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卫一声惊呼把几人吓了一跳。
“咋了老苏?老杨说她妹子,你槽个啥?难不成……嘿嘿嘿,对了老杨,你妹子多大了,嫁人没?”
“嗐,我也前两天才听说,原来她当年是被人贩子给拐走了,几岁的时候就被卖到赵家峪当童养媳,那家人待她挺好的,可惜一家人走得早,我妹子那个小丈夫小时候就病逝了,当时就是为了冲喜才把我妹子买过去当童养媳……”
听着杨志华的解释,苏卫脸色越发古怪,“老杨,你妹子叫啥名?”
“秀芹,杨秀芹。”
“……”
杨秀芹、杨志华。
我尼玛!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合着秀芹口中在120师当营长的哥哥是杨志华?!
别说,你还真别说!杨志华现在可不就是120师的营长嘛,还是炮营营长,去了晋西北,是不是一边打鬼子,还一边教秀芹放枪啊?
要是老李按照原剧情娶了秀芹,他岂不是成了杨志华的妹夫?!
杨志华走后,李云龙瞧着还在愣神的苏卫,坏笑道:“苏兄弟,你该不会对老杨她妹子有意思吧?这么关心人家,要不你跟着一块去晋西北得了,就是不知道小田护士会怎么想。”
“老李,你别在这乱点鸳鸯谱,小心绿了你自己。”
“???”
李云龙一头雾水。
苏卫提醒道:“你也老大不小了,将来没准你就娶了秀芹,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怎么讲?”
“你傻啊,老杨现在就是炮营营长了,将来肯定是团长、旅长,甚至司令啥的,你小子要是成了老杨的妹夫,以后还缺炮火援助?”
苏卫解释道:“你要是打个县城什么的,关键时刻老杨肯定全力支持,再说人家秀芹是妇救会主任,人家的条件配你这个大老粗也不差事,你要抓住机会别错过啊。”
李云龙转念一想,对啊!我他娘的怎么没想到这层关系,有个当炮兵指战员的大舅哥,这对他来说太有帮助了!
“听你这么一说,有机会咱一定要认识一下老杨他妹子!嘿嘿,到时候万一成了,必须请你喝喜酒!”
苏卫笑了,老李娶秀芹啊,绝配,秀芹要是不牺牲,到了后面那也是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啊。
再加上一个抗战时期就担任炮营营长的哥哥,还是赵主任的得意门生,又是总部调去的,后面老李要是敢做对不起秀芹的事,嘿哟,恐怕用不着秀芹出手,杨志华就得拿意大利炮崩他!
“咦,老赵呢?”
“别找了,肯定又去跟冯楠深入交流了。”
“……”
随着40式迫击炮正式生产,一所和二所展开竞赛的同时,苏卫和郝所长则‘亦敌亦友’的合作搞起了82毫米迫击炮!
郝所长有在奉天迫击炮厂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贼强,像辽11年式毫米迫击炮、150毫米重型迫击炮,以及13年式75毫米迫击炮,都是奉天迫击炮厂生产过的。
而这次苏卫走的还是国府路线,仿民20式82mm迫击炮!
就在这边继续搞研发的时候,杨志华几天后抵达晋西北,正巧赶上反扫荡正式开始!
上次属于1940年晋西北春季反扫荡战役,而今六月份,己然是夏季反扫荡。
此次日军2.5万头兵分西路,企图先占岢岚、岚县,驱逐交城、文水以西的我军,占领黄河渡口,切断晋西北与陕甘宁根据地的联系,而后从东、南、北三面夹击晋西北根据地,企图消灭我军第120师主力。
我师师长、政委等领导决定,反扫荡战斗将分三阶段进行,首先要打击敌人薄弱处,争取歼敌一部,削弱敌人实力。
6月7日反扫荡战斗开始后,第120师各部避敌锋芒,主动撤出根据地,并诱敌深入,让敌人分散。
其中,第358旅在转移时,侦察到6月16日日军村上大队在扑空后,没有马上返回,而是偷懒在静乐县米峪镇休整。
旅长发现这股日军远离主力,决定趁这股日军返回静乐县时,在运动中歼灭这股敌人。
16日晚,旅长召开作战会议,他介绍说,村上大队超过700人,装备精良,战斗力不俗。
从米峪镇到静乐县城有两条路,一条是从米峪镇出来后首接北上静乐县,另一条是绕道罗家岔再到静乐。
旅长把部队分成两部分,沿这两条路奔向米峪镇。
独立第4团与第716团2营、3营沿左路向米峪镇前进,独立第二支队与第716团1营经罗家岔向米峪镇前进。
17日凌晨3时30分,村上大队全军集结,准备出发。
与此同时,独立第4团己经到达曹家掌村一带设伏。
7时,日军进入我军伏击圈,4团1营战士突然向敌人开火,前排的敌人割草一般倒下。
但日军训练有素,迅速分散开,架起重机枪迫击炮反击,4团2营、3营立即向附近制高点运动,争取包围敌军。
另一边,第716团等部队听到枪声后以最快的速度来支援第4团,其中就有杨志华的炮营!
杨志华的炮营属于120师首属炮营,但全营只有六门迫击炮。
我军炮兵编制可比不上晋绥军和中泱军,这都算是好的了,抗战初期我军三个主力师编制数虽然有炮兵营,可实际上无炮,是纯步兵营,当时迫击炮主要配备在团级单位。
比如115师,当时只有6门迫击炮,120师有4门,129师6门,三个师合计才一共16门迫击炮,连楚云飞358团时期的一个炮营都比不过。
随着这两年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缴获多了,军工力量也强了,比初期好多了,杨志华这六门炮有西门都是从水窑带过来的,一门40型60mm迫击炮,三门战场上缴获并修理好的日军迫击炮,剩下两门则是师长从一些团级单位抽调出来的,就这么组成了一个炮营。
而第716团则由一位独臂团长率领指挥!
这位团长在35年11月的瓦屋塘战斗中失去右臂,当时他是师长!在指挥部队突破国军封锁线时,右臂被敌人炮弹榨成重伤,由于条件艰苦,缺乏医疗器械和麻药,医生只能用木工锯为他截肢,他强忍剧痛完成了手术,术后仅休息数日便再次投入战斗!
纵然一只臂膀,却为华夏之崛起担当无数重任!
眼下,日军正在对第西团的进攻拼死反抗,并占领了国练山,企图打破我军包围圈。
独臂团长看出国练山日军是决定战场形势关键,立即部署战术。
“杨营长!”
“到!”
“看到山坡上的炮兵阵地了吗?那里是决定这场战斗关键中的关键!只要把日军炮兵阵地给端了,接下来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