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重生者的智慧与西合院里的温情
清晨五点,天还泛着鱼肚白,傻柱就己经在西合院的公用厨房里熬粥了。前世他在餐饮业摸爬滚打三十年,深知早餐对体力劳动者的重要性。铁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米香混着灶膛里的柴火味,在青砖灰瓦间弥漫开来。
"柱哥,你这粥熬得比食堂的香多了。"秦淮茹端着搪瓷盆进来,鬓角还沾着露水,"我给你带了半块酱豆腐,就着吃。"她从蓝布围裙兜里掏出油纸包,酱豆腐的咸香混着米粥的甜糯,瞬间勾出傻柱肚子里的馋虫。
"弟妹,你这手艺绝了。"傻柱呼噜呼噜喝着粥,含糊不清地说,"等咱那餐饮中心开起来,一定请你去当掌勺。"他前世就知道,秦淮茹在厨艺上天赋异禀,只是被生活重担压得抬不起头。
正说着,一大爷易中海拄着枣木拐杖进来了。这位退休的八级钳工,走路时总带着军人般的挺首腰板:"柱子,听说你在厂里遇到麻烦了?"他从中山装内袋掏出个牛皮本,"我把这些年存的粮票布票都拿出来了,能帮你周转周转。"
傻柱鼻子一酸,前世他落魄时,第一个伸出援手的就是这位古道热肠的一大爷。"大爷,我不能要你的养老钱。"他按住老人布满老茧的手,"这次的事我能解决,您放心。"
"柱哥,要不我去跟那些居民说说?"秦淮茹突然开口,"他们好些人我都认识,都是附近纺织厂的家属。"她眼神里闪着光,"我可以告诉他们,你这餐饮中心能给咱工人谋多少福利。"
傻柱眼睛一亮,重生者的记忆告诉他,这些纺织厂家属其实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工作机会。"弟妹,你说得对!"他一拍大腿,"咱可以承诺优先招聘纺织厂家属,给她们培训当服务员。"
三人正说着,院外突然传来吵嚷声。二大爷刘海中风风火火闯进来,胸前的钢笔插得歪歪扭扭:"柱子!听说你要建餐饮中心?"他从破公文包里掏出皱巴巴的建议书,"我这有个方案,你看看......"
"二大爷,您先喝口粥。"傻柱把碗推过去,心里明镜似的。前世他就知道,二大爷表面争强好胜,实则是个热心肠。果然,老人喝完粥后,态度软了下来:"柱子,我就是想给咱院里争口气。你要是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当天下午,傻柱带着秦淮茹和一大爷来到纺织厂家属院。重生者的经验让他知道,对付这些家庭妇女,最有效的办法是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打动她们。
"王婶,您还记得去年冬天吗?"秦淮茹拉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的手,"柱哥冒着大雪给咱送煤球,脚都冻裂了。"她指向远处正在和孩子们玩耍的小兰,"那丫头,柱哥给她找了个服务员的活儿,一个月能拿十八块呢!"
老妇人动容地点点头:"柱子是个实诚孩子。"她转身对其他家属说,"姐妹们,我看这餐饮中心能成!"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突然有人问道:"那我们的孩子能来上班吗?"
傻柱立刻接上话:"只要年满十六岁,身体健康,都可以来报名!"他掏出准备好的招工简章,"我们还会组织培训,教大家做菜、算账......"
话音未落,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傻柱悄悄松了口气,重生者的记忆再次帮他化解了危机。
当天晚上,西合院的槐树下坐满了人。傻柱支起一块黑板,给大家讲解餐饮中心的规划。煤油灯的光晕里,秦淮茹在给他擦汗,一大爷在认真记录,二大爷则举着放大镜研究图纸。
"柱哥,这里要是能种点葡萄就好了。"小兰指着图纸上的休闲区,"夏天大家可以在葡萄架下吃饭。"
"好主意!"傻柱笑着在图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葡萄藤,"明天我就去苗圃看看。"
月光洒在西合院里,傻柱看着这些可亲可敬的邻居,心里暖暖的。重生一次,他终于明白,最珍贵的不是预知未来的能力,而是这些温暖的人情。
深夜,傻柱独自坐在院门口,望着天上的星星。重生者的记忆告诉他,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挑战等着他。但此刻,他心里充满了力量,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看似破旧的西合院里,有一群真心待他的家人。
"柱子,别着凉了。"秦淮茹轻轻给他披上一件外套,"明天还要去见供应商呢。"
傻柱回头一笑:"放心吧,弟妹。有你们在,我什么都不怕。"
夜风拂过槐树,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年代特有的温暖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