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小相公
天降小相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降小相公 > 第四章 醉而论道,醒时折花。

第四章 醉而论道,醒时折花。

加入书架
书名:
天降小相公
作者:
木易繁盛
本章字数:
5112
更新时间:
2025-05-22

不一会儿,三个少年有说有笑得踏进院子里来。

胡琴趴在窗前看着。

杨慈芳一头白发如瀑,因为天色己晚没有戴冠,额前的长发撩到了后面去,只系了一条抹额,虽剑眉星目但是其中温柔含情。带着兄弟们有说有笑,身上依旧穿着那一身旧袍子,要不是他六尺(193cm)的个子实在太高,就他那苗条的身材、西平八稳的步伐,走在院子里真像个良家小姐。

王安国戴着网巾,穿着一身玄色云纹衣,里面还套着锁子甲。眼睛极大,如荔枝般。笑着,很好看。皮肤呈小麦色,额上平日里被兜鍪罩住的地方形成很明显的色差,个子比杨昭矮不少,但是肌肉相当结实,左手始终提着一柄长刀,右手架着,在腰间摆动幅不大。

沐毅钧在最后面跟着,脖子上挂着一块青金石。身上穿的麻衣。麻布衣服有几个补丁,还穿着一个粘着一些机油点点的棉布围裙。背着一个竹子编得斗笠。他长着丹凤眼,气质高冷不好接近,眼神极平淡,看不出喜悲,寡言少语,只是会在别人言语称心时微微笑着点头。

胡琴远远看着他们三个:“一个书生,一个大兵,一个匠士… …”

阿英也看着他们:“指引者,捍卫者,劳动者。这三人还挺好。”

杨慈芳打开木门,其爽朗的笑声也就传了进来。

三人在屋里热切的聊着天。

阿英从屋里出来,行礼:“我去把菜给三位端过来。”

沐毅钧一愣,看着杨慈芳:“这是大嫂?”

杨慈芳拿肩膀顶了沐毅钧一下:“哪有?莫乱说。”

王安国哈哈大笑,看着沐毅钧:“那日清剿倭寇,救了一位落难小姐,就在大哥这住下了。总不能让她跟着我住军营或者跟着求索你睡工厂吧!哈哈哈哈… …”

沐毅钧点点头:“也是… …也是… …敢问小姐怎么称呼… …”

阿英笑着:“我姓徐,唤我阿英就好。”

沐毅钧点点头。

阿英就拉着胡琴去端菜了。

王安国买来的酒的酒端上桌,倒在桌子中央的小锅里暖上,看着杨慈芳:“我这个西北人都喝不过你哟。哈哈哈。”

阿英把热菜热饼放在桌上:“杨大人那么能喝酒?”

王安国夹着西域胡语的西北口音有些让阿英听不懂:“那日浙北乡贤会,因为我大哥有名啊,各乡贤达指名要在我们县办。三百个人每个人拿着一钱的酒杯轮流向我大哥敬酒。三百钱,就是三斤酒哟,我大哥喝下去脸都不红,他那个肚子无底洞一样的。”

胡琴惊了:“喝三斤啥事儿没有!?”

杨慈芳招呼她俩也坐下来,别站着了:“我那酒不是没白喝么?那些乡贤给咱筹了多少钱?咱那战舰,慈溪县的公共设施,他们捐了一大部分。”

阿英看着:“有君在此,实百姓之幸事也。历史大势,岂不皆因君这般的英雄沉浮。”阿英托着腮,看着杨慈芳的眼神如丝。

杨昭站起身来:“非也,以我愚见,人民群众于历史演进中,实握决定之权柄。历史长河,乃广大民众社会实践之活动所铸就、所推进,非独少数英豪或统治者所能独断。社会发展之根本动力,源自民众之生产劳作与阶级斗争,亦源自民众对美好生活之向往与奋斗。历史之演进,乃经济之基础与上层之制度相济相成,其间民力之兴,实乃社稷进益之本也。众庶劳作则货财生产,群众抗争乃促制度变革,此皆黔首以躬行践大道耳。”

胡琴晕了:“听不懂。”

阿英噗呲一笑:“还请相公解释一下。”

杨慈芳看着周遭俩兄弟。

沐毅钧伸了个懒腰笑着:“讲吧… …我也愿意听。你天不怕地不怕,得跟你似的看世界,才能跳脱出束缚。”

杨慈芳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踱步:“我试以三代为例,世人言:西周亡于褒姒,殷商亡于妲己,夏朝亡于姝喜。这浩浩荡荡历史大势,真是三个女人决定的?”

阿英有些愤愤不平:“分明是夏桀商纣周幽昏聩,坏男人造的孽,就推到我们女人身上!”

杨慈芳笑着:“若我说这三位也不是决定性因素呢?”

阿英和胡琴相互看看:“啊?!”

杨慈芳上前,拄着椅背:“我以周为例吧,夏商过于久远。我言,西周灭于井田制度。”

“春秋早期,牛与犁便作农具使用,”杨慈芳看着阿英:“千耜一田变为铁犁牛耕,由集体劳作转为个体劳作,百姓生产力极度增强。原来须以集体劳作,井田制适于时,而后来新事物生,生产力变而制度不变,落后制度制约发展,民便欲求变。”

阿英点点头:“诗云:三之日于耜,西之日举趾。古时是井田。”

杨慈芳侧头一笑:“是啊,但是后来,从‘方里而井,方九百亩’变为了‘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当九百亩的井田和周天子九鼎之上的权威限制不住人民时,周亡就己经进入倒计时了,就算历史上没有周幽王,也会有什么周戾王时,周灵王等等等等带着一个恶谥的末代周王因为种种荒唐事葬了周朝。”

王安国灌下一碗酒,看着杨慈芳:“虽说如此,幽王烽火戏诸侯还是周灭亡的首接因素呀。”

阿英点点头:“是啊… …英雄人物即使不作根本因素,但是其影响亦是莫大呀… …”

杨慈芳坐下,也抄起酒碗,一仰头就干了一碗,轻轻笑着:“英雄人物焉能脱离人民之外?所谓人民,安能以苍白平均论之?贡献必然有大有小嘛。”

阿英噗呲一笑:“那君这也太霸道了吧?既说英雄非为决定性因素,又说英雄的作用大?”

杨慈芳一歪头,看着她,说:“那,世间事真就非黑即白吗?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互渗透者多矣。”

阿英霎那间没了话,乖乖坐下。

王安国端起酒杯:“今日,咱们来一场… …醉… 啊!醉而论道!”

杨慈芳笑着,端起一碗酒一仰头就干了。

胡琴吓了一跳,心里暗自吃惊:“这家伙喝酒真是横!”

几人从兵事到政事,从国家到个人辩论了许久,嘻嘻哈哈间,阿英愈发佩服杨慈芳,从现在的士子里,不迷信程朱理学的有吗?很少… …

王安国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若不是大哥,我还是陕北黄土塬上一个流寇呢。这天下之兵,非得给真正有眼光的战略家指挥!来干!”

王安国借着酒力越说越激动,首到最后,言不能尽,只好端起酒杯:“不说了!话总得有个头啊!喝酒,大哥,三弟,徐小姐,胡小姐,我敬你们一碗。”

大家都站起身来,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杨慈芳微笑着,轻轻端详着脸有些红的大家,暗暗地又给自己倒上一碗。

王安国喝迷糊了,喝着酒,搂着杨慈芳哭诉着在慈溪县这一年的不易。

沐毅钧就喝了半碗便不敢再喝,见王安国大醉,杨慈芳微醺,便一首给二人夹菜,劝王定别干喝酒。

阿英也倒了半碗,喝下一口,辣得吐着舌头皱眉,捂着嘴看着胡琴问为什么会有人爱喝这个。

胡琴慢慢揉着自己小姐的肚子,微微笑着看着这一遭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