇帝单独召见了沈云瑶和轩儿。他看着轩儿,眼中满是赞赏:“轩儿,此次祭天仪式,你应对得当,展现出了非凡的气度和智慧。朕很欣慰。”轩儿连忙跪地谢恩:“儿臣能有今日的表现,全靠母妃的教导和支持。”
皇帝又看向沈云瑶,感慨道:“云瑶,你不仅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教导出如此出色的儿子。朕当初没有看错人。”沈云瑶微微欠身,谦逊地说道:“陛下过奖了,这都是轩儿自身努力的结果。臣妾只是尽了为人母的本分。”
经过这一系列的考验,轩儿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沈云瑶的悉心指导,完美地应对了皇帝的每一次挑战,赢得了皇帝的高度认可。在这场激烈的太子之争中,轩儿的优势愈发明显,而沈云瑶多年的苦心经营也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