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府的官坊制作酒坊。
因为制作蜀黍酒而出名,一时声名鹤起。
也使的无棣县府的平民百姓们也受了不少益处,本来他们无棣县府的产出的这些蜀黍,只是他们当地一种多产的禾物,而他们这些乡农,平时也只是用来做黍食,用作饱腹之用,现在却可以用来制作蜀黍酒了,当然蜀黍的用途也广了。
并且蜀黍的用途可以用来制作出蜀黍酒,那么做为制作蜀黍酒的原料,本来无人问津的蜀黍,现在却成了抢手货,炙手可热,因此无棣县府的平民百姓们,也因此用农禾地里产出的蜀黍,换来了不少的铜钱,因此各家各户禾农的生活,也宽松了一些。
可是徐函却觉得无棣县府的平民百姓们,除了这些,也没有别的什么好的出路,只靠这些蜀黍收入,早晚家中的铜钱也会耗尽。
于是他又想到了以前阿父徐州对他说过的柳编,现在柳条已经长出来了,这正是可以做柳编的好时节。
徐函带着县丞,主薄去县府辖下的镇村走了一圈,召集了所有的里正,村正,给他们说了一下这个柳编的事情。
而且还拿出了之前阿父徐州,夹在书函中送来的一些关于柳编的一些简图,大到柳箱,小到簸箕,筐,篮子,箩以及一些小玩意儿。
而且告诉了他们如何制作编制的柳条。
鲜柳条割下来之后,要先去皮,阿父徐州也事先给他画了一个去皮的工具,就是先用木棍先搭一个支架,支架固定好,上端有一个光滑的木叉,样子像是个弹弓,把鲜柳条割下的那端剥下一些外皮,之后再把柳条搭在木叉上,然后抓住剥出的柳条皮向后使劲的一拉,之后里面的柳条干,便会像被射出的箭一样飞了出去。
之后,剥去了柳条皮的去皮柳条,拿到溪水中清洗干净控水晾干,成了干净的白柳条,如果编制柳编的时候,要把这些干净的白柳条放在水中泡上一晚,等到白柳条泡软之后,就可以按着图的要求开始编制任何东西了。
徐州也是让里正,村正先找了一些村中手巧的妇人,编制了一些样品,派人送到河间府的知府事赵安那里,知府事赵安看了之后,也觉得不错,于是便让河间府的府尉在押送蜀黍酒到上京的官坊铺子里的时侯,顺便把这些柳编送到了户部衙门。
户部衙口的主事看了之后,也觉得不错就回报给了上官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便让人带了这些柳编,进宫见了宋帝,并且将这柳编让宋帝看了,宋帝看了之后,也做不出决定,于是便招来内侍,让他们把这些柳编送到后宫,看她们感觉怎么样。
结果后宫的嫔妃们一见,都非常喜欢。
并且几个小公主,也非常喜欢这些柳编干干净净的样子,直说漂亮。
宋帝见后宫的嫔妃们都非常喜欢。
于是觉得。
那些上京的其他官吏的家眷小姐们,也肯定非常喜欢。
于是便让户部尚书告诉河间府的知府事赵安说,他们河间府,及无棣县府,可以大量的制作柳编了,不过做出的柳编,要先供应宫中,然后再是上京官坊铺子里,之后,才可以准许在其他的各府州的官坊铺子里售卖。
河间府的知府事及无棣县府的知县徐函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也是非常高兴,于是立刻召集无棣县府的辖区里,各村,镇的能工巧匠,及妇人们,开始大量的制作柳编,以供应上京的宫用,及官坊铺子里的售卖。
至于各府州的官坊铺子里的售卖,得暂时缓一缓,必须要等到什么什么时候宫中,上京官坊铺子里需求少的时候,才能再给他们供应。
于是,无棣县府的百姓们,又开始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