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君臣紧锣密鼓地筹备应对突厥之策时,突厥王庭内,颉利可汗与一众谋士也在进行着一场秘密而险恶的谋划。
“可汗,大唐如今加强军事防备,又广结盟友,正面进攻恐难以取胜。”一位谋士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颉利可汗面色阴沉,冷哼一声:“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大唐日益壮大,而我们突厥却只能忍气吞声?”
这时,另一位谋士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缓缓说道:“可汗,强攻不行,我们便智取。大唐如今看似团结一心,但内部并非毫无破绽。我们可派人潜入长安,暗中挑拨大唐君臣之间的关系,制造猜忌与矛盾。只要他们内部乱了,我们便可乘虚而入。”
颉利可汗眼睛一亮,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计甚妙!但派谁去合适呢?此事关乎重大,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可汗,属下推荐阿史那图。此人精通汉文化,善于伪装与谋略,定能完成此重任。”那谋士自信满满地说道。
颉利可汗点头同意:“好,就派阿史那图去。让他挑选一批精干之人,务必小心行事,切勿暴露身份。一旦成功离间大唐君臣,本可汗定有重赏。”
很快,阿史那图便领命挑选了一批擅长潜伏与情报工作的突厥死士,乔装打扮后,秘密潜入了长安。他们分散开来,混入各个角落,开始寻找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在长安的李承乾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事务中。这日,他来到魏徵府中,与魏徵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朝堂的谏言制度。
“魏大人,如今大唐正处关键时期,朝堂谏言至关重要。本宫希望能有更多渠道,让大臣们畅所欲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承乾诚恳地说道。
魏徵捋着胡须,点头道:“殿下此举英明。可设立专门的谏言箱,放置在朝堂之外,无论大臣还是普通百姓,皆可将意见投入其中。定期由专人整理,呈给陛下与殿下审阅。”
李承乾听后,大喜道:“此计甚妙!如此一来,能广纳民意,对我大唐发展大有裨益。”
两人正商议间,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骚乱。李承乾与魏徵连忙出去查看,只见一个年轻人正与魏府家丁争执。
“你们为何不让我进去?我有重要事情要告知魏大人与太子殿下!”年轻人焦急地说道。
李承乾走上前,问道:“你是何人?有何事要告知我们?”
年轻人见李承乾,连忙行礼:“殿下,小人是城西的一个小商户。近日听闻一些奇怪的传言,说是太子殿下您意图谋反,想要夺取陛下的皇位。小人觉得此事蹊跷,特来告知殿下与魏大人。”
李承乾与魏徵对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你从何处听来的这些传言?”魏徵严肃地问道。
“小人是在集市听几个陌生人说的,他们说得有板有眼,周围不少人都信以为真了。”年轻人说道。
李承乾心中明白,这定是有人在背后故意造谣生事,企图扰乱人心,离间他与李世民的关系。“魏大人,看来有人想对我大唐不利,故意制造这些谣言。我们需尽快查明真相,制止谣言传播。”
魏徵点头道:“殿下放心,老臣这就派人去调查。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突厥阴谋的开始。阿史那图正隐藏在暗处,看着这一切,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盘算着如何进一步扩大谣言的影响,让大唐朝堂陷入混乱…… 而李承乾又将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能否识破突厥的阴谋,化解大唐的内忧外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