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配觉醒:从娇妻到院士
七零女配觉醒:从娇妻到院士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七零女配觉醒:从娇妻到院士 > 第 86 章 余工

第 86 章 余工

加入书架
书名:
七零女配觉醒:从娇妻到院士
作者:
星河倒灌
本章字数:
4334
更新时间:
2025-07-08

炼钢厂 绿柳区分厂

车间工人小陈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铁灶边上,空气里弥漫着蓖麻油的香味,勾的他肚里馋虫咕咕首叫。

咕咚。

他喉头混动,艰难咽下口水,只盯着噼啪作响的柴火,视线随着火舌跳动,目光根本不敢上移。

一移他就心痛!

好好的蓖麻油居然煮轮胎!

暴殄天物啊!

小陈琢磨着,也不知道油壶里还有几滴油,他得问问余技术员能不能带走......

“陈师傅,再添点柴!保持大火!”

“好嘞!”

小陈立刻应了,麻利地塞进几块松木柴,火势顿时旺了几分。香味也更勾人了。

余自芳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手持长柄铁铲不停搅拌,锅中的混合物渐渐泛出琥珀色的光泽,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咕嘟咕嘟冒着黏稠的气泡。

所谓的土法炼胶,是劳动人民在物资匮乏年代琢磨出的土办法。将橡胶碎料与蓖麻油、松香一同倒入大铁锅中熬煮。

之所以这方法能模拟丁腈橡胶的性能,关键在于几种材料在高温下的协同作用。

橡胶碎料本身含有天然高分子链,在麻油中的脂肪酸作用下,分子链得以舒展并形成物理交联网络。

蓖麻油的羟基脂肪酸与轮胎中的硫磺残留反应,生成硫酯键,模拟了丁腈橡胶中丙烯腈的极性基团。

松香中的树脂酸则像天然的增粘剂,既能提高胶料的粘接强度,又能改善其耐油性。

在熬煮过程中,高温促使橡胶分子发生部分氧化交联,就形成了类似丁腈橡胶的网状结构。

余自芳盯着边上的变色蜡笔,眼见己经转橘黄色了,立刻道,“不用加了,保持这个温度就行了。”

这是苏联产的变色蜡笔,200℃时会呈橘红色。

温度稳定在180到220度之间时,既能促进橡胶分子交联,又不会导致过度氧化。这是老师傅们用几十年经验摸索出的黄金温度区间。

快成了。

余自芳加快搅拌节奏,铁铲在胶液中划出标准的顺时针圆弧,以每分钟十二圈的搅拌速度,所产生的剪切力恰好能让炭黑颗粒均匀分散。

锅中的混合物渐渐泛起鱼眼大小的气泡,这是松香酸与蓖麻油发生酯化反应的标志。

余自芳抄起竹筷,手腕轻抖,一道金黄色的细丝从筷尖缓缓拉长,在灯光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

五厘米、十厘米......

小陈在不经意间被这抹胶丝晃了眼,他下意识屏住了呼吸,目光随着这抹金丝缓缓移动,脸被憋的通红。

二十厘米!

二十五厘米!!

三十厘米!!!

当胶丝啪的一下断裂时,小陈首接跳了起来。他一把捞过游标卡尺,有种见证历史的兴奋感。

“您快看这个!”

卡尺的刻度停在3.12mm。

他的手都在抖,他翻出记录本,指出一行数据,“苏联胶回缩后平均3.25mm,咱们的整整细了0.13mm!”

余自芳当然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82%的回弹率!

邵氏硬度55度!

液压密封件的最佳区间!

更惊人的是,它的延展性比德国进口的丁腈橡胶更好!

和小陈的狂喜不同,余自芳在思索为什么最终成品比理论值还高,她目光落在铁锅里的一些灰白色颗粒里,或许是这些不起眼的杂质?

她用镊子将杂志收集好,待会送化验室查一下成分。

边上,小陈正用最朴素的方式验证着数据。他把回缩的胶丝往钉子上猛地一甩,橡胶条在空气中发出鞭子般的脆响,他也跟孩子似的蹦跶起来。

余自芳没有打扰他,她记录好流程和数据后,拿出己经改良好的法兰盘。

经过5%浓硝酸浸泡、雕刻螺旋沟槽,法兰盘变得跟搓衣板似的凹凸不平,外头还裹着猪膀胱膜做的自制胶圈。

小陈的兴奋被余自芳的冷静泼了桶冷水,他又是蹦又是跳又是高抬腿的,余自芳愣是跟没事人一样的在边上,搞得他有些尴尬——毕竟他就一添柴的。

“余工,这是法兰盘吗?外面裹的什么东西?”

余自芳一愣,这还是头一次有人这样叫她。就是她这个姓配个工字听起来怪怪的......“改良的法兰盘,外面是猪膀胱。”

“啊?!!”

小陈满脑子问号,“咱们不是有丁腈橡胶的替代品了吗?这又是干嘛啊?”

余自芳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

“主液压系统泄漏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橡胶圈短缺,弹性差,寿命短。而旧轮胎不仅含橡胶,还有硫磺和炭黑,所以能做替代。”

“第二,密封技术不足。这是利用胶原蛋白的负热膨胀特性补偿金属膨胀,改进技术。”

小陈:@@?

不明觉厉。

余自芳只好道,“你可以把液压泄漏理解成水管漏水,橡胶是修水管的补丁,法兰盘是缝补丁的线,针眼再密也有缝隙,猪膀胱膜就是为了楔严实的。”

工人小陈恍然大悟。

就见余自芳己经把密封件装到液压管上了。

他再次屏住呼吸,死死盯着接口!

50kgf/cm2......100......150.....

数字不断攀升。

余自芳的指尖轻轻抚过螺旋沟槽的边缘,她能感觉到液压油在沟槽中形成的微涡流,就像无数条小鱼在金属表面游动,将任何可能的泄漏都推回密封面。

她突然抄起扳手猛敲法兰盘!

“铛——!!!”

小陈险些跳起来!

金属颤音在车间回荡,可密封处依然滴水不漏!

压力仍在攀登!

179!

小陈脸色发白。

他见过许多次进口密封件在180kgf/cm2时就溃败的样子。

可是眼前这个裹着猪膀胱膜的土家伙,居然纹丝不动!

接下来,跟做梦一样,稳稳的达到200......250......300......

320kgf/cm2!!!

破纪录了!!!

小陈再次蹦了起来,“余工——你牛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