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定主动出击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感涌上心头。这是我第一次不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试图成为棋盘上的操控者。
摆在我面前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任务系统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我召集了公司刚组建的团队,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杨茹和几位值得信任的员工。
“我们需要明确两个目标,”我在会议桌前开口,“第一,找到任务系统运行的来源;第二,设法分析出它的规则漏洞。”
杨茹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陆铭,假如它根本不属于我们现有认知的范畴呢?比如,一个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存在?”
听到这句话,其他人纷纷沉默了。
但我摇了摇头:“不管它是什么,都必然要运行在某种逻辑之上。只要它有规则,就一定能被打破。”
这句话让大家振奋了一些。很快,我们分工明确:
?杨茹负责调查任务提示背后可能的技术来源;
?网络安全专家周航负责监控任务信息是否通过网络传输;
?剩下的人协助我进行资金流的布局,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保障。
周航的工作进行得最快。他通过模拟我接收任务提示时的网络信号,很快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这些提示信息根本不是通过传统网络传输的!
“根据我的分析,它可能是通过一种短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直接嵌入到你的设备中。”周航解释道,“这种技术目前几乎只存在于理论阶段,普通机构根本不可能实现。”
“那就意味着,对方掌握着远超现有科技的手段。”杨茹皱眉道,“这种能力可能来自某种顶尖实验室,甚至……我们无法理解的存在。”
周航点点头:“不过,这也可能是它的弱点。量子通信技术虽然隐秘,但它仍然需要载体。只要我们找到这些载体,就能尝试切断它对你的控制。”
我听完,决定立刻行动:“能不能追踪到这些载体的来源?”
周航沉思片刻,答道:“需要时间,但我会尽力。”
就在团队全力运作的同时,我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陆铭先生,我们调查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可能会对您有帮助。”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但我们需要一些交换条件。”
“你是谁?”我冷声问道。
对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笑了笑:“不急,明天上午10点,来明湖酒店的顶层,我们见面详谈。”
第二天,我准时赴约。
酒店顶层的包间里,坐着一个中年男人。他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西装,目光冷峻,像是久经风浪的老狐狸。
“陆铭先生,我是张启轩。”男人主动开口,“我知道你在调查任务系统的来源,而我们正好掌握了一些信息。”
我打量着他:“‘我们’指的是谁?”
“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和你有类似遭遇的群体。”张启轩微微一笑,“但不同的是,我们有人已经脱离了这场游戏。”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脱离?怎么做到的?”
“别急,”他摆摆手,“我们会慢慢告诉你。但在此之前,你需要完成一个小小的任务。”
我强压下心中的疑问,听他说完任务内容:
“帮我们竞标一项政府工程。”张启轩掏出一份文件,“我们需要确保这块地落在我们手里。至于资金问题,你的能力应该绰绰有余。”
看着文件上的竞标金额,我眉头微皱:“五千万,这可不算小数目。”
“对你来说只是个数字。”张启轩轻笑,“更重要的是,这份竞标合同里藏着系统的一条关键规则。”
“什么规则?”
张启轩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完成了任务,你自然会知道。”
尽管我对张启轩和他背后的组织充满疑虑,但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并不难。我很快通过公司账户准备了竞标资金,并以最快的速度递交了竞标申请。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任务不仅让我轻松赢得了标的,同时系统居然没有弹出任何提示,也没有返现。
“规则变了?”杨茹得知消息后,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你这次花的钱,好像没有进入系统的‘核算范围’。”
就在我们疑惑不解时,张启轩再次联系了我。
“恭喜你,陆铭。你已经触碰到了系统无法干涉的领域。”他的话让我精神一振,但紧接着,他又抛出一个问题:“可你有没有想过,系统为何没有干涉?”
“什么意思?”我问。
张启轩笑了笑:“这只是它放长线钓大鱼的一部分。”
他的回答让我陷入沉思:系统是否在利用规则,让我一步步走向它设定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