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过敏的贵人
挫败了西皇子的构陷之后,李烨与苗峰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李烨不再将苗峰仅仅看作一个可以解决医疗难题的工具,而是真正将其视为可以商议大事、剖析局势的核心智囊。
他甚至破例,允许苗峰在无人之时,不必再以“奴婢”自称。
“西哥此人,心胸狭隘,手段阴狠。一次不成,必有后招。”
李烨在偏殿里,忧心忡忡地对苗峰说道,“我们虽然化解了危机,但终究是被动防守。长此以往,必有疏漏之时。”
苗峰一边为王才人检查着伤口的愈合情况,一边平静地回答道:“殿下,最好的防守,便是主动出击。”
“但眼下我们根基未稳,不宜与西皇子正面冲突。当务之急,是争取更多的朋友,尤其是……身居高位、手握权柄的朋友。”
李烨点了点头,他明白苗峰的意思。
在后宫之中,一位得宠的妃子,其影响力有时甚至比一位朝中大臣还要巨大。
“只是,后宫诸妃,各有背景,各有立场,想要争取,谈何容易。”李烨叹了口气。
苗峰微微一笑:“机会,或许很快就会自己送上门来。”
机会,果然如苗峰所料,不期而至。
时值暮春,御花园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当朝最受皇帝宠爱的郑贵妃,在园中设下赏花宴,遍邀后宫中有头有脸的妃嫔。
郑贵妃出身名门,容貌绝美,在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皇后,一向是众星捧月的焦点。
宴会之上,丝竹悦耳,笑语嫣然。
郑贵妃一身盛装,坐在百花环绕的主位上,人比花娇,分外明艳。
然而,意外,就在这片刻的欢愉中发生了。
一阵带着浓郁花粉的暖风吹过,郑贵妃突然感觉脸上一阵奇痒,她忍不住用手帕轻轻擦拭了一下。
但这一下,却像是点燃了火药桶。
她的脸上,迅速地起了一片片的红疹。紧接着,整张脸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起来,尤其是眼睑和嘴唇,肿得像挂了两个熟透的桃子。
那份倾国倾城的容貌,转瞬间就变得惨不忍睹。
“啊!”郑贵妃发出一声惊呼,她感觉自己的脸像是有无数只蚂蚁在爬,又痒又痛,呼吸也开始变得有些困难。
“贵妃娘娘!”
“快传御医!”
宴会瞬间大乱。
妃嫔们惊慌失措,宫女太监们更是吓得手忙脚乱。
很快,几名太医就满头大汗地被请了过来。
他们围着郑贵妃,又是诊脉,又是看舌苔,折腾了半天,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娘娘凤体金贵,不耐花木之气。此乃‘风邪入体’,邪气郁于肌表所致。”为首的钱太医,煞有介事地说道。
他们开出了一副“疏风清热、祛邪止痒”的方子,命人赶紧去煎。
但谁都知道,中药见效慢。
郑贵妃顶着一张肿成猪头的脸,痒痛难忍,一刻都等不了。
对于视容貌为生命的她来说,这简首是天塌下来一般的灾难。
她急得在寝宫里来回踱步,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斥退了好几个上前伺候的宫女。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烨的耳朵里。
他立刻意识到,苗峰口中的“机会”,来了。
他迅速来到偏殿,将郑贵妃的情况,对苗峰详细地说了一遍。
苗峰一听,立刻就做出了诊断:“这不是什么风邪入体,这是典型的花粉过敏,引发的急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可有解法?”李烨急切地问。
“有,而且很简单。”苗峰胸有成竹地说道,“殿下,您可以献上一个‘民间偏方’,保证药到病除。”
他让李烨的亲信,取来干净的精盐和一壶烧开后冷却的温水。
他亲手调配,将水和盐,调制成特定浓度的、温和的生理盐水。
“此为第一步。”苗峰将盐水交给亲信,“以此水,为贵妃娘娘反复、轻柔地清洗面部和所有红肿之处。切记,动作一定要轻柔。”
接着,他又走到书案前,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张极其简单的方子。
方子上只有寥寥几味药材:薄荷、浮萍、地肤子。
“此为第二步。”苗峰将方子递给李烨,“这几味药,皆是寻常之物,药性平和,但合在一起,有极佳的抗过敏之效。煎煮后让娘娘服下即可。”
李烨如获至宝。
他立刻命人带着这两样东西,匆匆赶往郑贵妃的寝宫。
此时的郑贵妃,正因为脸上的剧痒和而濒临崩溃。
太医们的药,喝下去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反应。
正当她绝望之际,听闻齐王李烨献上偏方。
病急乱投医之下,她决定试一试。
当那温和的生理盐水,轻轻地敷在她脸上时,一股清凉舒适的感觉,瞬间就缓解了那难以忍受的灼痒感。
郑贵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烦躁的心情,立刻就平复了大半。
紧接着,一碗散发着薄荷清香的汤药被送了上来。
她喝下后,不过半个时辰,奇迹就发生了。
她脸上的红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
那种让人抓狂的痒感,也彻底消失了。
到了晚上,她脸上的红肿己经基本褪去,虽然还有些许红晕,但那绝美的容颜,己经恢复了十之八九。
郑贵妃看着镜子里恢复如初的自己,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苗峰的医术,第一次惠及到皇后之下、最高层级的妃子。
他不仅治好了她的“病”,更重要的是,他保住了她最看重的东西——美貌。
这份恩情,比救命之恩,在郑贵妃心里,分量只重不轻。
当晚,郑贵妃亲自设宴,单独邀请了齐王李烨。
“三郎,”郑贵妃举起酒杯,笑意盈盈地说道,“今日之事,多亏了你。不知你这神奇的偏方,是从何处得来?竟比太医署那些国手们,还要管用百倍。”
李烨微微一笑,举杯回敬,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过是机缘巧合,偶遇一位世外高人罢了。”
郑贵妃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立刻就听出了李烨话中的深意。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浓厚的兴趣。
她知道,这位一向与世无争的三皇子,手中,恐怕掌握着一张谁也意想不到的、强大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