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营帐内,灯火通明,庆功宴的热闹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李承乾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座的诸位将领,神色庄重。
“此次能大获全胜,全赖诸位将军与将士们的奋勇拼杀,本殿在此敬大家一杯!”李承乾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起身,高呼:“愿为大唐效死!”声震营帐,气势豪迈。
宴后,李承乾将李靖、秦琼、尉迟恭等几位将领留下,商讨后续事宜。“突厥此次虽败,但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加强边防。”李承乾神色凝重地说道。
李靖点头,指着军事地图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末将认为,可在边关增设烽火台,加强巡逻,构建多层次的预警体系。同时,在战略要地屯兵驻守,确保能迅速应对突厥的再次进犯。”
秦琼也补充道:“还需强化士兵的训练,尤其是骑兵的机动性和协同作战能力。末将愿亲自督练骑兵,提升我军战力。”
尉迟恭咧嘴笑道:“俺老黑也没别的本事,就带着兄弟们苦练杀敌本领,等突厥再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李承乾闻言,露出欣慰的笑容:“有诸位将军相助,本殿放心。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在朝堂上有所动作。五姓七望势力盘根错节,对大唐的发展阻碍极大,必须想办法逐步削弱他们。”
这时,一位谋士进言道:“殿下,五姓七望在朝堂根基深厚,贸然行动恐引发动荡。可从经济上对其进行限制,如提高他们产业的赋税,削弱其经济实力。同时,大力扶持寒门子弟入朝为官,在朝堂上形成一股能与之抗衡的力量。”
李承乾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实施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切不可打草惊蛇。”
众人又商议许久,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而在长安,五姓七望得知李承乾在边关大胜的消息后,坐立不安。他们深知,李承乾威望日隆,对他们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李承乾这小子接连立功,如今又在边关大胜突厥,若不尽快想办法,我们五姓七望的地位恐怕不保。”一位五姓七望的族长忧心忡忡地说道。
“哼,他以为打了胜仗就能为所欲为?我们在朝堂上还有不少眼线,必须利用起来,给他制造麻烦。”另一位族长阴沉着脸说道。
于是,五姓七望开始在暗中谋划,企图在朝堂上掀起风浪,破坏李承乾巩固边防和削弱他们势力的计划。
在边关,李承乾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他与将士们一同巡查边防,鼓舞士气;与谋士们商讨治国理政之策,寻求削弱五姓七望的最佳途径。
而萧婉、程铁环和苏氏三人,虽身处长安,却时刻心系李承乾。她们在城中西处奔走,借助自己的人脉收集各方消息,为李承乾提供情报支持。
大唐的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李承乾在应对突厥威胁与朝堂斗争的双重挑战下,能否成功巩固边防、削弱五姓七望的势力?五姓七望又会使出怎样的阴谋诡计?而西位佳人又将以何种方式助力李承乾?一切都充满了悬念,等待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