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析没有想到,上辈子被老妈屡次逼着相亲的自己,最终还是以被逼婚的形式脱了单,只能感叹一句人生无常,大常包小常了。
但说实在的,他并不抗拒。
尤其是看到细腰姑娘依偎在自己怀里时,紧张得一动不动的可爱模样。
怪不得那些小说男主动不动就喜欢欺负女侠、女将军之类武艺高强的女主,这种感觉是真爽啊……
明明她是一头猛虎,到了你这里,却能像个猫儿一样温顺,任凭你百般欺负都甘之如饴……
“你真懂了吗?”
折夜阑被他圈在怀里,维持这个姿势有些累,可她却又不敢动弹,一个是害怕碰到林析受伤的右臂,一个是害怕乱动会被林夕误解自己不愿意……
林析用下巴蹭了蹭她的额头,低声答应:
“嗯。”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她这才敢轻轻挪动身子,往林析那边又靠了靠,让他抱的轻松一些,自己也靠得舒服些
许久以后,她才又开口道:
“那……那夜阑以后,可以叫你怀瑾吗?”
少女将脸贴在林析的胸口,脸颊上的红云不但没有褪去,反而更加娇艳了。
被林析抱住的那一刹那,她觉得自己简首快要开心到飘起来,这种感觉,是自她出生以来从未体验过的。
得到了就不想失去,所以她本能地想要寻求更多独属于两人的认同。
怀瑾,当然是比林析更加亲切的称呼……
林析闻言一愣,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第一次遇见她时,为了博取她的信任,胡乱编的字,没想到她居然记下来了。
在他心目中,折夜阑此时己经是自己女朋友了,他不愿意骗对方,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说这个字是我之前编来骗你的,此情此景,就算他是个感情白痴,也断然说不出口,太煞风景……
见林析沉默,折夜阑有些慌了,连忙说道:
“没事……林公子不愿意的话就算了,没关系的……”
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回事,生怕惹得林析有一丁点不快。
心中刚要生出失落的情绪,却听林析己经答应了下来:
“可以,以后你就叫我怀瑾!”
反正自己没有字,留着让别人取,不如自己取了,怀瑾怀瑾,自己以后就叫林怀瑾了吧。
感受到女人的小心翼翼,他眼底闪过一抹温柔之色,抬手在她的小脸上捏了捏,
“那我以后怎么叫你?细腰小妞?老婆?娘子?还是夫人……”
“才不是!这些都是成婚之后才可以称呼的……”
折夜阑还是个未经人事的小姑娘,感情经历更是白得和一张纸一样,哪里经得起林析这么调戏,连忙抬手捂住他的嘴巴,
“我在家里排第三,怀瑾以后可以唤我三娘……”
话还没说完,手却被林析抓住了,
“不行,别人都这么叫你,我也这么叫的话,岂不是一点都不特别?”
林析低下头,贴近她耳朵,
“就叫你阿阑吧,可以吗?”
耳朵那里好烫,像是点着了一团火,
“好……”
折夜阑感觉自己浑身都在发烫,烧得脑袋都晕乎乎的,哪能还能听清楚林析在说什么,少年说什么,她就答应什么。
“还是叫夫人吧……”
“好……”
“还是小老婆吧……”
“好……”
“小老婆是填房的意思哦……”
“好……你欺负人……”
“哈哈哈!”
……
夕阳的余晖渐渐被地平线吞没,屋子里己经陷入一片黑暗,两具紧贴着的身体却还没有放开的迹象。
折夜阑是第一次和异性这般亲密,作为一个在儒家教育下长大的女子,她知道两人现在的动作有些逾矩,可偏偏只能在心里暗骂自己不争气,身体却软得像是被抽了骨头一样,任由林析搓圆揉扁。
林析却不知道她内心的纠结,一会儿捏捏她的手,一会儿揉揉她的脑袋,一会儿又把她头发拿到手里绕成一团,可心里却己经在想别的事情。
既然自己己经决定要和折夜阑在一起,那么就要负起一个男人的责任来。
细腰姑娘当下应该还不会遇到什么问题,最多就是族人那边不太好摆平。
更大的困难是搬到安丰寨以后,怎么才能带领那些族人在折继宣等人的众目睽睽之下,发展起能够保证长期生存的产业,以及足够自保的实力。
赚钱不难,自己可以重操旧业搞一些超越时代的医疗产品出来,也可以因地制宜,利用那块盐碱地建盐场,搞走私。
难得是,怎么在赚到钱后,不再次引起折继宣等人的觊觎。
其实还有个更可靠的办法,就是先少弄点钱苟着,反正折继宣再蹦跶个两年,就会被他弟弟踢出府州,到时候折夜阑身份的风头也差不多过去了,在图谋做大做强不迟。
总之,问题不大。
还有就是自己这里,既然己经能够依靠折夜阑拿到大宋子民的身份,那就怎么也得想方设法混个功名傍身。
对于北宋这个朝代,林析可是清楚得很,任凭你积累多少财富,若是没有个一官半职,那这钱财就如同镜花水月一般,随时有可能充了国库。
科举啊……
经过六七天的摸索,林析己经完全了解,自己从穿越这个超自然事件中,得到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年轻强壮的肉体,以及变态的记忆。
他能够清晰回忆起自己在穿越前看过的所有图文资料,即使是在大学之后再也没接触过的数学生物化学的基础学科,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除此之外,林析在大学研究生阶段,酷爱历史,诗词古文等文化底蕴也是相当深厚。
这都是他参加科举的依仗。
当下的科举情况是怎样一番光景?
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只是稍加思索后,林析就立马在脑袋里找到了关于这个时期科举的相关记忆。
今年是景祐西年,正值“景祐党政”的白热化阶段,这场党争最后结果是范仲淹被贬,“保守党”政策得以延续。
所以诗词歌赋在之后的几年,依旧会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考试内容,而林析可以让后世的名篇提前出世。
优势在我。
此外科举的考试内容还有经义与策论两门。
其中经义以林析现在的记忆力,随随便便就能把《五经正义》和《论语疏注》等应试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到时候再把朱熹的《西书集注》来一番本土化改造,还不是随便拿捏这个这个时代的其余考生?
优势依旧在我。
唯一困难点的就只剩下策论一门,但他相信以自己读书二十多年的底蕴,学一段时间后,也不至于写的太差。
不就是大宋版的申论吗?
没上过岸,还没见人淹死过吗?
问题不大。
北宋的科举从下至上,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发解试在每年的八月份。
现在是景祐西年三月,距离解试还有五个月的时间,自己好好准备一下,没准今年年底就能混个举人老爷的身份。
到时候有了官身,底气也能足一些。
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没准在明年的省试上也能脱颖而出,和那连中三元的欧阳修一般,在明年就能混上一个进士身份。
这对于如今的林析而言,那自然是极为简单……个屁!
大宋朝坐拥两千余万户,人口将近一个亿,三年一贡,宝元元年也就是明年统共也就录取310个进士。
三年,整个国家也就这么点考上进士的。
可比考公难多了……
一次就想上岸?
林析做梦也不敢这么做!
且先走着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