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国演义读薄
把三国演义读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把三国演义读薄 > 第111章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111章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加入书架
书名:
把三国演义读薄
作者:
梦桑籽
本章字数:
3124
更新时间:
2024-11-19

姜维屯兵在钟提,魏兵屯兵在狄道城外。

王经迎接陈泰、邓艾入城。陈泰将邓艾的功劳申奏魏主曹髦,魏主封邓艾为安西将军,和陈泰屯兵于雍、凉等处。

陈泰对邓艾说,姜维连夜逃走,力量枯竭,不敢再出兵了。

邓艾说姜维会出兵有五个原因,一是总会有乘虚的时机;二是蜀兵是孔明训练出来的精兵,我们的兵经常换,不熟战;三是蜀兵船行我军旱行劳逸不同;四是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处都是守战的地方,蜀人可声东击西,我们要分兵把守,他们可以合为一处来攻,以一挡我们四;五是蜀兵可取羌人之谷为食或者出祁山割麦为食。

陈泰佩服邓艾,和他结为忘年交。

姜维在钟提,决定先取陇西,于是尽离钟提,杀向祁山,却发现魏兵已在祁山立下九个寨栅。

姜维感叹邓艾熟知兵法,可以比得上其师父孔明。既然魏兵有准备,姜维改变计策。

姜维安排鲍素屯兵在祁山谷口,每天让一百多人去巡哨,回来再换一套衣服和不同颜色的旗号,让敌人以为他们有很多兵在那里。姜维自已则带大兵偷偷出董亭,去袭南安。

邓艾知道蜀兵出祁山,和陈泰早就做好准备,但蜀兵却没来挑战。

邓艾出去高处观察了一番,发现了姜维的计谋,知道姜维肯定是去董亭袭南安了,出哨的这些人主将没有能者,让陈泰带兵去攻寨。破了寨栅,就去袭董亭的路,断了姜维的后路,邓艾自已带军救南安,取武城山。如果占据武城山,姜维必取上邽,那里有一个叫段谷的地方,地势险要可以埋伏。等姜维来争武城山时,先埋伏两军在段谷,可以破姜维。

邓艾加快速度到武城山,做好准备,蜀兵还没到,于是偃旗息鼓,等待蜀兵。

姜维行至武城山前,被魏兵打败。姜维让夏侯霸屯在武城山,自已去取上邦,经过段谷,又被邓艾打败。幸好夏侯霸来救,才杀出重围,想回祁山,祁山寨已被陈泰打破,鲍素阵亡,全寨人都退回汉中。

姜维不敢回董亭,背后邓艾又追来,他让诸军先走,他断后。这时陈泰也来到,和邓艾一起把姜维围在中央。

荡寇将军张嶷,听说姜维受困来救。姜维才杀出重围,回到汉中,张嶷却被乱箭射死。

蜀中将士很多阵亡的,都怪罪于姜维。姜维按照孔明失街亭的旧例,上奏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魏主曹髦改正元三年为甘露元年。司马昭自从任了天下兵马大都督,特别嚣张,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就在他的相府处理事务,早就有篡逆的心。

司马昭派心腹贾充借慰劳出征军士为名,探查看谁不服他。

贾充发现淮南的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忠于朝廷,不服司马昭,告知司马昭。

诸葛诞是孔明的族弟,在魏国做事。以前因为孔明是蜀国的丞相,诸葛诞不被重用,孔明死后,他才被封高平侯,总管两淮军马。

司马昭得知诸葛诞不服他,一边暗中发信给杨州刺史乐綝告诉他这件事情;一边发诏征诸葛诞为司空。

诸葛诞得到诏书,知道是贾充告的密,拷问带诏的使者,使者说扬州刺史乐綝也知道。

于是诸葛诞杀向杨州,杀了乐綝。一面向洛阳上奏诉说司马昭的罪行;一面聚两淮十万兵力和杨州新降的四万兵力,准备进兵;又让长史吴纲送儿子诸葛靓入吴为质求援,誓要诛讨司马昭。

东吴丞相孙峻病死,他的弟弟孙綝辅政。孙綝为人,杀了大司马滕胤、将军吕据、王惇等,一切大权都掌握在他手上。吴主孙亮虽然聪明,但也没有办法。

吴纲送诸葛靓到石头城见孙綝,孙綝派全怿、全端为主将,于诠为合后,朱异、唐咨为先锋,文钦为向导,起兵七万,分三队援助诸葛诞。

再说诸葛诞的奏书报到洛阳,司马昭见了,大怒,要亲自讨伐诸葛诞。

贾充劝司马昭,如果他弃天子而去,若朝廷有变,则大事不妙,建议让太后和天子御驾亲征。

于是司马昭上奏天子说,诸葛诞谋反,天子应该效仿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遇到大敌时御驾亲征。太后和天子害怕司马昭,只能和司马昭带着两都二十六万兵御驾亲征杀向淮南。

东吴出兵,先锋朱异、唐咨被魏兵打败,退五十里下寨,报入寿春城。诸葛诞亲自带领本部精兵,会合东吴的文钦和其二子文鸯、文虎等雄兵几万人,来敌司马昭。

不知胜负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