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
北凉迎来最寒冷的日子。
四郡之地,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生上火炉。
北凉府。
大堂之中。
霍羽穿着单衣,翻看着户曹统计的四郡人口,感叹道:“之前吸引移民的策略果然是奇效,短短一两个月,我北凉竟然多了两万余百姓,看来董胖子确实压迫严重!”
荀彧烤着玉米,笑道:“董卓此人能耐非凡,麾下有奇人,稳住了流失的百姓!”
霍羽拉出火炉下方的灰兜,夹出几个烤番薯,淡淡道:“李文优,这个人我们需要小心谨慎,至少在我自己心中,此人可能不比文和弱!”
“不弱于文和先生?”
荀彧,荀攸,杜袭,吕布,马腾,张骁,陈冲等人一惊。
霍羽点了点头,沉声道:“北凉军补齐一万,全力操练备战吧!”
陈冲啃着烤番薯,疑惑道:“军侯,老周说天子定下的婚期就在三月十八,擅开战事有冲大喜啊!”
“大乱将至!”
荀攸捧着烤玉米,眼中满是无奈。
此话一出,一片鸦雀无声。
荀彧蹙眉询问道:“公达,什么大乱将至?”
“太平道!”
荀攸啃着烤玉米,淡淡道:“大汉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朝廷本就有治民赈灾的责任,可是这些全都被太平道做了,张角在凝聚民心,一但刀锋铸成,便会对大汉王朝挥刀!”
“什么?”
荀彧惊起身形。
杜袭摇了摇头,沉声道:“你在鸿都观摩太学石经一年有余,大汉已经异变了!”
“咕咚!”
荀彧咽了口唾沫,焦急道:“军侯,如果太平道真的要逆反,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准备,而后上报朝廷,最好能及时捕杀张角这些反贼头子!”
霍羽问道:“来不及了,何况等我们上报到朝廷,从质疑到彻查,最少需要四五个月!”
荀彧怒意横生,文道:“公达,此事为何不早说?”
“叔父!”
荀攸眼中满是自嘲,解释道:“以前我就没看透,直到看到了军侯拉拢边民的政策,才明白张角这是在捏造民心,朝中肯定有其内应,遮蔽了天子耳目,不然他们怎么敢肆无忌惮的布教!”
“啪!”
荀彧跌坐在大椅上。
“哎!”
贾诩拍了拍其肩膀,无奈一叹。
有些东西阻拦不住,天子想要压制士族,士族想要获取更多的权利。
如果太平道真的反了,那也是士族压迫的后果,到时候天子必然会出重政压制!
以前,他们不过是寻常百姓,无法上达天听,现在虽是北凉官吏,但已经晚了,只能等候战乱发生。
“练军吧!”
霍羽起身俯瞰众人,淡漠道:“北凉处于边关,不到万不得已天子不会征调本侯,可若是出征我希望北凉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压制叛乱,文若你准备好行军粮草,不出三个月必然有一场战乱爆发!”
“喏!”
荀彧应道。
众人出府,皆是心思沉重。
寻常嬉皮笑脸,经常爆粗口的陈冲都沉默寡言。
大汉自王莽新朝覆灭之后,大汉内部二百年没有发生战乱之祸了。
荀彧看着天上飘荡下来的雪花,沉声道:“军侯从玉门回来不过数月,便看透了太平道的野心,我们这些人在中原长大,却没有想到,有何资格称什么王佐之才!”
“叔父!”
荀攸自顾向前。
目光幽幽,怅然道:“哪有什么天生的统帅,天生的王佐,不想做纸上谈兵的赵括,谁也得慢慢磨砺,军侯如此,你我也均是一般!”
“不错!”
荀彧重拾信心,踏步朝自己的宅院走去。
书房之中。
霍羽再次打开商城。
平车师国,灭小月氏,征伐几个羌胡部落。
数月时间下来,他的功勋也积累到了六万之多,也算是地主家有了余粮。
轩辕剑:售价1000000功勋【注:附赠十点内政,国泰民安称号】
太阿剑:售价150000功勋【注:附赠三点内政,个人威道称号】
天命战戟:售价10000功勋【注:附赠一点战力,七十二路戟法】
方天画戟:售价10000功勋【注:附赠一点战力,十八路戟法】
……
武装商城,有各种各样的兵器。
售价昂贵,并且附赠不少东西。
譬如轩辕夏禹剑,不单单是十点内政,更有独一无二的国泰民安的称号。
“叮,购买天命战戟成功,消耗一万功勋!”
“呜!”
一瞬间。
霍羽躯干四肢,充斥着陌生的肌肉记忆。
天命战戟,中唐名将郭子仪所用,七十二路戟法所向无敌。
此人对大唐有扶国之功,在某一个时代被称为传奇,远强于李嗣业,高仙芝这些武将。
“增幅可怕!”
霍羽握了握拳头。
从血脉骨髓之中迸发出的力量,比他之前蛮横数倍不止。
七十二路戟法已经熟烂于心,挥斥间便能使用出来,成为一尊可怕的杀戮机器。
……
年关将至。
北凉一片火热之相。
往年,百姓哪里有安稳的过一个大年。
今年不同,四郡周围无一羌胡部落侵扰,无战事发生。
每家每户。
皆是点着火炉,烹煮肉食,锅灶上蒸煮着玉米,番薯等物。
北凉府,大堂。
贾诩带着一份密报匆匆而来。
与此同行,还有眉宇间充斥兴奋之色的荀彧。
“何事?”
霍羽放下手中的户籍统计,沉声道:“寻常我可是看不到你们两个同时入府,看来你们这次是有什么大好消息吧!”
贾诩恭敬道:“蒲类,焉耆,且末,山国,小宛五国奉来国印!”
霍羽合起简牍,眯着眼问道:“我北凉外史现在何处,可曾班师回来?”
“军侯!”
贾诩躬身道:“他们还在路上,已经进入宜禾都尉城,恐怕在年关之前便能回到北凉,不过五国国印已经到了,而且五国国主随外史回来,商定百姓迁徙一事!”
“哒!”
“哒!”
“哒!”
霍羽敲打着桌案,沉声道:“龟兹,此国叛服不常,五国臣服之后,北凉与其已经没有了缓冲国,所以五国百姓要迁,戊己校尉府要重建!”
“戊己校尉?”
贾诩眸子直愣愣的瞪着。
戊己校尉,宜禾都尉。
两大官职,都是西域都护府下设。
戊己校尉,有车师屯田之责,是大汉王师西出关门的第一个落脚点,同时也是大汉遏制西域三十六国最重要的一个官职。
“文若。”
霍羽沉声道:“距离年关还有五日,立即派人将五国国印送往洛阳,日夜兼程,必须在年关之前送入洛阳皇宫之中!”
“喏!”
荀彧恭敬道。
霍羽思索一番,叫道:“贾诩,你即刻派遣张骁领军一千,前往交河城建立戊己校尉府,敢有西域诸国叛乱者,可不上请战书,自己做主夷国!”
“喏!”
贾诩应道。
霍羽眉头一挑,看着站在堂中的二人,疑惑道:“事情已经了了,你们怎么还不去?”
荀彧面色古怪,问道:“五国臣服,我们以什么规格接待,而且小宛国的使者已经至了姑臧,他们送来千百匹骏马,其中有一匹汗血宝马是送给军侯的献礼!”
“规格?”
霍羽嗤笑一声。
西域疆土广袤无边。
其中,大国有乌孙,龟兹,大宛,康居等地,其他不过是户千,民不足万的小国。
这样的国度臣服,不过是防止灭国罢了,何以用国礼待之。
“嗯?”
贾诩,荀彧二人对视。
他们都感受到了霍羽心中的不屑。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是国与国的交涉,可是对于霍羽来说,不过是几千民迁徙进来罢了。
“算了!”
霍羽眉头微微扬起,沉声道:“文若,你让公达去与五国交涉,将百姓安置在敦煌,酒泉两境,张骁任戊己校尉,陈冲要尽快组建府衙军,籍此来震慑五国之民!”
“喏!”
荀彧松了口气。
“咕咚!”
霍羽抿了口茶,沉声道:“小宛是大宛分出的国度,擅养马,你们要定好方针,务必大力发展畜牧业,至于献上的汗血马,可曾有相马师看过?”
“看过了!”
荀彧恭敬道:“相马师曾言,此马兔头,神骏非凡,可日行千里,登山涉水如履平地,极有可能是吕氏春秋离俗中记载的飞兔神马!”
“飞兔?”
霍羽微微一愣。
汗血宝马极为稀少。
其中,类似兔头的飞兔神马更是珍品。
在整个大汉时期,也只有赤兔才符合飞兔神马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