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79章 战后新局,大唐宏图

第 79章 战后新局,大唐宏图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2788
更新时间:
2025-03-11

高句丽之战尘埃落定,大唐迎来了战后的新局面。李承乾站在大明宫的高台上,俯瞰着繁华的长安,心中思索着大唐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次胜利,让大唐的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如何治理新纳入版图的土地,成为了李承乾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朝堂之上,李承乾召集众臣,商讨安东都护府的治理策略。“高句丽己灭,其地如今为我大唐所有。诸位爱卿,对于安东都护府的治理,有何良策?”李承乾目光扫视着群臣,神色庄重。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躬身说道:“殿下,安东都护府初立,当以稳定民心为要。可减免当地赋税,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同时派遣得力官员,推行大唐律法,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李承乾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爱卿所言极是。律法乃治国之本,务必让当地百姓知晓并遵守。但除了律法,文化的融合也至关重要。”

这时,一位礼部官员站出说道:“殿下,可在安东都护府兴办学校,教授大唐的儒家经典、礼仪文化,让当地百姓了解大唐的文化底蕴,逐渐认同大唐,融入大唐。”

李承乾露出欣慰的笑容:“此计甚好。文化的力量,能让百姓从心底归服。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他转向户部尚书,问道:“爱卿,对于安东都护府的经济发展,你有何想法?”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殿下,安东都护府资源丰富,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同时,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手工业。另外,加强与内陆的贸易往来,将当地的特产运往大唐各地,也让大唐的商品流入此地,促进经济繁荣。”

李承乾听后,连连点头:“不错,经济繁荣方能长治久安。诸位爱卿,务必齐心协力,让安东都护府尽快走上正轨。”

在对安东都护府进行规划的同时,李承乾也没有忘记丝绸之路。此次战争的胜利,让大唐在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李承乾决定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派遣使者前往丝绸之路各国,带去了大唐胜利的喜讯,并表示大唐愿与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使者们还带去了大唐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文化典籍,与各国分享。同时,邀请各国派遣使者、商人、学者来大唐交流访问,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在商业方面,李承乾下令在丝绸之路上设立更多的贸易集市,为各国商人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条件。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国商人前来大唐经商。一时间,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更加繁荣,各国商队往来不绝,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远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而大唐也从各国引进了更多的珍稀物品和先进技术。

在文化交流上,大唐的长安城内,各国的使者、学者云集。他们在长安学习大唐的文化、科技,同时也将本国的文化、艺术带到了大唐。长安的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身着异国服饰的人们,听到不同语言的交流声。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使大唐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而在军事上,李承乾并没有因为高句丽的灭亡而放松警惕。他深知,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于是,他下令对军队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训练。加强海军建设,打造更多先进的战船,提高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陆军则注重战术的创新和武器装备的升级,引进了一些从丝绸之路各国传来的先进军事技术,应用到兵器制造和军事训练中。

在李承乾的领导下,大唐在战后迅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随着大唐的不断强大,周边一些国家开始对大唐产生了忌惮之心。他们虽表面上遣使来贺,暗中却在加强军事准备,企图联合起来对抗大唐。大唐的繁荣背后,又悄然隐藏着新的危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