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承乾于边关紧锣密鼓筹备边防巩固与朝堂势力制衡之策时,长安的朝堂上,五姓七望己悄然展开行动。
早朝时分,五姓七望安插在朝中的一位官员出列,手捧奏章,神色肃穆。“陛下,臣有本奏。近日听闻太子殿下在边关虽击退突厥,但在战事筹备期间,大量征调民力,致使边关百姓苦不堪言,且在战后对缴获的突厥财物分配不均,有中饱私囊之嫌。”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色一沉,目光锐利地看向这位官员:“你所言之事,可有确凿证据?”
那官员心中虽有些发怵,但在五姓七望的威逼利诱下,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有边关百姓联名上书为证,还有军中将士的证词。”说罢,呈上了所谓的证据。
李世民接过证据,仔细查看,心中疑虑渐生。他深知李承乾的为人和抱负,觉得此事颇为蹊跷,但这些证据又摆在眼前,不得不慎重对待。“此事关乎太子,容朕详查。退朝后,太子党羽与相关证人留下,朕要亲自审问。”
消息很快传到了边关,李承乾听闻后,又气又急。他明白这是五姓七望的阴谋,企图借此抹黑他,破坏他的计划。但此时,他不能慌乱,必须尽快赶回长安,澄清事实。
李承乾安排好边关的事务后,即刻启程。一路上,他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回到长安后,他没有立刻进宫,而是先找到了萧婉、程铁环和苏氏。
三位佳人看到李承乾归来,又惊又喜。萧婉担忧地说道:“殿下,此事来势汹汹,五姓七望显然早有预谋,我们该如何是好?”
程铁环气愤地挥舞着拳头:“这些人太可恶了,竟敢污蔑太子哥哥,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原形毕露!”
苏氏则冷静地说道:“殿下,既然他们伪造证据,那我们便从证据入手,找出破绽。我这几日在长安也收集了一些关于五姓七望近期动作的消息,或许能从中找到线索。”
李承乾看着三位佳人,心中满是感动:“有你们在,本殿便有了底气。我们先从那所谓的边关百姓联名上书和将士证词查起,我就不信,他们能做得天衣无缝。”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所谓的边关百姓联名上书,签名的人大多是五姓七望在边关的佃户,是被威逼利诱才签的名。而军中将士的证词,也是五姓七望买通了几个贪财的小卒伪造的。
李承乾掌握这些证据后,立刻进宫面圣。在李世民面前,他将五姓七望的阴谋和盘托出,并呈上了自己收集的证据。
李世民看完李承乾呈上的证据,怒不可遏:“五姓七望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污蔑太子。来人,立刻将参与此事的五姓七望党羽和作伪证之人全部缉拿归案!”
然而,五姓七望岂会轻易认输。他们得知阴谋败露后,又开始谋划着更为恶毒的计划,企图联合朝中一些摇摆不定的势力,发动一场更大的朝堂风波,彻底扳倒李承乾。李承乾虽暂时化解了此次危机,但更大的风暴正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