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娃似乎被调皮的徐杏盯的久了。
其中的哪个女娃瘪了下嘴,似乎要哭。
徐州一见,赶紧把俆杏赶跑了。
徐杏洌了一下嘴,躲到了阿母张氏的后面。
张氏这时也上了前,低头看两个粉白玉琢的小娃娃,两个小娃娃,似乎有些心灵感应,知道眼前的这个妇人,是自已的阿婆,竞一齐洌开小嘴笑了起来。
张氏心里一软。
从带来的包裹里掏出一个干净的布包,小心的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对银镯子,放在了女娃旁边。
另外哪个男娃旁边,放了一个棉布缝制的布偶和一个小玉牌,这个小玉牌,还是张氏出嫁的时候。
张吉给她的压箱礼。
现在给了她的大孙子。
不是张氏不想买一个玉牌送给家里的第一个大孙子。
实在是家里面,这几年接连添人,养了几张嘴,家里禾田收入又少,实在拿不出太多的钱来。
这些能准备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徐州倒是不在乎这些。
只要家里的人来了,就好了。
于是赶忙安排灶房的人准备饭食。
阿父阿母赶了那么远的路,想必也是累了。
吃完用食,赶紧洗漱完了,歇息一下。
之后,晚食的时候。
徐昌问了一下,孩子名字的事情。
徐州说,等"剪头"的时候,李媚儿的阿爷李慎他们来了以后再说。
徐昌点了点头。
他年轻的时候闯过北地。
思想上也看的开,后辈的事,他也不愿插手,由着徐州去办就是了。
到了"剪头"的那一日。
李慎他们一家驾着一辆骡车,带了李小宝一起来了。
与徐昌一见面相互寒暄了一下。
之后,坐下喝了一会儿茶。
到了吉时。
开始"剪头"。
李慎让李小宝拿了一把新剪刀,在两个小娃的头发上,例行程序的比划了三下,李慎和吕氏在一边说着一些吉祥的话,之后,仪式便算是完成了。
然后,李小宝又拿出一对玉镯,及一个玉牌,分别给了女娃和男娃。当然这些东西,也是李慎事先替他买好的。
之后,李慎也给小男娃送了一个小砚台,吕氏给女娃送了一身小衣服。
然后,开家宴。
酒食之间,徐昌便问李慎两个小娃名字的事情。
李慎看了看徐州,又看了看李媚儿。
不作答。
后来徐州说,李慎至少给其中一个娃孑起个名字,李慎后来想了想,给女娃儿起了一个名字,叫徐瑶。
用义,女娃子是一块美玉的意思。
至于剩下的这个男娃。
他是徐州的长子,起名的权力,最好交于他阿爷徐昌,与阿父徐州,毕竟他可是徐家的男娃,女娃就算了,至于男娃这个起名字的风头,他可不敢抢,否则逾规矩了。
徐昌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名字。
最后,徐州给男娃起了一个名字。
叫徐函。
徐州是希望这个孩子,以后长大了,要做一个知识渊博,又有涵养与包容的人。
这一世,徐州可能要走上高处,但是他不希望自已的孩子,活的那么累,只要他们好好的长大,有个才学什么的,他就满足了。
李慎和徐昌听后,都是非常的满意。
他们这半生经历了这么多。
当然也希望以后的孩子们,生活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