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歌自小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那明亮的眼眸中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无尽的探索欲望。
清晨的阳光洒在叶家的小院里,叶清歌早早地醒来,她睁着大眼睛,看着窗外的鸟儿在枝头跳跃,嘴里不停地问着:“娘,鸟儿为什么会唱歌呀?”母亲一边忙着做早饭,一边笑着回答:“因为鸟儿高兴呀。”叶清歌歪着头,似乎不太满意这个答案,又接着问:“那它们为什么高兴呢?”母亲被她这一连串的问题逗乐了,却也不知该如何更详细地解释。
到了中午,父亲从田里回来,叶清歌又跑到父亲身边,拉着父亲的衣角问道:“爹,田里的庄稼为什么会长高呀?”父亲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耐心地说:“因为有阳光、雨水和土壤的滋养。”叶清歌眨眨眼,继续追问:“那阳光是怎么来的?雨水又是从哪里来的?”父亲被问得一时语塞,只好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啦。”
叶清歌可不罢休,她小小的脑袋里似乎装着无数个为什么。看到天上的云彩,她会问为什么云彩会有不同的形状;看到河里的鱼儿,她会问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父母常常被她的问题弄得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如此聪明好学,忧的是很多问题他们自已也不知道答案。
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卖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叶清歌好奇地围上去,看着担子里的各种新奇玩意儿,问个不停:“叔叔,这个小铃铛是怎么做的?那个手绢上的花是怎么绣的?”卖货郎被她的问题逗得哈哈大笑,称赞道:“小姑娘,你可真是个机灵鬼!”
叶清歌不仅对身边的事物好奇,对书本上的知识也充满了渴望。村里有个简陋的学堂,虽然条件艰苦,但叶清歌总是缠着父母要去。在学堂里,她总是最积极的那个,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她都认真听着,下课后还会拉着老师问这问那。
“老师,为什么古诗里的月亮总是那么美?”老师微笑着回答:“因为诗人用他们的心灵去感受月亮,赋予了它美好的情感。”叶清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默默地记在心里。
回到家后,叶清歌也不闲着。她会自已找些旧书来看,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她会根据上下文去猜测。有时候为了一个字的意思,她能琢磨半天。
一天,叶清歌看到邻居家的姐姐在绣花,那鲜艳的丝线在布上穿梭,不一会儿就绣出了一朵漂亮的花。她站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嘴里问道:“姐姐,你是怎么绣得这么好看的?”邻居姐姐笑着说:“多练练就会了。”叶清歌立刻跑回家,找了块布和针线,也学着绣起来。可是她的小手还不太灵活,针总是扎到手指,但她咬着牙,不放弃。
母亲看到她倔强的样子,心疼地说:“清歌,别绣了,小心伤着自已。”叶清歌抬起头,坚定地说:“娘,我要学会绣花!”经过几天的努力,叶清歌终于绣出了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她高兴地拿给父母看,父母都为她的坚持感到骄傲。
还有一次,村里来了个戏班子。叶清歌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去看。舞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让她着迷,尤其是那优美的唱腔和华丽的服装。看完戏回到家,叶清歌就开始模仿演员们的动作和唱腔,自已在院子里表演起来。父母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叶清歌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有时候父母被问得烦了,会说她几句,但她从不生气,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奇。
有一天,叶清歌看到一个老人在路边算卦。她好奇地凑过去,看着老人摆弄着那些卦签,问道:“爷爷,您这是在做什么呀?”老人看了她一眼,说:“小姑娘,这是在算命运。”叶清歌瞪大了眼睛:“命运也能算出来吗?”老人笑了笑,没有回答。但从那以后,叶清歌的心里又多了一个疑问。
在叶清歌的好奇与追问中,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聪慧让她在村里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叶家有个聪明的小丫头。但这份聪慧也给她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同龄的小伙伴们觉得她太爱问问题,不太愿意和她一起玩。
有一次,叶清歌想和小伙伴们一起跳绳,可小伙伴们却说:“你总是问这问那,我们玩不好。”叶清歌听了,心里很难过。她跑回家,躲在房间里偷偷地哭。母亲发现了她的异常,问清楚原因后,安慰她说:“清歌,你的聪明是你的优点,不要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伤心。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你的好。”
叶清歌听了母亲的话,擦干眼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已的聪慧做出一些让大家刮目相看的事情。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等待着那个证明自已的机会。
不久之后,机会来了。村里要举办一场知识竞赛,叶清歌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比赛那天,她面对各种难题,沉着冷静,凭借着自已丰富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冠军。
小伙伴们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围过来向她请教问题。叶清歌开心地笑了,她知道,自已的聪慧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然而,这只是叶清歌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她的聪慧还将带她走向更远的地方,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运河畔的小村庄里,叶清歌的传奇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