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女学子的启事贴出之后。
很快得到消息的许多官眷,与商贾之眷,便纷纷带着自已家的女孩子们,前来应试女学馆的女学子,也很快的留下来一些人,也刷下了一些人。
有些被刷下来的官眷,商贾之眷,之带来的女孩子,她们的阿母虽然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办法,人家建这个女学馆,本来也是让人来学习一些东西的,又不是让她们家的这些女孩子,到这里来玩,来捣乱,替她们看这些女孩子的。
只能怪她们的孩子不争气,太皮,或者脾气太坏,或者品性不好。
这些,徐瑶的女学馆里,都是拒收的。
现在她的阿父徐州,是平江府的"知府事",她也不怕得罪谁,也不会因为收了一个品行差的女孩子,而影响了整个女学馆的风气。
所以徐瑶宁愿少收一两个女学子,也不愿让一两个这样的坏孩子,败坏了女学馆的名声。
女学馆的女学子,很快收齐。
于是徐瑶也择日开馆。
而徐州作为徐瑶的阿父,又作为平江府的父母官,在平江第一女子学馆开馆的时候,也带着一些吏官,去女学馆举行了一个开馆仪式。
同时也等于向平江府的辖区内宣告。
第一个属于他们平江府自已的女子学馆开馆了,同时也宣布了这个女学馆开办的初衷,就是让平江府的女孩子,也可以像男子一样,可以到女学馆入学,学习诗赋歌词,论,策,经义,之后,虽然以后不能参加科考,像男子一样的可以授官做官。
但是她们学成以后,可以再教习自已以后的女子,不能让她们以后的女子,像她们之前一样目不识丁,没有才学,也看不懂数术,对以后家中中馈的事务也不会理算。
甚至还要到外面去请内院嬷嬷,来替她们管自已的家,甚至别人胡弄她们,贪墨她们家的东西,她们也不晓得,只是任着别人欺骗,只是因为她们识的字少,又不懂数术。
所以那些送女孩子到女学馆来读书的官眷与商贾之眷们都非常庆幸,这一次送她们的孩子到女学馆里来学习诗赋,论,策,及经义这些是不亏的,并且女学馆里还教这些女学子学习数术。
要知道数术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些以前都是只有那些账房先生才会的,而那些账房先生在成为真正的账房之前,又从小跟着师傅吃了多少苦,学了多少时间,才被师傅教会做账房。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也是行业中的规矩,所以作为账房这一行业,师傅也很少收徒,即使收了徒也是一点一点的教,而不是一下子把他们的徒弟教会,这样他们才可以多收到一些束修。
所以现在入了女学馆里就可以学到这些东西,她们肯定是高兴的,这样她们的女子从女学馆里学成出来之后,以后议亲,成婚后也可以有能力做一个主家的,一家当家大娘子,不但可以主事,还可以打理家里的中馈。
因为古代大家族中,一大家子的人是不分家的,收入,粮米都放在一起用,也叫中馈,家中所有人的吃用,再从中馈里领取,所以就要安排一个既识字,又懂数术的人来管理,也叫管理中馈。
有这个能力的人,也是家族之中看重的。
所以这些官眷,与商贾之眷,听到了之后,都非常高兴。
当然更高兴的。
还是在平江府里。
她们有幸找到一个这样的女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