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肯定有,不过和始皇也差不多。”
见秦始皇再看自已,唐太宗诺诺的说明道。
“不对吧,我在首领杀任务中,作为反,可是获得了两张技能卡。”
“太宗可是内,奖励怎么会比反还要少。”
对于唐太宗的说辞,明太祖不解的质疑道。
只顾着揭老底的明太祖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时候的唐太宗在朝他使眼色。
而他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不管不顾。
此时的唐太宗只得感叹一句,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既如此那都拿出来吧。”
看到汉武帝三人那丰富的表情,秦始皇感觉自已收获满满,故而抬手示意道。
“始皇,你看我这张卡,是全能加速卡,我想把他留着,给我部落加速。”
“您看行不行。”
此时的明太祖手里,总有三张技能卡,他觉得他拿出来两张,给自已留一张,是没有啥问题的。
“不行,既然要拿,那就全部拿出来,重新分派。”
对于明太祖的说辞,唐太宗毫不犹豫的反对道。
见唐太宗这么说,明太祖只得用哀求的眼神看向了秦始皇。
“朕也爱莫能助啊。”
秦始皇却是乐呵呵的笑说道。
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样。
“好了,接下来我们说说谁来驻守幽州城,谁来带兵前往山和河。”
手里拿着十多张技能卡,秦始皇似乎有了一种掌控世界的感觉。
“官家,当然是您来驻守幽州城了。”
“只要您驻守在这里,辽国才会调集大军,不顾一切的向幽州城调兵。”
“如此,我们的机会不就多了许多吗?”
见秦始皇不给自已留技能卡,朱元璋也想让秦始皇也吃点儿苦头,故而建议道。
“好。”
“既如此,那你们三个怎么安排?”
面对朱元璋的小心思秦始皇自然明白,可他知道,朱元璋此次的考虑,还是有些欠缺的。
他留下来守城,必然不会有太多的兵力。
兵力少了,就需要更多的技能卡。
如此说来,还是他赚了。
“北伐,没有人比咱更加熟悉。”
“咱自带一路兵马,前往蓟州,汉武帝和唐太宗两人带一路兵马,前往涿州,不知如此安排,官家可满意。”
反正大家都是一个联盟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技能卡没了就没了,可这仗还的打,还的打赢。
故而明太祖对着秦始皇三人建议道。
“朕觉得可以,如果大家没有异议,那就按朱元璋所说的办。”
听朱元璋这么说,秦始皇觉得他的建议并没有什么问题,故而对着众人下令道。
“什么情况,官家刚才说什么了,什么就这么办了。”
等到系统打开了对于他们的屏蔽,一众文武官员听到这么一句话,一个个晕乎乎的,不明所以。
“末将杨业领命。”
“末将王审琦领命。”
“末将张光翰领命。”
就在一众官员疑惑之际,就听到了杨业(明太祖)三人的说辞。
待三人行礼退出以后,这才有官员反应了过来,对着赵匡胤(秦始皇)询问道:“官家,刚才官家和他们三人安排了什么。”
“他们去干什么呢?”
直到这个时候,终于反应过来的一个官员对着赵匡胤(秦始皇)询问道。
“朕让他们去攻打蓟州和涿州了。”
见有官员询问,赵匡胤(秦始皇)并没有对他们隐瞒,而是直接说明道。
“官家,这怎么可以。”
“我军这才刚刚攻占幽州,且已深入敌后,相信辽国很快就会派兵前来攻打我们。”
“官家此时分兵,不管是对于幽州的防守,还是官家的安危,都是非常不利的。”
“此时一旦辽军来攻,我们是不是能守得住。”
“万一守不住,官家又该何去何从?”
听说赵匡胤(秦始皇)派出了两路兵马,分别去攻打蓟州和涿州,整个大将军府中,瞬间炸了锅。
一些官员向着左右议论着,一些官员则是向赵匡胤(秦始皇)劝说了起来。
“诸位放心,以我大宋的实力,别说一个小小的辽国。”
“就是他联合了西夏,也不是我大宋的对手。”
见有这么多官员反对,赵匡胤(秦始皇)说明道。
很快,反应过来的辽国派出了二十万大军,到达幽州城后,将幽州城团团包围了起来,并且派出重兵,持续不断的攻打。
“这宋军如此顽强,不知是何人统兵?”
此时的辽国大帐内,居于主座的耶律休哥对着众将询问道。
“回将军,据我们打探到的消息。”
“此次用兵我大辽的,乃是宋朝皇帝赵匡胤。”
对于耶律休哥的询问,一个将领起身汇报道。
“赵匡胤。”
“好,有意思。”
“只要我军拿下幽州城,活捉了赵匡胤,这宋朝天下不就是我大辽的吗。”
听说赵匡胤亲自来到幽州的耶律休哥立马兴奋了起来,并对着众将说明道。
“将军英明。”
“只要赵匡胤在手,还愁他宋朝不就范吗。”
说着,大帐内的所有人不由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派人前往大同府,告诉皇上,我军已将宋朝皇帝赵匡胤围困在了幽州城。”
“请求朝廷向幽州城派兵,活捉赵匡胤。”
对于耶律休哥的说辞,一个将领得到命令后便起身离开了。
另一边,张光翰(汉武帝),王审琦(唐太宗),杨业(明太祖)三人使用一张瞒天过海技能卡以后,已然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幽州城。
“我们三人就此分开,各自行动吧。”
离开了幽州城,杨业(明太祖)觉得也是到了两军分开的时候了,便对着张光翰(汉武帝)和王审琦(唐太宗)两人行礼道。
“不着急,我们在这里待几天又如何?”
面对杨业(明太祖)的建议,王审琦(唐太宗)则是不紧不慢的回应道。
“如此为何?”
听王审琦(唐太宗)这么说,这让杨业(朱元璋)不觉得有些疑惑,故而询问道。
“兵法云:正兵御敌,奇兵致胜。”
“如今我等三人所带,虽有三十万之众,可依旧属于奇兵。”
“奇者,出其不意。”
“及早的行动,会暴露我军的作战意图。”
“难道要我军一城一地的去打争夺战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又将打到何年何月?”
见杨业(明太祖)并没有理解自已的意思,王审琦(唐太宗)只得耐心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