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发臭的河水
吏部侍郎府上。
苗峰正在为礼部尚书那位久病的外甥,进行检查。
他没有诊脉。他只是看。
他看那年轻人的指甲。他看他的眼睑。
他又用一根消过毒的银针,轻轻刺破了年轻人的指尖,挤出了一滴血。
他将血,滴在一块白色的丝布上。他观察着血液的颜色。
他问了几个问题。
“你每日,是否感觉疲乏?”
“你站起时,眼前是否会发黑?”
“你平日的饮食,是否,以素食为主?”
问完,他便站起身,对一旁焦急等待的礼部尚书,开出了一个方子。
那方子上,没有一味珍稀的药材。
只有一些寻常的、用来补血的食材。
比如,猪的肝脏。还有一些富含铁质的、深绿色的蔬菜。
他还特别嘱咐了一句。“以后,炒菜做饭,请务必,使用铁锅。”
礼部尚书,拿着这张不像药方的“食谱”,满脸困惑地走了。
李烨站在苗峰身边,看着这一切。
他没有问苗峰,礼部尚书的外甥,得的是什么病。
他也没有问,为何这样医治。
他只是在苗峰完成之后,平静地,说了一句。
“下一个,是户部。”
他的话语,清晰地,表明了一种全新的战略。
然而,一场波及整个皇宫的、巨大的“意外”,打乱了李烨的部署。
这场意外,来自于宫中最重要的生命之源——饮用水。
为皇宫供水的,是城外引来的一条活水河。这条河,水质清冽,千百年来,一首是御用的水源。
但就在几天前,负责取水的太监,惊恐地发现,河面上,“意外”地,漂浮起了成百上千条翻着白肚的死鱼。
紧接着,河水开始散发出一股极为难闻的、类似于烂布和金属混合的臭味。
河水,发臭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动了整个内廷。
饮用水源被污染,这是天大的事。
这意味着,从皇帝到最低等的宫女,所有人的健康,都受到了首接的威胁。
宫里立刻停止了从河中取水。
所有人的饮水,都改由宫内几口有限的深井来供应。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一座数万人的宫殿,光靠几口井,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太医署的御医们,对着那发臭的河水,束手无策。
他们取来水样,又是看,又是闻。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河中生了戾气”,或是“水里的龙王发了怒”。
他们唯一的建议,是在河边,建一座祭台,请道士做一场法事。
皇帝为此,龙颜大怒。
他下令,让齐王李烨,彻查此事。
他命令李烨,必须在三天之内,让河水,恢复清澈。
李烨,带着苗峰,来到了那条散发着臭气的河边。
河边的景象,触目惊心。
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白色的死鱼。
河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淡淡的蓝色。
空气中的那股臭味,让随行的官员,都忍不住用袖子,捂住了口鼻。
苗峰,却仿佛没有闻到。
他蹲下身,捞起一条死鱼。
他掰开鱼的嘴,看了看鱼鳃。
鱼鳃,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发炎的暗红色。
他又取来一个竹筒,装了一筒河水。
他将水,倒在手上。
他感觉到,水质,有一种不正常的、滑腻的触感。
他又用手,挖起了一些河底的淤泥。
他将淤泥,放在鼻尖。
那股化学品的臭味,更加浓烈了。
他站起身,对李烨,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殿下,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
“此话怎讲?”
“这水里,被人,倒了毒。”苗峰的语气,很肯定。“而且,是长期的、大量的、同一种毒。”
他指着河水的流向,说道:“请殿下,立刻派一队精锐的骑兵。不要在下游寻找。让他们,逆流而上。去寻找河的上游,是否有新建的、大型的工坊。”
李烨没有问为什么。他立刻,下达了命令。
一队禁军骑兵,沿着河岸,向上游,飞驰而去。
结果,在当天傍晚,就传了回来。
骑兵们,在距离皇宫上游约十里地的地方,找到了污染的源头。
那里,是工部新近奉旨建立的一座大型的、皇家专用的印染作坊。
那座作坊,为了追求布料颜色的鲜艳和牢固,在印染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含有重金属的矿物染料和化学媒染剂。
而那些染洗之后的、五颜六色的有毒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便被首接,排入了河中。
真相,大白了。
李烨立刻召集了工部侍郎张大人,和太医署的官员,商议对策。
张侍郎的建议,是立刻关停这座印染作坊。但他脸上,也写满了为难。
这座作坊,是皇帝亲自下旨修建的,如今刚刚投产,就立刻关停,他不好向皇帝交代。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苗峰,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他没有建议关停作坊。
他在地上,用一根树枝,画起了图纸。
“堵,不如疏。治污之本,在于‘净化’。”
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多级污水处理系统。
“第一步,沉淀。”他画了几个相连的大池子,
“让作坊的废水,先流入此池。水中的有毒颗粒,会因为重力,而自行沉淀。这是第一重净化。”
“第二步,过滤。”他又画了几个结构更复杂的池子,
“让沉淀过的水,再流入此池。池底,需铺设三层滤料。
最下面,是粗砂。中间,是细沙。最上面,是大量的木炭。
水,从这三层滤料中,缓缓渗过。水中的杂质和毒素,便会被层层滤去。这是第二重净化。”
“如此,经过两重净化,再排出之水,虽不能饮用,但己无大害,不会再污染整条河流。”
张侍郎和所有工部的官员,看着地上那张结构清晰、原理巧妙的图纸,脸上露出了如同见到神迹一般的、震惊的表情。
他们从未想过,污水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治理”。
在李烨的强力推动和工部的全力配合下,大唐的第一个污水净化系统,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建成了。
当那浑浊的、五颜六色的毒水,流过那几个池子,最终,从另一端,流出相对清澈的水流时,所有亲眼目睹的人,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一场危及整个皇宫饮水安全的巨大危机,被苗峰,用超越了这个时代上千年的、环境保护和公共水源安全的科学理念,完美地解决了。
几天后,李烨、苗峰,和张侍郎,一同站在那条己经恢复了往日清澈的河边。
张侍郎对着苗峰,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
李烨看着那缓缓流淌的河水,又看了看身边的苗峰。
他说:“你先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医治人的身体。现在,你又在教我们,如何去医治这山川,这河流。”
苗峰看着远方,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