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燃春1983
林海燃春1983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林海燃春1983 > 第48章 黎明前的转折

第48章 黎明前的转折

加入书架
书名:
林海燃春1983
作者:
倚晴
本章字数:
4866
更新时间:
2025-06-04

暴风雪的呼啸声终于减弱,天际线撕开一道裂缝,橙红色的朝阳如同融化的铁水,泼洒在冰湖残留的浮冰上。沈青禾裹紧发白的棉大衣,站在林业局医院走廊尽头,呵出的白雾在玻璃上凝结成霜。她的目光追随着窗外的动静 —— 三只虎崽在铁笼里缩成毛茸茸的一团,林业站的卡车引擎声突突作响,顺子的徒弟正踮脚给笼子盖上防寒布。

"咳咳......" 顺子的咳嗽声从病房传来,像是破风箱在漏风。沈青禾推开门时,消毒水的气味混着中药味扑面而来。倚晴坐在床边,圆框眼镜滑到鼻尖,正捧着一本《瓦尔登湖》念诵:"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

"沈医生,您坐。" 顺子挣扎着要撑起上半身,胸前的被子簌簌滑落。他脸颊凹陷,颧骨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锁骨处的纱布渗出淡淡血迹 —— 那是三天前追捕盗猎者时被猎枪擦伤的。

沈青禾快步上前按住他的肩膀:"别动,你现在需要静养。"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块皱巴巴的桦树皮,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画着冰湖附近的林地图:"要不是你用这个标出盗猎者的窝点,虎崽们恐怕......"

"俺早该听你的。" 顺子声音沙哑,布满老茧的手摸索着枕头下的笔记本,"去年冬天你说要搞红外监测,俺还嫌麻烦...... 你看这上面,全是盗猎者的车辙印。"

病房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刘楠一瘸一拐地走进来。她的工装裤膝盖处缠着渗血的绷带,手里攥着一把锈迹斑斑的伐木斧 —— 斧柄上还刻着 "刘卫国" 三个小字,那是她父亲留下的遗物。

"沈医生," 她将斧子轻轻放在床头柜上,金属与木质表面碰撞出沉闷的声响,"在冰湖和那帮人交手时,这斧子差点砍断一棵树。后来我才明白,我爹当年总说 ' 斧头要认树 ',原来是这个意思。" 她抬头看向窗外的虎崽运输笼,睫毛上还沾着未化的雪花:"我想申请加入生态护林队,从巡山员做起。"

沈青禾刚要开口,走廊里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延川裹着一身寒气冲进来,军大衣下摆还沾着审讯室的水泥碎屑。他怀里抱着一叠文件,指尖被冻得发青:"老刀和副科长全招了,他们用林业局的运输车辆走私东北虎制品,链条首通俄罗斯......"

"证据呢?" 沈青禾皱眉。

"都在这儿。" 陈延川抽出一张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物流单复印件,"省厅己经介入了。对了,局里刚开完会,你的 ' 林下经济 + 生态旅游 ' 方案通过了,下周就启动试点。"

"真的?" 倚晴兴奋地合上书本,眼镜差点掉下来,"那我们的生态摄影展......"

"定在周六上午九点,就在林业局大院。" 陈延川掏出钢笔在台历上画了个圈,"省报记者会来,咱们得让更多人看见 ——" 他忽然顿住,目光投向窗外。

远处的伐木场里,十几个油锯手正围着一堆报废的油锯。为首的老周举起一个铁制器械,阳光照在锯齿改造成的打孔机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弟兄们!这玩意儿以后不砍树了,专门给木耳菌袋打孔!"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参差不齐的欢呼,有人举起啤酒瓶敲打车帮,有人蹲下用袖口擦拭改造后的机器。

刘楠的喉咙突然哽住:"他们......"

"上个月林业局办了农具改造培训班。" 沈青禾轻声说,"老周第一个报名。" 她看着油锯手们三三两两散去,有人肩头扛着改造后的播种机,有人推着装满草籽的独轮车,忽然想起三年前刚来林区时,这些人还举着油锯追着她跑,骂她 "挡了财路"。

顺子忽然指着窗外:"沈医生,你看那片云。"

天际线上,朝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漫延。橙红渐变为绛紫,云层边缘泛着金边,像是谁打翻了调色盘。沈青禾摸向口袋里的老式怀表,玻璃表盖下,女儿五岁时的照片被磨得有些模糊。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火场,热浪卷着浓烟扑面而来,对讲机里传来女儿最后的哭声......

"青禾?" 陈延川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抚过怀表边缘的齿轮:"陈队,生态转型计划里,能不能加一条 ' 林业工人再培训基金 '?"

"己经列进去了。" 陈延川翻开文件第二页,"还有你提的 ' 野生动物救护站扩建方案 ',局里批了五十万预算。"

病房里忽然安静下来。倚晴轻轻翻动书页,窗外传来虎崽奶声奶气的叫声。沈青禾走到窗前,看见刘楠一瘸一拐地走向伐木场,正和老周比划着什么;顺子歪头看着朝霞,嘴角微微上扬;陈延川掏出手机给省厅打电话,声音里带着少见的轻快。

她低头看着掌心里的桦树皮地图,指腹着某个被炭笔圈住的红点 —— 那里标着 "东北虎栖息地"。前世未能救下的那只母虎,此刻仿佛在这片朝霞中睁开眼睛。远处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运输虎崽的卡车缓缓驶离,车轮在雪地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像是大地睁开的眼睛。

"沈医生," 倚晴忽然开口,"摄影展的主题就叫 ' 黎明 ' 怎么样?"

沈青禾转身,看见阳光正穿过窗户,在倚晴的镜片上镀了一层金边。她忽然笑了,从帆布包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黎明前的转折 —— 这个标题不错。"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护士推着治疗车经过,车轮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沈青禾望向窗外,伐木场的烟囱不再冒烟,取而代之的是几顶绿色的帐篷,上面印着 "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的字样。一只松鼠从窗台上跳过,尾巴扫落积雪,露出下面新生的草芽。

陈延川的电话打完了,他将文件收进公文包:"省厅派了专案组来,下午就到。"

"让他们先去伐木场看看吧。" 沈青禾合上笔记本,"比起会议室,那里更能看见真相。"

顺子忽然指着远处的山峦:"你们说,等开春了,那些木耳菌袋能发芽不?"

"当然能。" 刘楠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她手里多了一捧松针,"老周说,等木耳长出来,他要给每个菌袋都编上号,就像给树挂牌一样。"

窗外,朝阳己经完全跃出地平线。冰湖的残冰开始碎裂,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沈青禾看着眼前的众人,忽然明白,有些转折不必等到天亮 —— 当第一颗种子埋进冻土时,春天就己经在路上了。她握紧怀表,表盘上的笑容与眼前的景象重叠,化作胸腔里一团温热的火,比朝阳更炽烈,比年轮更绵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