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文脸上先是露出一抹笑容,这才开口说道:“哪能呢?我这不也是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所以先给魏书记打个预防针。
毕竟做生意这种事,谁也没法保证一次就能成功,起起落落都是很正常的。”
他语气轻松,似乎只是在闲聊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在他看来,现在做生意其实就像是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播种,只要找对了方法,成功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不可否认,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有很多脑子活络的人才,他们敢想敢做,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
就比如那个提议去广市试试能不能赚外汇的人,虽然宋学文觉得这事儿有点不靠谱,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有想法,也有魄力。
只是,理想很,现实却很骨感,做生意这种事,哪能一帆风顺呢?
从提出想法到具体实施,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更何况,现在大家对“做生意”的概念还很模糊,很多事情都停留在想象阶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难免会走弯路,甚至碰壁。
况且他也是和魏书记那边过了明路的,最擅长的还是商业方面的事情,他现在知道了这个事情,要是不说两句加深下印象,怎么能给自已后面的路铺的再顺一点呢?
“哦?”
魏书记挑了挑眉,似乎对宋学文的说法来了兴趣。
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身子微微前倾,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那你觉得,这次白杨大队能成吗?”
宋学文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魏书记,您觉得呢?”
魏书记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你小子,还跟我打起哑谜来了。”
他指了指宋学文,眼神中却闪过一丝赞赏。
“不过你说的也对,做生意嘛,哪有稳赚不赔的道理?总得试试才知道。”
魏书记话锋一转,“不过,我可记得,你自已说的,你对做生意很有一套啊。”
宋学文谦虚地笑了笑,“魏书记您过奖了,我也就是瞎琢磨。”
“瞎琢磨?”魏书记摇了摇头,“能琢磨出收割机的人,可不简单啊。”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宋学文,“小宋,你跟我说说,你对白杨大队这批瓷器,到底是怎么看的?”
宋学文沉吟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要我说,这批瓷器想在广市那边打开销路,恐怕有点难。”
他看到魏书记似乎想说什么,连忙补充道:“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否定,只是觉得希望不大。”
“说说你的理由。”魏书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首先,这批瓷器的样式,恐怕不太符合外国人的审美。”宋学文指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我看了那些烧坏的瓷器,虽然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样子,但也能猜到个大概。”
“咱们的瓷器,讲究的是实用,花纹也都是咱们喜欢的样式。”
“可外国人喜欢什么样的,咱们并不清楚,就这么一股脑地送过去,人家未必会买账。”
魏书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其次,我听徐队长说,这次只是去碰碰运气,并没有事先联系好买家。”宋学文继续说道。
“这样一来,就更增加了不确定性。”
“咱们的瓷器再好,也得有人识货才行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宋学文加重了语气,“咱们对广市那边的市场行情,完全不了解。”
“人家喜欢什么样的瓷器?什么样的价位能接受?这些咱们都一无所知。”
“就这么贸然闯进去,很容易吃亏的。”魏书记听完,陷入了沉思。
宋学文说的这些,他之前也隐约想到了,但并没有像他分析得这么透彻。
“小宋啊,你说的很有道理。”魏书记感慨道。
“看来,这做生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顿了顿,又问道:“那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做呢?”
宋学文微微一笑,知道自已的机会来了。“魏书记,我倒是有个想法,不过还不成熟,想先听听您的意见。”
“哦?说来听听。”魏书记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我觉得,咱们不能只盯着广市一个地方,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宋学文缓缓说道。
“咱们可以先在国内其他地方试试水,摸清市场行情,再考虑走出去的事情。”
“而且,咱们也不能只卖一种瓷器,要多开发一些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咱们还可以……”宋学文越说越兴奋,将自已的一些想法和盘托出。
魏书记听得连连点头,看向宋学文的眼神也越来越亮。
这年轻人,不仅有想法,还有见识,真是个人才啊!
“小宋,你这些想法很好,很有前瞻性!”魏书记赞许道。
“这样,你把你的想法写个详细的报告给我,我好好看看。”
“好的,魏书记,我尽快写好给您。”宋学文点头应道。
正好他之前写的商业企划书还没完全完成,到时候再加上一个详细的瓷器策划案就更加完整一些。
只要这份报告能得到魏书记的认可,那他就可以大展拳脚,开始迈出他的第一步,基础打得扎不扎实就看现在的谋划了。
一顿饭的功夫,宋学文不仅仅是让魏书记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是让他知道,自已在商业上确实有自已独到的见解。
这才是最重要的。
吃过饭,宋学文回到办公室,钟秘书正从外面回来。
“宋秘书,你回来了,刚才庄副书记找你。”她看到宋学文,连忙说道。
“好的,我知道了。”宋学文点了点头,看来庄副书记那边也知道白杨大队的事情了。
他拿上自已昨夜写出来的报告,径直去了庄副书记的办公室,“庄副书记,您找我。”
宋学文敲了敲门,待里面应声之后,推门走了进去。
“小宋来了,坐。”庄孝军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示意宋学文坐下。
“白杨大队的事情,你做的不错。”庄孝军开门见山地说道:“虽然出了点意外,但好在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宋学文谦虚地说道,顺手将自已昨天写的报告递给庄孝军,“这是昨天事情的报告,请庄副书记审阅。”
“报告?”庄孝军有些意外,像昨天那样的事情,大部分人去看了之后,就回来口头上和他汇报一下,没想到宋学文居然还给了一份报告出来。
这难免让他多了几分兴趣,“我看一下,宋秘书就先忙自已的去吧。”
宋学文礼貌道别,回了自已办公室,开始继续写商业企划书。
报告是宋学文用后世的格式写的,里面先是阐述了事情的经过,又说明了补救措施,以及下一步的如何防范。
庄孝军看到这份报告简直是眼前一亮。
他兴冲冲的拿着报告去了魏书记的办公室,“魏书记,给你看个好东西。”
公社里的三个书记虽然有时候事情有所争执,但是关系还算可以。
更何况魏书记可是公社的一把手,不管私下如何,明面上大家都还是挺尊重的。
不过庄孝军以前是军人出身,他性子一向是直来直去,倒是和魏书记对脾气。
看到宋学文的这份报告自然是惊为天人。
他觉得要是下面的人写报告都这么写,有条有理,甚至还能把之后的补救措施写个一二三四出来,他们真的能省了不少心。
“这小子,果然是有两把刷子。”魏书记看到这个报告也是大加赞赏。
主要是宋学文这报告写的吧,还真的是太有条理,没有现在报告的繁琐,看上去就格外的清晰。
“回头让小宋给秘书处的讲一讲,以后得报告都这样写。”魏书记很快就拍板下来。
宋学文坐在办公室里还没多长时间,就接了这个活。
他写东西的手一顿,得,总觉得事情越办越多。
不过这就是公文格式和起草的内容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的大事。
他随手找了个信纸将几要素写下来,给秘书处的其他人进行传阅。
说实话,秘书处的人也没想到是这个走向,毕竟昨天他们还在讨论宋学文来了之后到底会怎样。
结果今天一来,就接到通知,说让他们向宋学文学习如何写报告。
这让他们觉得别扭极了。
虽然说昨天李秘书没有说太明白,但是他们也大概知道可能宋学文就是来镀金的。
可是镀金的人,结果专业程度吊打了他们,这让他们脸上就有些挂不住。
就连李秘书也觉得有些尴尬的慌,不过他们看了宋学文的那个报告,毕竟他们要学习报告怎么写,就肯定需要看到例文。
一看之下,这才明白差距在哪里。
他们以前写的东西,就是一板一眼,生怕写多了会惹领导不喜。
但是宋学文这个报告却和他们写的不一样,写的太大胆了。
对,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就是太大胆了,居然直接把自已的意见写了上去。
这种事情怎么说的,他们这些做秘书的,眼界自然是跟着领导走的,就算有的时候领导没说出来,他们也要想到。
但是想到是一回事,真的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他们还要揣摩上面的喜好,万一说出来的东西让上面不喜了呢?
要知道他们这些做秘书的,虽然说是最接近领导的,容易得到领导的亲近,可是同时也是容易被领导厌弃的。
因为一旦说错了哪句话,可能就引起领导的不喜了。
宋学文却没想那么多,他手里的事情多了,这个几要素交出去,就让他们自已琢磨。
毕竟他们也算是老人了,只是提点几句,应该就能摸到精髓。
要知道,秘书其实是最不好做的工作。
他今天除了要写商业企划书,还要去一趟机械厂看看那边的生产情况,说是开一条新的生产线,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魏书记既然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了,他自然要上心的。
要是等领导想起来问一句,他一问三不知,那的确就有些不称职了。
不过对宋学文来说,这东西毕竟也是他一手做出来的,也是有一定的感情的,自然那要多关注几分。
最近公社里还算是比较热闹的,一来是现在正是收割的季节,大家也都很忙碌。
二来,公社的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新来的了一个秘书这件事情,早就在人刚来的时候就传得沸沸扬扬。
“听说新来的这个长得很是不错,也不知道谈了朋友没?”这是热衷于做媒的,公社里有哪个没结婚的,都被扒拉一遍,最喜欢的就是帮人拉纤保媒。
倒是也不是为了那两个谢媒钱,就是觉得这事情做成功了,有几分成就感。
“我说童同志,你看虞同志之前也说不想找,但是这遇到合适,不也挺快嘛?这马上就要订婚了,你要不也相看相看?”
童画一听,头都觉得大,以前还有虞秋楠跟她一起难姐难妹的,好歹分散一下火力,现在倒好,虞秋楠今日刚谈了一个对象,两人都要谈婚论嫁了,可不就剩她一个。
她赶紧站起来,“办公室没水了,我去打点水。”
他们宣传队的平时除了要到下面演出,平时的时候其实也没多大的事情,就是排练下一些剧目。
他们其实一年的时间最少有一半都要在下面转悠,另外一半时间就筹备节目。
也不能年年都是那些节目没有变动,虽然说可能下面的人不会说什么,但是老是那些东西,就算下面的没有想法,上面的领导们该有意见了。
童画拎着水瓶出了办公室这才松一口气,这办公室里面的催婚可比家里可怕多了,她妈都没催过她,反而是外人一直在催促。
她忍不住摇了摇头,拎着水瓶到了水房。
“发什么呆呢?”
带着笑意的声音让童画猛地回头,看到水房门口倚着门框站着的宋学文,眼睛一下子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