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82章 北疆风云起,众臣展谋略

第 82章 北疆风云起,众臣展谋略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4384
更新时间:
2025-03-12

李承乾顺利登基后推行新政,大唐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北方草原上,薛延陀部落悄然崛起,其首领夷男野心勃勃,妄图挑战大唐在北方的权威。

一日早朝,兵部尚书李靖神色凝重,出列奏道:“陛下,据边境急报,薛延陀部落近来频繁在我大唐北疆边境集结兵力,骚扰边民,似有不轨之心。”

李承乾听闻,眉头紧锁,问道:“李爱卿,你久历战事,依你之见,薛延陀此举何意?我军当如何应对?”

李靖抱拳,朗声道:“陛下,薛延陀部落势力渐大,野心膨胀,此举意在试探我大唐虚实,若我军示弱,他们极有可能挥兵南下。臣以为,我军当严阵以待,可先派遣斥候深入侦查,摸清其兵力部署与作战意图,再做定夺。”

一旁的户部尚书戴胄也出列说道:“陛下,战争一起,粮草辎重消耗巨大。臣愿全力筹备军需,确保前线物资供应无虞。”

李承乾点头,赞许道:“戴爱卿所言极是,粮草乃行军之本。有你主持此事,朕便放心。”

此时,谏议大夫魏徵上前一步,进谏道:“陛下,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己而用之。薛延陀虽有异动,但尚未公然宣战,陛下可先遣使前往,晓以利害,劝其退兵。若能化干戈为玉帛,实乃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李承乾思索片刻,说道:“魏爱卿谏言有理。朕当先礼后兵,派遣使者前往薛延陀,传达朕之旨意,劝其停止挑衅。但若他们执迷不悟,朕绝不姑息。”

于是,李承乾任命鸿胪寺少卿唐俭为使者,前往薛延陀部落。唐俭领命,带着大唐的国书和礼物,快马加鞭赶赴北疆。

与此同时,李靖调遣大将李勣,率领五万精锐骑兵,前往北疆边境驻防。李勣治军严明,麾下骑兵皆是身经百战之士。抵达边境后,李勣立刻视察地形,加固防御工事,训练士兵,准备应对薛延陀可能的进攻。

唐俭一行历经艰辛,终于抵达薛延陀部落。夷男得知大唐使者前来,故意在营帐中摆下盛大阵势,企图给唐俭一个下马威。唐俭却神色镇定,步入营帐,向夷男宣读了李承乾的国书。国书中,李承乾言辞恳切,一方面阐述了大唐与薛延陀往日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警告夷男,若贸然挑起战争,必将遭受大唐的沉重打击。

夷男听后,冷笑一声道:“如今我薛延陀兵强马壮,何惧大唐!你回去告诉你们皇帝,若想避免战争,就割让北方数座城池给我。”

唐俭心中暗怒,但仍镇定自若地说道:“大汗此言差矣。大唐疆域,寸土不让。大汗若执意挑起战端,只怕到时生灵涂炭,后悔莫及。大汗不妨想想,若能与大唐友好通商,薛延陀百姓也能过上富足生活,何必非要兵戎相见?”

夷男沉思不语,心中权衡利弊。他虽野心勃勃,但也深知大唐的强大,贸然开战,胜负难料。最终,夷男并未明确表态,只是让唐俭先回去,称自己会考虑大唐的提议。

唐俭回到长安,将夷男的态度如实禀报李承乾。李承乾听闻后,怒不可遏:“夷男如此狂妄,看来他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李靖奏道:“陛下,薛延陀既然不肯退兵,我军便应主动出击,挫其锐气。臣建议,可派遣轻骑兵深入草原,骚扰其后方,打乱他们的部署,然后再集结主力,给予致命一击。”

此时,秦琼站出,抱拳道:“陛下,末将愿率先锋部队,深入敌境,为大军探路。”

李承乾看着秦琼,点头道:“叔宝将军勇猛无敌,有你为先锋,朕放心。但此去凶险,将军务必小心行事。”

秦琼领命而退。随后,李承乾下令,李靖为帅,李勣为副帅,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北疆。

大军开拔之日,长安城外,李承乾亲自为将士们送行。他看着士气高昂的将士,大声说道:“将士们!薛延陀部落侵扰我边境,危及百姓。朕命你们出征,务必将其击败,保我大唐北疆安宁!”

将士们齐声高呼:“击败薛延陀!保家卫国!”声音震天动地。

李靖率领大军抵达北疆后,立刻按照计划展开行动。秦琼率领先锋骑兵,如鬼魅般深入草原。他们避开薛延陀的主力,专挑其粮草辎重营地和小规模驻军发动袭击。一时间,薛延陀后方大乱,夷男得知后,又惊又怒,连忙抽调兵力回防。

李靖见时机成熟,下令主力部队出击。李勣率领骑兵在前,步兵随后,如潮水般向薛延陀的防线冲去。薛延陀军队仓促应战,阵脚大乱。

战场上,喊杀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李勣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他大声呼喊:“弟兄们,杀啊!为大唐立功的时候到了!”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秦琼得知主力部队进攻的消息后,率领先锋骑兵从后方杀回,与主力部队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薛延陀军队腹背受敌,顿时溃不成军。

夷男见大势己去,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窜。李靖下令追击,但并不穷追不舍,以免中了敌人的埋伏。

此役,大唐军队大获全胜,斩杀薛延陀士兵无数,缴获大量粮草辎重和马匹。消息传回长安,百姓们欢呼雀跃,李承乾大喜,下令嘉奖参战将士。

然而,李承乾深知,薛延陀虽遭重创,但并未彻底消灭,他们极有可能卷土重来。为了彻底解决北疆隐患,李承乾召集众臣,商议下一步对策。

李靖建议道:“陛下,薛延陀虽败,但根基未除。臣以为,可在北疆设立都护府,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理和防御,同时扶持亲唐的部落,分化薛延陀的势力。”

魏徵也进谏道:“陛下,除军事手段外,还应加强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让北疆各族百姓感受到大唐的繁荣与包容,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敌意。”

李承乾听后,沉思片刻,说道:“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决定,在北疆设立安北都护府,派遣得力官员治理。同时,鼓励北疆各族与大唐内地通商,开展文化交流。朕要让北疆成为大唐的坚固屏障,让各族百姓安居乐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