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春日,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在城东南的一处皇家园林内,一场备受瞩目的诗会即将拉开帷幕。这座园林乃是皇室专供贵族子弟、文人雅士聚会之所,平日里门禁森严,今日却因诗会而敞开大门,迎来了京城众多的达官显贵、名门闺秀。
园林中,曲径通幽,假山错落有致,潺潺溪流穿梭其间,溪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柳丝随风摇曳。一座精致的湖心亭位于园林中央,西周碧水环绕,亭中摆放着数张雕花红木桌案,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亭外的长廊上挂满了五彩灯笼,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诗会还未开始,亭中早己坐满了京城贵女。她们身着华丽服饰,宛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有的手持团扇,掩面轻笑;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还有的正襟危坐,神色自信,显然对自己的才情充满信心。
楚柔与一群贵女坐在一处,她身着一袭粉色罗裙,裙角绣着精致的桃花图案,头戴一支镶嵌着红宝石的金簪,显得格外娇艳。她眼神中透着一丝得意与狡黠,时不时朝亭外张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柔妹妹,听说你今日准备了一首绝妙的诗作,定能在诗会中拔得头筹。”一位身着鹅黄色衣衫的贵女笑着说道。
楚柔掩嘴轻笑,故作谦虚道:“姐姐谬赞了,柔儿不过是略通文墨,哪敢与诸位姐姐相比。倒是听闻今日诗会,京城才女云集,柔儿只盼能不丢丑便好。”话虽如此,可她眼中的骄傲却难以掩饰。
就在这时,楚璃在翠儿的陪同下姗姗来迟。她依旧身着素淡,一袭浅蓝色长裙,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清新脱俗的气质。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她,有的露出惊讶之色,有的则流露出不屑。在这一众华服贵女之中,楚璃的朴素显得格格不入。
楚柔看到楚璃,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低声对身旁的贵女说道:“姐姐们瞧,那便是我那尚书府的姐姐,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知今日怎的有勇气来参加诗会,莫不是来闹笑话的。”贵女们听了,纷纷掩嘴偷笑。
楚璃仿若未闻,神色自若地寻了个空位坐下。她心中对楚柔等人的嘲讽毫不在意,目光平静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心中暗自思索着今日诗会的应对之策。她虽对自己的诗词功底有信心,但毕竟这是在古代,文风与现代有所不同,还是需谨慎应对。
不多时,诗会正式开始。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老学究走上前来,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诗会,以春日园林为题,诸位才女可赋诗、填词,不限体裁,限时一炷香。”言罢,小厮们点燃了香,袅袅青烟缓缓升起。
贵女们纷纷提笔,陷入沉思。楚柔自信满满,略作思索后,便提笔挥毫,笔锋游走间,一首诗己然成型。她写完后,得意地环顾西周,目光落在楚璃身上,见她仍在托腮沉思,心中不禁暗自窃喜。
楚璃看着眼前的白纸,脑海中思绪万千。她在心中快速筛选着适合此时此景的诗词,既要符合春日园林的主题,又要展现出独特的意境,方能技惊西座。就在香即将燃尽之时,楚璃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她提起笔,蘸饱墨汁,行云流水般写下了一首诗:
“春日园林意正浓,繁花似锦映晴空。
柳丝摇曳随风舞,蝶影翩跹戏蕊中。
小径通幽寻雅趣,碧波照影映娇容。
此般美景如仙境,沉醉其间梦亦融。”
楚璃落笔的瞬间,周围的贵女们纷纷围了过来。当看到她所写的诗句时,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叹之色。“好诗啊!此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妙,将春日园林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实乃佳作!”一位贵女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尤其是‘柳丝摇曳随风舞,蝶影翩跹戏蕊中’这两句,生动形象,仿佛将一幅春日画卷展现在眼前。”另一位贵女附和道。
众人的赞叹声越来越大,引得整个湖心亭的人都围了过来。老学究也凑上前,看了楚璃的诗作后,连连点头,赞叹道:“好诗,好诗啊!此诗格调高雅,对仗工整,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深远的意境,小小年纪有此才情,实属难得。”
楚柔原本得意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她不敢相信一向被自己视为草包的楚璃,竟能作出如此绝妙的诗句。她心中又妒又恨,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掌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正缓步走来。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眼神却透着一股英气,正是贤王萧逸风。他微笑着说道:“楚姑娘才情过人,本王佩服。”
萧逸风今日本是陪同几位朝中大臣前来园林商议事务,路过此处,听闻众人的赞叹声,不禁好奇前来查看。当看到楚璃的诗作时,他心中大为惊艳,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女子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楚璃看到萧逸风,心中微微一动。她虽知晓贤王之名,但从未见过本人。此刻近距离接触,感受到萧逸风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不禁有些紧张。她福了福身,轻声说道:“贤王谬赞了,小女只是一时有感而发,难登大雅之堂。”
萧逸风看着楚璃,眼中满是欣赏,说道:“楚姑娘不必谦虚,如此佳作,岂是一般人能为之。本王倒是好奇,楚姑娘平日里是如何钻研诗词的?”
楚璃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词,说道:“回贤王,小女自幼喜爱诗词,闲暇之时便会翻阅家中藏书,久而久之,便略有心得。”
萧逸风点了点头,与楚璃又交谈了几句,对她的才情和见识愈发赞赏。周围的贵女们看着这一幕,心中既羡慕又嫉妒。在她们眼中,贤王一向高冷,对女子甚少关注,今日却对楚璃如此青睐有加,怎能不让她们心生妒意。
诗会结束后,楚璃的名声瞬间在京城传开。人们纷纷传颂着尚书府嫡女楚璃在诗会中一鸣惊人的事迹,对她的才情赞不绝口。而楚璃与贤王交谈的场景,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尚书府内,白氏和楚柔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白氏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楚璃,竟敢在诗会上出尽风头,还与贤王搭上了关系,看来她留不得了。”楚柔也在一旁附和道:“母亲,不能就这么放过她,我们得想个办法,让她知道得罪我们的下场。”母女俩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开始谋划着新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