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了这个女学馆。
不得不说。
有一段时间。
徐州的生活重心,有一半放在女儿徐瑶身上。古时的女子,能够好好的活着本就不易,何况女儿还是一个五岁的女童。
他在后世看过很多关于宋时的一些网络文学,知道即便是到了宋时,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也还是不受重视的。
至于李媚儿,那也是有幸遇到了自已。
否则也会成为大家族,一个联姻的工具。
徐州可不想自已的女儿成为这个样子。
虽然她也在小小的年龄里,展现了她不凡的东西,成为了一个小女才子,但是她不像自已这样,是一个穿越者,早已洞察了先机,弄明白这个世上的复杂,及险恶。
徐瑶现在也只是一个会得了一点本事和能力,向他这个阿父撒娇的女娃娃。
也许长大之后,她也会成为一个贵女。
但是徐州不想让她以后成为一个联姻的工具。
可是现在徐瑶年龄还小,不懂。
他只能慢慢的引导,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她慢慢的学会成熟。
于是,闲暇的时候。
便带着徐函与她两个,出门游历整个升州。
顺便也给他们讲一些乡间趣事。
开阔他们的视野,了解民生的状况。
这一异于常人的操作,一做就是五年。
别人的官家女子,不是拘在家里,就是有事没事,官家的家眷让她们学习礼仪,绣技,而徐州没事,休沐的时候,,就是带着自家的女娃子,到处走走,看看山涧溪流,花鸟草虫,但是徐州多是让徐瑶她是看鱼。
看鱼的行为动作,观察鱼游动时的身形。
于是,在徐瑶六岁的时候。
徐州便让她学着画画。
确切的说是画鱼,因为鱼的形体比较简单,好模拟,说起来也就是鱼头,眼睛,鱼鳍,尾巴。几个部分,不像山雀,人物那么复杂,上手起来也比较容易。
徐州让木器做了三个画板与木架。
起先画鱼用的是木炭。
这样比较好用,画过之后,用水洗掉,画板干了之后,还可以重新使用。
他带着徐瑶与徐函,先是在山涧溪流边模拟着画溪鱼,学好了,便去荷塘边画鲜鲤。
之后,再去画湖畔的鱼,还特意挑了桃花落的时候。
之后,便开始让她们用竹纸画,并且教她们怎么用色,在后世徐州也是一个网络作家,对于书画这方面,他还是比较拿手,与通晓的。
宋时虽然画上添色的颜料,是少了一些。
但是徐州也是尽量让她们,用最简单的几种颜料,能够表现出画中的色彩,并且,徐州在后世时,最喜欢的便是水墨画。
本来浓浓的墨汁,在沾了清水之后,各种层次的墨迹,便在竹纸上层层逐次铺开来,有浓,有浅,有黑,有灰,有淡色。
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与场景。
再与其他的颜色一搭,画面便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徐州教授徐瑶他们用毛笔开始作画时,刚开始便是用的水墨作法,这种画技方法也是好上手。
另外,宋时虽然也用了毛笔。
但是毛笔的价格也比较贵。
特别是纸。
即便是竹纸,也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用的起的。
可是,徐州为了两个孩子。
也是煞费苦心。
尽量的用了官场人脉,为两个孩子购置了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