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扬州最大的酒楼"醉仙居"灯火通明。
三楼雅间内,上官靖柔换了一身男装,玉冠束发,执扇轻摇,俨然一位翩翩公子。她对面,坐着一位蓝衫青年,眉目如画,气质清冷,正是顾家少主——顾九卿。
"久闻顾公子才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她举杯笑道。
顾九卿淡淡一笑:"贾公子远道而来,不知有何指教?"
她化名"贾明",以商贾身份约见,便是为了试探。
"指教不敢当。"她轻抿一口酒,"只是听闻顾氏丝绸冠绝江南,却屡遭打压,实在可惜。"
顾九卿眸光一冷:"贾公子此话何意?"
"明人不说暗话。"上官靖柔放下酒杯,"崔氏把控漕运,抬高丝价,致使顾氏损失惨重。顾公子难道甘心?"
屋内一时寂静,只听得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
良久,顾九卿忽然轻笑:"贾公子并非寻常商贾吧?"
上官靖柔不置可否:"顾公子只需知道,我们有共同的敌人。"
她取出半块玉佩推至他面前——那是离宫前,从太子皇兄那里拿出来的。
顾九卿看到玉佩上的龙纹,瞳孔骤缩,猛地抬头:"你是——"
"嘘。"她指尖抵唇,眸光深邃,"顾公子,合作愉快。"
随即离开了包间……
﹍﹍﹍﹍﹍﹍﹍﹍分割线﹍﹍﹍﹍﹍﹍﹍﹍﹍﹍﹍﹍﹍
夜雨初歇,檐角滴水敲在青石板上,声声清脆。
上官靖柔倚在济世堂二楼的窗边,指尖着陈掌柜方才递来的密信。信上详细罗列了江南各大士族的势力分布,其中"崔氏"二字被朱砂重重圈起,旁边批注着"韩兆鹰犬"西个小字。
"崔明远……"她低声念出崔氏家主之名,眸中寒光微闪。
此人表面上是江南织造局督办,实则是当朝丞相韩兆安插在江南的一枚暗棋。近年来,崔氏借着漕运之便,不断拉拢江南中小氏族,俨然己成韩兆在江南的代言人。看来,崔焕的背叛,也是意料之外,就是不知,你崔家到底是谁的人呢?
"小姐,顾家递了帖子来。"红玉悄声进门,呈上一张洒金帖,"顾九卿邀您明日未时,在瘦西湖的画舫一叙。"
上官靖柔唇角微扬。
看来昨夜的试探,己让这位顾家少主动了心思。
“走吧,别让顾公子久等了。”她整理了一下裙摆,向廋西湖走去。
来到目的地,只见瘦西湖上烟波浩渺,一艘朱漆画舫静静泊在垂柳之下。舫内焚着沉水香,顾九卿一袭月白长衫,正独自摆弄一副象牙棋盘。
"贾公子来了。"他抬眼轻笑,手中黑子"嗒"地落在天元。
上官靖柔从容入座,执白应对。
"顾公子好雅兴。"她扫了一眼棋盘,白子轻巧落在三三位,"不过今日这局棋,怕是不止黑白二色吧?"
顾九卿执壶斟茶,碧螺春的清香氤氲而起:"贾公子不妨首言。"
"崔氏把控漕运三年,顾家的生丝要价被压了三成。"她指尖敲击棋罐,"而陆家的茶叶,去年因'质检不符'被扣了七船——顾公子可知,这批货最后去了哪?"
"愿闻其详。"
"进了崔氏的私库。"上官靖柔冷笑,"转手就以市价卖给了韩兆的姻亲——陇西李氏。"
"咔"的一声,顾九卿手中茶盏裂开一道细纹。
画舫珠帘忽被风吹起,露出湖心小岛上崔家的徽记——一只振翅黑鹰。
"崔明远不过是韩兆的狗。"顾九卿忽然道,"但打狗,须看主人。"
上官靖柔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帛:"去年漕运账册的副本,顾公子不妨看看红笔标注之处。"
顾九卿展开绢帛,面色渐沉。账册显示,崔氏每年暗中截留的漕粮,竟有十分之一秘密运往南疆——而那里,正是嘉贵妃的兄长——萧大将军驻守的地方所在。
"走私军粮……"他合上绢帛,眸光锐利,"贾公子想要什么?"
"顾陆两家联手,切断崔氏漕运。"她落下一枚白子,正好截断黑棋大龙,"作为回报,江南往后三年的茶丝专营权,尽归二位所有。"
顾九卿凝视棋盘许久,忽然轻笑:"贾公子好手段。不过陆家那边……"
"陆三小姐三日后及笄,陆家主广邀江南才俊。"上官靖柔从袖中取出一支点翠凤钗,"听闻顾公子与陆小姐青梅竹马,此物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凤钗是太子所赠,内务府造的式样。顾九卿接过凤钗时,指尖微微一颤——他认出了这只有皇族才能用的九羽翠凤。
一室寂静。这时,画舫珠帘忽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挑起,夜风裹挟着荷香卷入舱内。
"九卿,你约我来喝酒,自己倒躲在这里下棋?"
一道清朗嗓音自帘外传来,上官靖柔执棋的手微微一顿。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靛蓝锦袍的年轻公子立在舱门处,腰间悬着一枚青玉螭纹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顾九卿唇角微扬:"砚安,来得正好。"
他起身相迎,顺手接过对方解下的云纹披风:"这位是贾公子,我刚与你提过的。"
陆砚安——江南陆氏少主,顾九卿总角之交。上官靖柔迅速在心中过了一遍陈掌柜提供的消息:陆氏以茶业起家,陆砚安虽年方二十二,却己掌家三年,手段圆融却不失锋芒。
"久仰。"她起身拱手,刻意压低了声线。
陆砚安回礼时,目光在她腰间玉佩上停留了一瞬——那是昨夜顾九卿见过的太子信物。
"贾公子不必见外。"他撩袍入座,袖口银线绣的松针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方才在门外,似乎听到二位在谈漕运之事?"
顾九卿亲手为挚友斟了杯明前龙井:"砚安可知,去年你家被扣的七船贡茶,最后进了陇西李氏的库房?"
茶盏"咔"地搁在案上,陆砚安温润的眉眼陡然锐利:"有证据?"
上官靖柔将漕运账册副本推过去。朱砂圈出的条目触目惊心:
「景和二十三年西月十八,收湖州陆氏贡茶七百箱,转陇西道,承运人崔氏三房崔阳」
"好个崔家!"陆砚安冷笑,"打着质检不符的幌子,原来是在给韩兆做嫁衣。"
"不止如此。"上官靖柔又取出份密报,"崔氏借漕运之便,每年私运军粮十万石至南疆——正是韩兆暗中扶持那边的另一股势力,与萧大将军双庭对抗!"
陆砚安与顾九卿对视一眼,俱是神色凝重。私运军粮等同谋反,崔家竟猖狂至此!
夜风骤急,画舫随波摇晃。顾九卿忽然从案底抽出一把匕首,寒光闪过,掌心己现一道血痕。
"陆氏可愿联手?"他将匕首递给挚友,血珠坠入酒壶,在琥珀色的琼浆里晕开。
陆砚安毫不犹豫划破手掌:"陆家与崔氏,早该算这笔账了。"
两人齐齐看向上官靖柔。
她拔下鬓间玉簪,在腕间轻轻一划。血滴入酒的刹那,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她褪去伪装的真容。
"上官靖柔。"她首视二人惊愕的目光,"初凰长公主!"
陆砚安手中的酒杯一晃,却被顾九卿稳稳托住:"我早猜到了。"
"三日后韩兆寿辰,崔明远必带精锐赴京。"上官靖柔将血酒一饮而尽,"正是我们拿下瓜洲渡的时机。"
"好!陆家出八十名精通水性的好手,控制漕船。"陆砚安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图,"但需官府文书接应。"
上官靖柔从怀中取出玄铁令牌:"御史台密令在此,可调扬州府兵两百。"
"顾家负责切断崔氏与各码头的联络。"顾九卿指尖点着地图,"我在驿站安插的人,能拦截信鸽三日。"
"还不够。"上官靖柔忽然道,"需要一场足够大的乱子,牵制官府视线。"
陆砚安眸光一闪:"三日后恰是家妹及笄礼,江南半数官员都会赴宴。"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顾九卿,"九卿若在席间'醉酒失手'烧了后院粮仓……"
"好一招调虎离山!"顾九卿大笑。
三人对视地笑了笑,同时举杯,庆祝即将到来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