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转身离开,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的工程师。
"这人也太自信了吧?"王海东嘀咕道,"就他那样,能懂数控技术?我看是在吹牛。"
张明若有所思:"先别急着下结论,一会儿看看再说。不过,如果真是靠关系混上来的,那我们可就白来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显然对即将到来的"展示"持怀疑态度。
半小时后,主厂房门口。
林舟和苏雅己经等在那里,身边是杨厂长和张书记,显然对这次展示非常重视。
工程师们陆续到齐,近二十人站成一排,好奇地打量着林舟和厂领导。
"听说林工要展示什么重要技术?"一个年轻的车工凑到师傅身边小声问道。
老师傅摇摇头:"不清楚,只听说是个了不得的东西,连杨厂长都特意嘱咐大家准时到场。
"哼,能有什么了不得的。"一个戴眼镜的中年技术员不屑地撇嘴,"这年头,吹牛不上税。"
人群中,几位新来的工程师聚在一起,神情各异。
张明推了推眼镜,环顾西周:"我猜是什么先进切削技术,毕竟他是搞特钢材料出身的。"
王海东摇摇头:"不对,听苏研究员说,可能是关于自动化的东西。不过我看悬,咱们国内的自动化水平,目前还差得远呢。"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林舟和拍了拍手。
车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对年轻人身上。
"同志们好,"林舟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今天的技术展示。"
他环视一周,继续道:"今天,我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台我们自己研发的数控机床原型。"
这句话如同一枚炸弹,在车间内炸开了锅。
"数控机床?"
"开什么玩笑!"
"他说什么?自己研发的?"
一片哗然中,张明忍不住站出来,脸上写满怀疑:"林工,您说的是数控机床?我没听错吧?"
林舟微微点头:"没错,就是数控机床。"
张明脸上露出明显的不屑:
"林工,您知道数控机床是什么概念吗?那可是国际顶尖技术!清北联合实验室的专家们足足研究了三年,还是在北极熊专家指导下,才勉强造出一台半成品。现在北极熊专家走了,没有他们的核心零件和技术支持,根本不可能造出真正的数控机床!"
车间里响起一片附和声,显然大多数技术人员都赞同张明的观点。
林舟并不动怒,反而笑得更加灿烂:"张工程师说得有理。确实,传统观念认为,没有北极熊的技术支持,我们很难造出数控机床。但是,技术创新往往就是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他转向工人师傅们:"小王,把帘子拉开吧。"
随着一阵布帘拉动的声音,车间中央出现了一台被白布盖着的机器。
林舟走上前,一把揭开白布,露出了下面的机器。
那是一台看上去有些陈旧的普通车床,但车床上安装了一个奇怪的电控箱,还有几个明显是新装上去的部件。
最引人注目的是刀架部分,安装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新型刀头。
"就这?"王海东忍不住嗤笑出声,"这不就是把旧车床改装了一下吗?哪里像数控机床了?"
"就是,"另一个工程师也跟着起哄,"数控机床最核心的是伺服系统和反馈控制,这种土改装怎么可能实现精确控制?"
面对质疑,林舟不慌不忙:"大家的疑问很合理。与其解释,不如首接演示。请看,这就是我们的数控系统。"
他走到电控箱前,打开盖子,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和线路。工程师们纷纷凑上前去,想看个究竟。
"这不是...发报机的零件吗?"一个老技术员认出了其中的一些部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林舟点点头:"没错,核心控制模块就是由改装的发报机组件构成的。大家别小看这些'旧货',它们经过适当改造,完全可以实现基本的数控功能。"
杨厂长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小声问张书记:"发报机怎么能变成数控机床呢?这不是两回事吗?"
张书记同样一脸困惑:"我也不太明白,不过林工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林舟继续他的演示,从口袋里掏出一卷打孔的纸带:
"这是程序输入装置,我在纸带上打了一系列孔洞,每个孔洞代表一个特定的指令,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
他将纸带装入控制系统的一个狭长槽口,调整了几个旋钮,电控箱开始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就这种老古董技术,还敢叫数控?"王海东撇嘴道,脸上满是不屑。
几个工程师听了哄堂大笑,现场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但林舟依然淡定自若:"王工程师,技术的先进与否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能解决什么问题。请大家稍安勿躁,看看这台'老古董'能做什么。"
他走到机床前,放上一块金属坯料,然后回到控制台前,按下了启动按钮。
电控箱里的零件开始高速运转,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纸带缓缓移动,机床上的刀具也随之动了起来,自动靠近金属坯料。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盯着机床的一举一动。
只见刀具精准地接触到金属表面,开始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切削。
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准确,完全不像是人工操作的效果。
"这...这不可能..."张明喃喃自语,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金属坯料上渐渐显现出复杂的几何形状。
刀具的移动轨迹极其精确,每一次切削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十多分钟后,机床自动停止。林舟走上前,取下加工好的零件,高高举起给大家看:"请各位评判,这是不是数控加工的效果?"
工程师们拥上前去,争相查看那个零件。
那是一个复杂的齿轮组件,形状精确,表面光滑,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