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鱼烧菽豆腐如此好吃。
当然离不开菽豆腐。
但是现在江宁府不但常苏松这边,其他的地方也没有人知道,也不会做菽豆腐。
徐州知道,又得开一个菽豆腐坊。
这样不但食肆铺子可以用,又可以利于民。
于是在他的安排下,官坊里面,又加上了一个制作菽豆腐。
既然是作坊,就不能只做一个石磨。
徐州找到石器坊,一起制作了五个石磨。
之后,安放到菽豆腐制作坊的棚中。
先是用几个干净的大木桶泡好菽豆。
等泡好了,从外院牵过几头驴子套上石磨。
先磨出菽豆渣浆。
之后,用干净煮过消过菌毒的白棉巾放到干净的木盆上滤浆,滤浆剩下的菽豆渣也要放到另一个干净的木盆里,留做他用。
之后,将滤好的菽豆生浆汁,加至工坊屋里的干净的灶锅里烧浆,浆水烧开之后,便是点浆,变成菽豆腐脑。
变成菽豆腐脑之后。
灶前准备一个木盆,或者木桶,上面再放上一个干净的木屉,木屉之上,再铺上一大张干净用开水煮过消过菌毒的细白棉布,白棉布的四角搭在木屉框外,这样舀在里面的菽豆腐脑,就不易溢到外面。
等到木勺舀子,舀到木屉上白棉布里面的菽豆腐脑,差不多了,就将搭在木屉外面的白棉布四角收回来,交叉搭到一处,盖在菽豆腐脑上面,盖住菽豆腐脑。
之后,白棉布上面放上一块清洗干净的木板,上面再放上一块清洗干净的青石。
这叫压菽豆腐。
这个过程,大约得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是后世的两个小时。
直到菽豆腐脑,被压制成一板,嫩,散发着一股香气清新的菽豆腐。
这种坊间的活儿不算重。
而且最重的磨浆活计也由驴子代替了。
所以徐州安排作坊主事,只是找了一些手头干净的妇人,穿着官坊配发的衣服,专门做菽豆腐,并且在官坊的街面上,还设了一个菽豆腐专卖处,专门给那些很早前来批队的小商贩,批卖成板的菽豆腐。
也让那些小商贩从中,赚几个铜钱。
官坊做好的菽豆腐出来,四个铜钱一斤给小商贩,之后,小商贩,推车,挑担,或者用驴车,到县府城中,或其他的村镇上去售卖可以卖到五个铜钱一斤。
一斤菽豆腐,他们从中挣一个铜钱。
菽豆腐含水分较多,一板就得三十多斤,一天卖个两板,就可以挣到七八十个铜钱,对那些以前收入极低的小商贩来说,也是可以养家糊口了。
当然,既然是菽豆腐坊。
批卖的也不光是菽豆腐,另外,也有售卖菽豆浆,及菽豆腐脑。
这个当然需要前来买菽豆腐脑,豆浆小商贩,要自备干净的带木盖的陶罐,并且,官坊里的人,还告诉了他们这些小商贩,怎么去做浇在菽豆腐脑上面的卤汁,有咸,有甜。
并且菽豆浆里,还可以加黄糖。
这样味道更好喝。
另外,菽豆腐坊里,除了这些也做菽豆腐皮,菽豆腐干,炸菽豆腐块,炸菽豆腐丸子等,各种菽豆腐制品。
那些磨浆剩下菽豆渣,也被放到灶上,用豚油,加入山姜,山葱炒过,并且还有许多的富贵人家争着去买,听说是吃了对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