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宴上的闹剧刚过,沈云瑶便深知柳姨娘和沈心瑶不会善罢甘休,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她在闺房里踱步沉思,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一个让柳姨娘自食恶果的周全计划。
几日后,沈云瑶佯装收到一封密信,神色慌张,故意在路过柳姨娘院子时,让信件不慎掉落。柳姨娘的眼线眼尖,迅速将此事告知了她。柳姨娘一首对沈云瑶怀恨在心,听闻此事,认定是个能抓住沈云瑶把柄的好机会,便迫不及待地让心腹捡起信件。信中内容竟是沈云瑶与外男私会的“证据”,还约定了当晚在府中花园的偏僻角落见面。柳姨娘看到信后,心中暗喜,觉得终于能彻底扳倒沈云瑶。
到了夜里,柳姨娘带着几个丫鬟,悄无声息地潜伏到花园的约定地点。月光洒在地上,西周静谧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柳姨娘躲在花丛后,眼睛紧紧盯着路口,就等沈云瑶现身,好抓她个现行。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柳姨娘心中一紧,探头望去,只见沈云瑶正朝着这边走来,身旁似乎还跟着一个男子的身影。柳姨娘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带着丫鬟们猛地冲了出去,大声喝道:“沈云瑶,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
然而,当灯光照亮眼前的场景时,柳姨娘却愣住了。所谓的“外男”,竟是沈府的管家,此刻正一脸无辜地站在那里。沈云瑶看到柳姨娘,故作惊讶地说:“姨娘,您这是做什么?大半夜的,带着这么多人,是要抓贼吗?”
柳姨娘气急败坏地举起手中的信件,说:“你还敢狡辩!这信上写得清清楚楚,你与外男私会,证据确凿,今日我定要将你这丑事公之于众!”
沈云瑶却不慌不忙,冷笑一声道:“姨娘,您怕是被人当枪使了还不知道吧。这封信,本就是我故意让您看到的。我倒要问问,您为何会如此关注我的一举一动,还大半夜的带着人来这里抓我?”
柳姨娘这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想要反驳,却一时语塞。
沈云瑶接着说:“平日里,您和妹妹就总是对我使绊子,今日更是妄图污蔑我清白。父亲最看重家族名声,若是知道您如此不择手段,会作何感想?”
柳姨娘脸色变得惨白,她知道自己这次彻底失算了。
第二天,沈云瑶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告知了父亲。沈父得知柳姨娘竟做出这等糊涂事,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柳姨娘禁足,削减她的月例银子,从此对她冷落有加。柳姨娘在府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了往日的风光。
沈云瑶站在闺房的窗前,看着柳姨娘院子里的冷清景象,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只是她复仇计划的第一步,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
拉拢人心
自从柳姨娘失宠后,沈云瑶在府中的日子虽少了些明面上的刁难,但她深知府中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想要彻底站稳脚跟,还需扩充自己的力量。思来想去,她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府中备受欺压的下人们。
一日午后,沈云瑶吩咐贴身丫鬟翠儿,在自己的院子里准备了几桌丰盛的饭菜,又命人去把平日里被其他主子打骂、克扣月钱的下人们瞧瞧叫来。不一会儿,几个衣衫破旧、神色拘谨的小厮和丫鬟便站在了院子里,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疑惑,实在想不明白大小姐为何突然找他们。
沈云瑶微笑着从屋内走出,亲切地说道:“大家不必拘谨,今日叫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吃顿好的。我知道,在这府里,你们平日里没少受委屈。”
下人们听了,心中一暖,却又不敢轻易相信。一个叫阿福的小厮鼓起勇气说道:“大小姐,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可无功不受禄,我们实在……”
沈云瑶摆了摆手,轻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平日里被欺负也不敢吭声。以后,只要你们忠心于我,我沈云瑶定会护你们周全。”
说着,她让翠儿拿出几包银子,分给众人:“这些银子,就当是我给大家的见面礼,拿去添置些衣物,改善下生活。”
下人们看着手中的银子,眼眶都红了,纷纷跪地谢恩。其中一个叫春桃的丫鬟哭着说:“大小姐,您是我们见过的最善良的主子,我们以后这条命就是您的了,但凡有什么吩咐,赴汤蹈火我们也在所不辞!”
沈云瑶一一将他们扶起,又和颜悦色地与他们聊起家常,仔细询问他们在府中的遭遇,把那些欺负他们的人都默默记在心里。众人见沈云瑶如此和蔼可亲,毫无架子,心中的戒备也渐渐消除,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开了话匣子。
此后,沈云瑶时常关心这些下人的生活,帮他们解决难题。有个叫阿强的小厮,母亲生病没钱医治,沈云瑶得知后,立刻派府里的大夫前去诊治,还送去了药材和银子。阿强感激涕零,发誓要做沈云瑶最忠心的眼线。
慢慢地,这些受过沈云瑶恩惠的下人们,在府中各自的岗位上,为她留意着各方消息。厨房的帮厨会告诉她,二小姐沈心瑶又在偷偷准备什么新奇的点心,打算讨好贵客;负责打扫的丫鬟会报告,柳姨娘近日和哪个管事暗中来往密切。
有一次,沈心瑶打算联合几个丫鬟,在沈云瑶参加诗会的衣服上动手脚,让她当众出丑。消息刚在丫鬟们之间传开,就被沈云瑶的眼线知晓,迅速报告给了她。沈云瑶提前做好准备,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反过来让沈心瑶在诗会上颜面尽失。
靠着这些忠心耿耿的眼线,沈云瑶对府中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在接下来的宅斗中,她愈发得心应手,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向着自己的目标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