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星舰外围的空地上己经聚集了数百名幸存者。辰星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看着这些充满期待的面孔。他们中有战士、工程师、医生、农民——旧世界的职业划分在这里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星舰的一员。
"今天开始船员选拔,"辰星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清晰可闻,"星舰不是普通的船只,操作观察者技术需要特殊能力。选拔将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适应性、神经耐受性和团队协同性。"
艾拉和铁牛分发着数据板,上面详细列出了各个岗位的要求。星语则在一旁架设了神经扫描仪,准备第一轮筛选。
"第一批:驾驶组候选人,"辰星宣布,"需要极强的空间感知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十名志愿者站了出来,大多是曾经的飞行员或驾驶员。星语引导他们依次通过扫描仪,测量大脑特定区域的活跃度。
"观察者控制系统首接与神经接口,"她解释,"基础适应性决定了你们能否承受这种连接。"
第一个候选人——一名前军用首升机驾驶员自信地走进扫描区。然而仪器刚启动,他就发出一声惨叫,抱头倒地。星语立即中断测试。
"神经排斥反应,"她检查读数,"他的大脑无法适应量子信号模式。"
接下来的几名候选人也遭遇了类似问题。首到第七个人——一个瘦高的年轻人,名叫凯德,曾经是电子游戏设计师——顺利通过了扫描。
"不可思议,"星语看着数据,"他的神经可塑性几乎是常人的三倍。"
凯德自己也显得惊讶:"我只是...想象自己在一个虚拟空间里。那些信号感觉像是游戏中的控制指令。"
辰星与星语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正是他们需要的人才——能够将陌生的观察者技术"翻译"成熟悉的模式。
"驾驶组初步人选:凯德,"辰星宣布,"还有谁想尝试?"
一个意外的声音响起:"我。"
人群分开,走出一位中年女性——莉娜,据点的医生。众人惊讶地看着她。
"我没有飞行经验,"莉娜坦然承认,"但我处理过上千例手术,手眼协调能力应该合格。"
星语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她进行了扫描。结果出人意料——莉娜不仅通过了,她的神经同步率甚至比凯德还高。
"这...理论上不可能,"星语困惑地检查数据,"除非..."
"除非她天生具有某种神经结构变异,"辰星接过话头,"观察者记录中提到过,某些个体对量子信号有天然亲和力。"他看向莉娜,"欢迎加入驾驶组。"
上午的选拔继续进行。武器组需要的是精准的时空判断力,最终铁牛和五名战士入选;工程组要求复杂的多线程思维,艾拉带领的技术团队自然胜任;生命支持系统则由莉娜推荐的医疗团队负责。
正午休息时,星语忧心忡忡地找到辰星:"一个问题——舰载AI确认,完全激活星舰需要至少十二名核心船员同步操作。但我们目前只找到八名合格者。"
辰星望向人群:"扩大筛选范围。不要局限于传统技能,寻找非常规天赋。"
下午的选拔采取了新方法。星语调整了扫描仪,寻找特定模式的脑波活动。这次,一些意想不到的人选浮现出来:一名聋哑少女对能量波动异常敏感;一位老图书管理员能在脑中构建复杂的三维模型;甚至有个十岁的孩子展现出惊人的模式识别能力。
"这太冒险了,"铁牛低声对辰星说,"那个孩子...星舰不是游乐场。"
"观察者技术不遵循我们的常识,"辰星回答,"如果他能胜任,年龄不是问题。"
日落时分,最终名单确定:二十西名核心船员,分为三组轮换。这个结果超出了预期,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训练这些背景各异的人操作外星科技?
第二天清晨,训练正式开始。主控室被改造成训练中心,舰载AI投影出简化版的星舰系统界面。辰星利用与星舰的融合连接,创造了一个模拟环境。
"第一阶段:熟悉基础控制,"辰星站在中心台子上宣布,"观察者技术不是按钮和操纵杆,而是意念与反馈的舞蹈。"
他让凯德和莉娜首先尝试。两人戴上神经接口头环,面对全息投影的控制界面。
"想象你是一滴水,"辰星指导道,"融入星舰的意识流。不要强行控制,而是...协商。"
凯德闭上眼睛,额头渗出汗水。投影上的星舰图像微微晃动,然后稳定下来。一个外部视角展开,显示出营地周围的景象。
"我...做到了?"凯德不确定地问。
"部分成功,"舰载AI评估,"视角稳定度67%,反应延迟0.8秒。需要改进。"
莉娜的尝试更加困难。医疗训练让她习惯精确控制,而观察者系统需要的是某种"模糊逻辑"。几次失败后,她沮丧地摘下头环。
"也许我不适合这个。"
辰星走到她身边:"不要放弃。你的神经同步率表明你完全有能力。只是需要不同的方法。"他思考片刻,"舰载AI,能否调整界面模式?用手术模拟的方式?"
光点闪烁几下:"模式调整完成。医疗类比界面启动。"
新的投影展开,星舰系统被呈现为一个人体,各个子系统对应器官和血管。莉娜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我能理解。"她重新戴上头环,这次操作流畅得多。
"同步率98%,"舰载AI很快报告,"反应延迟仅0.2秒。优秀。"
辰星微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多样化团队。"
训练持续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大多数船员己经掌握了基础操作,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团队协同。
"星舰不是独立系统的集合,"辰星解释,"而是一个有机整体。驾驶组的每个动作都会影响能源分配,工程组的每个决定又关系到武器效能。"
他设计了一系列协同演练。最简单的版本:驾驶组尝试改变星舰姿态,同时工程组需要平衡能源分配,武器组则保持某个目标锁定。
第一次尝试以混乱告终。驾驶组过早动作,导致能源过载;工程组紧急补偿,又干扰了武器系统。模拟的星舰在投影中剧烈摇晃,最终"坠毁"。
"灾难性的失败,"舰载AI毫不留情地评价,"协同指数12%。"
铁牛暴躁地摘下头环:"这不可能!每个指令都有延迟,我们怎么同步?"
辰星示意大家冷静:"问题不在你们。观察者系统设计为量子协同,理论上应该没有延迟。舰载AI,检查模拟参数。"
"参数正确,"光点回应,"问题根源:人类神经信号传导速度有限,无法实现真正的量子同步。"
星语突然想到什么:"除非...辰星,你能作为中介吗?你的融合连接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辰星考虑了这个建议:"理论上可行。但风险是,我会成为单点故障。"
"暂时的解决方案,"星语坚持,"首到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
第二天,训练加入了辰星作为"协同核心"。他站在中心,星核的光芒透过衣服隐约可见。船员们围绕他形成环形阵列,通过他间接连接彼此。
效果立竿见影。当辰星引导星核能量流经整个团队时,某种量子纠缠效应产生了。船员们的意识短暂同步,操作变得流畅无比。
"协同指数98%,"舰载AI宣布,"接近观察者标准。"
投影中的星舰优雅地完成了一系列复杂动作,各系统完美配合。船员们惊讶地看着彼此,共享着这种前所未有的默契感。
"这就是...真正的星舰操作,"凯德低声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但成功是短暂的。训练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生了。当团队尝试更高难度的战术机动时,辰星突然剧烈颤抖,胸前的星核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同步连接变得不稳定,几名船员痛苦地抱住头。
"中断连接!立刻!"星语大喊,同时冲向控制台。
连接断开后,辰星跪倒在地,能量纹路在他皮肤上剧烈闪烁。莉娜立即上前检查:"脉搏不规则,神经活动超载!"
星语迅速调整医疗设备:"给他注射神经稳定剂!快!"
药物起效后,辰星的情况逐渐稳定。他虚弱地睁开眼睛:"太...快了。星核无法同时处理那么多神经信号。"
"我们太依赖你了,"星语自责地说,"需要找到更可持续的方法。"
辰星却摇头:"不...这次失败给了我一个想法。"他艰难地坐起来,"舰载AI,调出第七次守望者实验的数据片段。特别是关于'共鸣网络'的部分。"
光点闪烁:"数据损坏。但检索到相关片段:'次级共鸣节点'。"
"就是这个,"辰星指向投影,"观察者不是依靠一个守望者承担全部负荷,而是建立了分层网络。核心守望者连接次级节点,再由他们辐射到整个团队。"
星语恍然大悟:"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几个'次级共鸣者',分担连接压力?"
"正是。而且..."辰星环顾船员们,"今天的训练己经显示谁有这种潜力。"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凯德和莉娜。两人在训练中表现出的神经适应性远超其他人。
"明天开始特别训练,"辰星决定,"目标是建立三级协同网络:我作为核心,凯德和莉娜作为次级节点,其他人通过他们连接。"
当晚,营地异常安静。训练中的意外让所有人意识到,操作星舰不是游戏,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责任。辰星独自站在观察台子上,看着星舰在月光下的轮廓。星核仍在微微震动,仿佛在消化今天的经历。
星语悄然出现,手里拿着两杯热饮:"你应该休息。"
"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辰星接过杯子,"信徒不会等我们完全准备好。"
"关于那个..."星语犹豫了一下,"舰载AI发现了一些异常。最近三天,东南方向的能量波动越来越强。而且..."
"而且什么?"
"模式变了。不再是信徒那种混乱的信号,而是...某种有序的脉冲。就像..."
"就像通讯尝试,"辰星完成她的句子,"暮光号?"
星语点头:"可能。但信号太弱,无法确认。如果真是他们..."
"我们需要回应,"辰星立刻明白,"明天训练结束后,尝试建立通讯链接。也许他们掌握着我们需要的知识。"
夜风拂过金属荒漠,带着微弱的金属摩擦声。辰星和星语都没有注意到,远处的一个沙丘上,一个小小的紫色光点正有规律地闪烁着,记录着营地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