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教”之乱虽己平定,大楚却如大病初愈之人,元气尚未恢复,朝堂与民间都在艰难地进行着恢复与整顿。在朝堂上,因“血月教”事件被牵连的官员纷纷落马,职位空缺众多,各方势力围绕着这些空缺明争暗斗。保守派虽遭重创,但残余势力仍不甘心失败,对贤王萧逸风恨之入骨,伺机报复。
萧逸风每日都忙于协助皇帝整顿吏治,挑选德才兼备之人填补官位,试图重新构建一个清正廉洁、高效运转的朝堂。而楚璃虽身处尚书府,却时刻心系局势,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细致,利用与京城贵妇们的交往,不动声色地收集各方情报,为萧逸风出谋划策。
然而,正当大楚努力恢复之时,北方边境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北燕国趁着大楚内乱刚平,国力未复,开始在边境频繁调动军队,摆出一副随时可能进攻的姿态。边境城镇人心惶惶,百姓纷纷逃离,大量流民涌入内地,给大楚的稳定带来了新的压力。
萧逸风得知此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秘密前往尚书府与楚璃商议。在尚书府幽静的书房里,烛火摇曳,萧逸风双眉紧锁,满脸忧虑地说道:“楚姑娘,北燕在边境异动,来意不善。如今大楚刚经历内乱,兵力损耗严重,若此时开战,我们腹背受敌,形势极为严峻。”
楚璃神色凝重,来回踱步,思考片刻后说道:“殿下,北燕此举明显是想趁火打劫。我们一方面要迅速加强边境防御,调遣精锐部队严守关卡,让他们不敢轻易进犯;另一方面,必须派人潜入北燕,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兵力部署以及战略计划。只有掌握这些关键信息,我们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萧逸风点头表示赞同,却又面露难色:“楚姑娘所言极是,只是派谁前往北燕执行这一危险任务,着实让本王为难。此去不仅要面对北燕严密的盘查和搜捕,一旦暴露身份,更是性命难保,需找一位智勇双全且善于隐藏行迹之人。”
楚璃微微咬唇,眼神瞬间变得坚定无比:“殿下,让我去吧。我拥有现代特工的技能,擅长乔装改扮与潜伏侦查,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萧逸风听闻,当即坚决反对:“不行,绝对不行!北燕境内必定戒备森严,危机西伏,本王绝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这不是逞英雄的时候,本王不能失去你。”
楚璃轻轻握住萧逸风的手,目光真挚而恳切:“殿下,我明白您的担忧,但如今大楚面临危机,百姓又将遭受战火之苦。我不能坐视不管。而且,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定能保护好自己,为大楚带回关键情报。”
萧逸风凝视着楚璃,眼中满是心疼与无奈。他深知楚璃性格坚韧,一旦下定决心,很难改变。沉默良久,他缓缓说道:“既然你心意己决,本王不再阻拦。但你务必万分小心,本王会安排最得力的暗卫暗中保护你。若遇到任何危险,哪怕放弃任务,也要确保自身安全,立刻撤离,切不可逞强。”
楚璃用力点头:“殿下放心,我定会谨慎行事,尽快带回有用的情报。”
随后,楚璃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北燕之行。她精心乔装成一位来自西域的富商,身着华丽的异域服饰,头戴镶嵌宝石的帽子,脸上贴上特制的假胡须,手上戴着几枚硕大的戒指,完全是一副财大气粗的商人模样。她带领着一队同样乔装成商队护卫的暗卫,赶着装满货物的马车,踏上了前往北燕的道路。
一路上,楚璃时刻保持警惕,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当他们靠近北燕边境时,发现北燕的防御明显加强,边境关卡的士兵盘查极为严格。楚璃凭借着过人的应变能力和事先准备好的假文书,巧妙地应对着士兵们的询问,顺利通过了边境关卡,进入了北燕境内。
然而,进入北燕后,楚璃发现这里的气氛格外紧张。城镇中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百姓们神色慌张,对陌生人充满了警惕。楚璃一行刚进入一座繁华的城镇,就被一队气势汹汹的士兵拦住了去路。为首的将领一脸凶相,大声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楚璃心中一紧,但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恭敬地说道:“大人,我们是来自西域的商人,听闻北燕繁华,特来做些生意。这是我们的文书,请大人过目。”说着,楚璃递上了伪造的文书。
将领狐疑地接过文书,仔细查看了一番,又上下打量了楚璃和商队众人,说道:“最近北燕局势紧张,对来往人员查得严。你们最好老实点,若让本将军发现有任何可疑之处,绝不轻饶!”
楚璃连忙点头哈腰:“是是是,大人放心,我们只求安稳做生意,不敢惹事。”
将领挥了挥手,示意放行。楚璃暗自松了一口气,带着商队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