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时,李斌便被窗外啁啾的鸟鸣唤醒。
他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雨过天青色纱帐上绣着的缠枝莲纹——这精细的苏绣在晨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公子醒了?"
袭人轻手轻脚地掀开纱帐,手里捧着一个鎏金铜盆。
鸳鸯紧随其后,臂弯里搭着条雪白的巾帕。
两个丫头眼下都带着淡淡的青影,显然昨夜没睡踏实。
李斌坐起身,发现床榻边不知何时己摆好了一双云纹缎面便鞋。
袭人见他目光所及,立刻跪下为他穿鞋。
这阵仗让李斌浑身不自在,现代人的灵魂对这种尊卑分明的礼节实在难以适应。
"不必如此..."他刚要阻拦,却见铜盆中的水面上飘着几片粉白花瓣,水汽氤氲间散发着淡淡药香。
鸳鸯见他迟疑,连忙解释:"这是按太...按府里待上宾的规矩准备的,加了白芷、甘松,最能提神醒脑。"
李斌敏锐地捕捉到她险些脱口而出的"太医"二字,心中一凛。
看来贾政夫妇确实猜到了什么,连丫头们都得了特别嘱咐。
他不动声色地接过鸳鸯递来的青盐柳枝,这古代牙刷用起来颇为新奇。
"公子,这是刚熬好的玫瑰露。"袭人从袖中取出个精巧的琉璃瓶,"漱口后含一勺,最能清新口气。"
李斌挑眉。
这琉璃瓶做工精致,在现代绝对是博物馆级别的藏品,在贾府却只是日常用具。
他学着古装剧里的样子漱口,玫瑰露的甜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正梳洗间,外间传来一阵环佩叮当。
薛宝钗带着莺儿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个紫檀木食盒。
"李公子昨夜休息得可好?"
宝钗今日穿了件藕荷色交领襦裙,发间只簪一支点翠蝴蝶钗,素雅中透着灵动。
她目光扫过正在为李斌梳头的袭人,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
李斌刚要回答,忽然感觉头皮一紧——袭人手抖扯到了他的头发。
"奴婢该死!"袭人脸色煞白,手中的犀角梳差点落地。
宝钗见状,轻移莲步上前:"我来吧。"
她从袭人手中接过梳子,指尖不经意间擦过李斌的发梢,"公子发质甚好,乌黑如墨,倒像是常年用首乌膏养出来的。"
李斌从铜镜中看到宝钗娴熟地为他挽发,那双平日里执笔作诗的手此刻正灵巧地穿梭在他的发间。
不知是玫瑰露的余香还是宝钗身上淡淡的冷香,让他耳根有些发热。
【叮!薛宝钗好感度+5,当前好感度60】
【奖励:《梅花三弄》笛子技能书(使用后立即掌握顶级笛艺)】
李斌心中一喜。
这系统倒是贴心,知道他需要才艺来融入这群文艺青年。
"宝姑娘来得正好。"鸳鸯从食盒中取出一碗晶莹剔透的粥品,"这是今早才熬的荷叶粥,最是清热解暑。"
宝钗接过话头:"我还带了些自家做的点心。"
她揭开食盒第二层,露出几样精致小食,"这是茯苓糕,这是玫瑰酥,这是..."
"杏仁佛手!"莺儿抢着说道,"我们姑娘天不亮就起来做的,说公子定没吃过这种江南点心。"
宝钗嗔怪地看了莺儿一眼,颊边飞起两朵红云:"多嘴。"
李斌夹起一块佛手状的点心,入口即化,杏仁的醇香与蜂蜜的甘甜在舌尖绽放。
他忍不住赞叹:"薛姑娘好手艺!这点心做得比御...比我在京城吃的还要精致三分。"
宝钗眸光一闪,轻声道:"公子过奖了。其实这点心里还加了一味药材。"
"哦?"
"是陈皮。"
宝钗用帕子掩了掩唇角,"陈皮性温,能理气健脾。与杏仁相配,一君一臣,相辅相成。"
李斌听出她话中有话,这是在试探他是否懂君臣之道?
他放下筷子,首视宝钗的眼睛:"姑娘精通药理。不过依我看,这陈皮虽为臣药,却不可或缺。就像朝堂之上,明君也需贤臣辅佐。"
宝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作浅浅笑意:"公子高见。"
【叮!薛宝钗好感度+2,当前好感度62】
用完早膳,一行人往大观园行去。时值初夏,园中草木葱茏。
穿过一道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假山叠翠,曲径通幽,远处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红花之间。
"这园子修得妙啊。"李斌由衷赞叹。
他在现代参观过不少仿古园林,但与眼前这座真实的清代园林相比,那些仿制品顿时黯然失色。
宝钗走在前方引路,裙裾拂过石子小径旁的萱草,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公子请看这处设计。"
她指着一条蜿蜒的小溪,"这水流引自外面的活泉,贯穿全园,取'曲水流觞'之意。"
李斌注意到溪底铺着五彩鹅卵石,阳光透过水面折射,在石子上投下变幻的光斑。
他忽然想起什么,笑道:"这设计暗合'为政之道'啊。"
"哦?"宝钗驻足,眼中闪着好奇的光芒。
"你看这溪水。"李斌蹲下身,手指轻点水面,"看似随性流淌,实则每一处转弯都经过精心设计。治大国如烹小鲜,过犹不及。"
宝钗怔住了。她
自幼读书,却从未听过有人将园林设计与治国理政相提并论。
眼前这位李公子,言谈举止间总透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智慧。
"公子此言..."她刚要回应,忽听前方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宝姐姐!原来你在这儿!"
只见史湘云带着几个小丫头,蹦蹦跳跳地从竹林里钻出来。
她今日穿了件海棠红对襟衫子,发间簪着几朵新鲜的茉莉花,活脱脱一个从画里走出来的小仙女。
"云妹妹。"宝钗笑着迎上去,"怎么一大早就这么精神?"
湘云眨着大眼睛打量李斌:"这位就是宝姐姐说的李公子吧?果然生得好相貌!"
她毫无闺阁女子的羞涩,反倒让李斌有些不好意思。
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滴翠亭。
这是建在池边的一座六角凉亭,西周垂着竹帘,既通风又遮阳。
亭中摆着一张蕉叶琴,琴尾雕刻着精美的松鹤纹样。
"好琴。"李斌忍不住上前抚摸琴身。这触感温润如玉,显然是上好的桐木所制。
宝钗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公子也懂琴?"
"略知一二。"李斌谦虚道。
其实在现代他连钢琴都没摸过几次,但此刻手指却不由自主地在琴弦上轻抚,仿佛肌肉记忆般熟悉。
宝钗在琴前坐下:"不如我为公子弹一曲?"
"求之不得。"
宝钗纤细的手指落在琴弦上,一曲《高山流水》倾泻而出。
琴音时而如清泉叮咚,时而似飞瀑轰鸣。
李斌闭目聆听,仿佛看见伯牙子期隔空对望。
琴声渐急,如万壑争流;忽又转缓,似月照平沙。
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众人仍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连一向活泼的湘云都安静地托着腮,眼中闪着崇拜的光芒。
"宝姐姐的琴艺又精进了!"湘云拍手赞叹。
李斌睁开眼,发现宝钗正望着他,似乎在等待评价。
他沉吟片刻:"薛姑娘指法精妙,更难得的是意境深远。不过..."
"不过什么?"宝钗微微前倾身子。
"《高山流水》本是知音之曲,姑娘弹得虽好,却少了几分对话感。"李斌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支白玉笛——这是系统奖励自动出现在他袖中的。
宝钗眼前一亮:"公子要合奏?"
"若姑娘不嫌弃。"李斌将笛子凑到唇边,瞬间,《梅花三弄》的曲谱如活物般在他脑海中展开。
他深吸一口气,笛声悠扬而起。
宝钗先是一怔,随即会意,指尖再次抚上琴弦。
琴声与笛音交织,时而如双蝶戏花,时而似鸾凤和鸣。
奇妙的是,随着乐曲进行,亭外池水竟泛起微微涟漪,几只白鹭从天而降,停在池边假山上,仿佛也在聆听。
湘云瞪大了眼睛,连手中的帕子掉了都没察觉。
袭人和鸳鸯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这位李公子的笛艺,竟比府里专门养着的乐师还要高明十倍!
曲终时,一滴露珠从亭角的芭蕉叶上滚落,在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仿佛为这场演奏画上完美的句点。
宝钗的手指仍轻按在琴弦上,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公子笛艺...出神入化。"
她声音有些颤抖,"这《梅花三弄》的第三叠变奏,我从未听过如此精妙的演绎。"
李斌放下笛子,发现系统面板上宝钗的好感度己经跳到了67。
他正要说些什么,忽听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