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 第50章 帮忙

第50章 帮忙

加入书架
书名: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作者:
猴子爱酒
本章字数:
8960
更新时间:
2025-01-27

廖副书记这话一说,很多人都看向宋学文,最先冲过来的是何方。

他目光紧紧锁定着宋学文,脸上堆满了和蔼的笑容。

快步走到宋学文面前,热情地伸出手,“宋学文同志,你好你好,我是市机械厂的何方,我和你们魏书记是老交情了,没想到有你这样的人才,他居然还藏着掖着!”

宋学文连忙握住何方的手,感受到对方手掌的温暖和力道,他谦逊地说道:“何厂长您好,您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何方哈哈一笑,拍了拍宋学文的肩膀,显得格外亲近,“哪里是力所能及啊,你刚才在会议上说的那些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尤其是关于目标的那一番见解,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恳切,“是这样的,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帮我们机械厂也制定一份广交会的目标计划,不知你是否方便?”

宋学文有些意外,没想到何方会直接找上他,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何厂长,您太客气了,我只是个公社的干部,制定计划恐怕有些力不从心。”

何方摆了摆手,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哎,宋同志,你就别谦虚了,你的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们机械厂的情况你也知道,年年去广交会,都是碰壁而归,厂里的士气都快被磨没了。

这次,我们是真心想做出点改变,所以才厚着脸皮来求你帮忙。”

廖副书记都认定的人,怎么可能没有能力,他肯定要先下手为强。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厂里主要生产机床和各种轴承、齿轮,这些都是我们厂的拳头产品。

但是你也知道,咱们国内的这些产品跟国外的比起来,确实差了一大截,所以我们去广交会,根本没有竞争力。”

何方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和焦虑。

宋学文听着何方的诉说,心中也有些感慨。

他知道,这个时候的华夏在机械制造方面确实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多技术都需要从国外引进。

他沉思片刻,说道:“何厂长,我倒是有些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你们厂现在生产的机床,大多都是基础性机床,精度不高。

我的建议是,你们可以尝试改进机床的精度,做出更加精密的机床。

这样,就算在广交会上没有被外国人看中,在国内市场上也肯定有很大的需求。”

现在国内的机械水平确实是处于落后的,他之前在县里机械厂的时候,也大概了解过。

不是他们不求上进,而是眼界就在这里,加上很多资料都被销毁,国外的资料根本不可能给他们看,就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何方听到宋学文的建议,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宋同志,你的想法很好,我们也想改进,但是,我们厂里的技术人员水平有限,根本没有能力改进啊。”

一旁的魏书记听到何方的话,哈哈大笑起来,他指着宋学文,对何方说道:“你这下可算是问对人了,宋学文可是咱们国内收割机的发明人,让他去看看,帮你们改进一下,应该没问题。”

魏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宋学文的信任和自豪。

何方闻言,顿时喜出望外,他紧紧地握住宋学文的手,激动地说道:“宋同志,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我们机械厂上下,一定会感激不尽的!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能去我们厂里看看?”

他的脸上充满了期待,眼神中也充满了希望。

他没想到宋学文居然就是收割机的发明者。

早知道他就是发明了收割机的人,他早就打了招呼,好好说说。

要知道当时收割机出来,他们厂里的人可是羡慕,甚至还专门去县机械厂去学习了下。

对他们能够发明出收割机,可是羡慕嫉妒。

宋学文看着何方期待的眼神,再次感受到现在许多人的迫切需求,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何厂长,您太客气了,我既然答应了,自然会尽力而为。这样吧,会议结束,我到你们厂里去看看,到时候我们再详细讨论一下。”

何方听到宋学文答应了,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他连连点头,“好好好,那我们明天上午在厂里恭候宋同志的大驾光临!”

他兴奋地搓了搓手,不过转脸又是一跨,可是这么一来,岂不是没办法今天制定出方案?

想到这里何方又期期艾艾的走到廖副书记身边,“领导,您看,这个计划能不能改日再提交?我请宋同志到我们机械厂帮我们指点下,就是今天这个目标肯定出不来。”

“可以。”廖昌伟点头,他本意也不是让他们立刻就把目标定出来。

要是真的立刻把目标定出来了,他还真的怀疑,这也就是一拍脑袋就出来的数字,根本不严谨。

而且他也期待着宋学文这个年轻人,会给市机械厂带来哪些不一般的变化。

廖昌伟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挂着凝重的神色,眉头紧锁,显然,为广交会制定目标计划并非易事,一时间难以定夺。

他沉吟片刻,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看来大家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定主意,这样吧,今天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三天后我们再开一次会,到时候把各自的目标计划都拿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坐在角落里的宋学文,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和期待,“红石县的名额虽然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三天后,宋同志你也来一趟,听听大家的计划,也给我们提提意见。”

魏书记坐在宋学文旁边,听到廖昌伟的话,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他知道,廖昌伟这是看重宋学文的能力,也是对他们红石县公社的认可。

他心里美滋滋的,暗自庆幸自已当初把宋学文带到了公社。

会议结束后,魏书记拉着宋学文走到一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学文啊,廖副书记这是看重你,你可要好好表现啊。

这样,你这几天就先去市机械厂帮帮忙,何厂长那边也催得紧。

我呢,就先回去了,三天后,你直接来这里开会就行,到时候咱们再碰头。”

宋学文点了点头,说道:“好的,魏书记,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他心里明白,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既能帮助市机械厂,也能学习其他厂的经验,对自已来说也是个很好的锻炼。

“那行,那我就先走了,你这边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魏书记说完,又和何方打了声招呼,便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何方走到宋学文身边,脸上带着热切的笑容,他搓了搓手,说道:“宋同志,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去我们厂里?”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还是很想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能不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碰撞。

宋学文笑了笑,说道:“好,何厂长,咱们走吧。”

前往市机械厂的路上,何方兴致勃勃地充当起了解说员的角色。

他指着窗外不断掠过的街景,对宋学文说道:“宋同志,咱们市机械厂可是咱们市的重点企业,规模大着呢!

占地足足有上百亩,职工也有好几千人。咱们厂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机床、锻压设备,还有一些农业机械,产品种类那叫一个齐全!”

说话间,车子缓缓驶入一片宽阔的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红砖厂房,墙上刷着醒目的白色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厂房顶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进入厂区内部,只见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高大的车间,每个车间都发出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机油味。

工人们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戴着帆布手套,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有的在操作机床,有的在搬运零件,有的在组装机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何方领着宋学文来到一个宽敞的车间,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机械产品。

有高大的龙门刨床,有精密的卧式车床,还有轰隆作响的冲床,以及一些刚刚组装完成的脱粒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

这些机器在这个年代都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彰显着市机械厂的实力。

“宋同志,你看,这就是我们厂生产的机床,精度高,效率也高,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何方指着一台崭新的车床,自豪地介绍道,“这台是C620普通车床,是我们厂的拳头产品,主要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和盘类零件。还有那边那台,是M7130平面磨床,主要用于磨削工件的平面,精度可以达到0.005毫米!”

何方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厂里的各种产品,每介绍一种,他都忍不住要夸赞一番。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机器,眼神中充满了喜爱和自豪。

介绍完一圈后,何方转过身来,满怀期待地看着宋学文,搓了搓手,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眼巴巴地问道:“宋同志,不知道你对这些产品有没有什么想法?您可是技术能手,有什么改进的意见尽管提,我们一定虚心接受!”

他态度很是诚恳,眼神中充满了渴望,让宋学文的内心也微微有些动容。

宋学文听了何方的话,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步走到那台C620普通车床前,仔细地端详起来。

他俯身察看床身的结构,伸手摸摸导轨的表面,又绕到机床的后面,看看电气控制箱的布局。

目光专注而锐利,仿佛要将这台机床的每一个细节都刻进脑海里。

何方见状,心里不禁有些忐忑,他不知道宋学文到底在想什么,悄悄地跟在宋学文身后,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了他的思路。

“何厂长,”宋学文终于开口了,“你们这台C620车床,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哦?宋同志请讲!”何方闻言,眼睛一亮,连忙说道。

宋学文指着车床上的刻度盘说道:“你看,这些刻度盘都是人工读数的,精度有限,而且容易出错。

如果能够将这些机床进行数字化改造,用数字显示代替刻度盘,就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数字化改造?”何方挠了挠头,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个……具体怎么做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机床的各个运动轴上安装光栅尺或者编码器,将机床的运动量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数控系统进行处理,实现自动控制。”宋学文耐心地解释道,“这样一来,机床的加工精度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达到0.001毫米,而且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

何方听得似懂非懂,但他知道,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建议。他激动地握住宋学文的手,说道:“宋同志,你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我们厂要是能把机床都改造成数字化的,那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会大大提高啊!”

宋学文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数字化改造只是第一步。还可以根据改造后的机床,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比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等。

这些数控机床可以加工更加复杂的零件,满足更多样的市场需求。”

“太好了!太好了!”何方连连点头,兴奋得像个孩子,“宋同志,你真是我们厂的救星啊!有了你的帮助,我们厂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何厂长过奖了。”宋学文谦虚地说道,“我只是提一些建议,具体的实施还要靠你们厂的技术人员。”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何方说道,“不过,宋同志,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留下来,指导我们厂的技术人员进行数字化改造。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给你优厚的待遇!”

“这个……”宋学文有些犹豫,他原本只是想来帮忙一下,没想到何方会提出这样的请求。

“宋同志,你就答应我吧!”何方恳切地说道,“我们厂真的很需要你!只要你肯留下来,什么条件都好商量!”

宋学文看着何方真诚的眼神,有些无奈的开口:“何厂长,不是我不想答应你,我现在还在我们公社工作,而且公社里面的工作也挺多的,我是真没办法留下来。

不过我可以和我们书记申请下,每周过来两天帮你们进行数字化改造,只是能不能答应我不能做保证。”

“没问题!没问题!”何方满口答应,“只要你能帮忙,什么条件都好说!回头我亲自和你们书记要人,这可是重要的事情,无论如何也要让老魏给我这个面子。”

“好,那我们的目标任务就是,尽可能在广交会之前完成至少一台机床的数字化改造,加工出合格的样品,并争取拿到外汇的订单。”宋学文说道,“同时,培养出一批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数控机床的技术工人。”

“好!就这么定了!”何方兴奋地说道,“宋同志,咱们立刻开始吧?你需要什么,我这边全部提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